摘要:文章对山西省永济伍姓湖、虞乡、东村三家农场农田灌溉项目用水的合理性进行了考察与分析,同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农场农田灌溉用水合理性
一、分析目的与农场概况
1.用水合理性分析的目的。山西省永济市伍姓湖农场、虞乡农场、董村农场自创建以来,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几代员工的共同奋斗,极大地改善了区内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的适宜性,使原先的中低产田变为高产稳定田。通过大面积的土地开发整理,使区内农田道路、灌溉排水工程配套逐步完善,建立了平直畅通、互联互通、整齐划一的道路网络和灌排网络,形成了天成方、路成框、林成行、渠成网的生产布局模式,极大地改善了区内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通过多年的土地开发,改变了原有土地利用不充分的状况,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明显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三个农场的建设发展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对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因而其存在和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2.农场概况。伍姓湖农场位于永济市东部,距永济大约7Km,农场东至郭家庄,南至姚暹渠以北,西为东伍姓湖村,北部边界距古城约2km,占地约28.0km2;虞乡农场位于永济市东部,距永济市约10km,农场东至麻村以西,南至刘家营,西与伍姓湖农场相接,北部至姚暹渠以南,占地约11.3km2;东村农场为于永济市与盐湖区交界处,东至桥上村—杜家营,西接盐湖区,南距中条山10km左右,北以姚暹渠为界,占地约16.4km2。
为了更好地计算评价地下水资源,我们根据三个农场的分布情况,结合区域水文地质特征开展了项目调研工作。本次工作区范围扩展为西以永济市城区——赵柏为界,东接盐湖区区界,南至中条山,北到开张——曾家营一线,总面积293.7km2(以下简称项目区)。
南同蒲铁路自东而西从项目区南部穿过;运永二级公路、运风高速分别从项目区的南北通过。项目区内地势平坦,公路线四通八达,村村均有公路相连,交通十分方便。三个农场现状农灌及生活用水水源均为当地地下水,主要种植棉花和经济作物。三个农场现状总用水量265.0万m3/a.其中农灌用水量251.3万m3/a,生活用水量13.7万m3/a。
3.农场规划用水水源及用水量。根据三个农场的发展规划,农场今后主要以种植棉花和经济作物为主,2012年农场内全部耕地46461亩都采用了较为现代化的喷灌设备。总人数将由现在的7516人增加到7765人。三个农场总需水量462.1万m3/a(农灌446.5万m3/a、生活15.6万m3/a),需新增加水量197.1万m3/a(农灌195.2万m3/a、生活1.9万m3/a)。
根据《鉴定意见》并结合区域水环境条件,三个农场在灌溉区内在调整现状水井布局的基础上,全部生活用水由永济市乡村集中供水工程解决,新增农灌用水拟采用尊村引黄工程黄河水,即在所有用水中,采取当地地下水265.0万m3/a,引用永济市乡村集中供水工程15.6万m3/a,采用尊村引黄工程黄河水181.5万m3/a。
二、项目区供水工程概况
从区域上看对三个农场有供水意义的工程主要有三个,即:尊村引黄供水工程、永济市乡村供水工程及当地地下水取水工程。
1.尊村引黄供水工程。尊村引黄供水工程在项目区的北部通过,供水范围以涉及到黄营、开张当地,支渠距三个农场的直线距离大约在5km左右,稍作延伸即可向农场供水。
尊村引黄工程是经水电部(76)水电规字第50号文批准兴建。建设规模为九级三十站,总扬程158.5m,总装机6.14万kw,设计提水流量46.5m3/s,设计灌溉面积166万亩。
由于整个灌区的田面配套工程滞后,目前实际灌溉面积只有84万亩,原设计年提水量为4亿m3左右,但多年平均年上水量只有4563.0万m3,大量的枢纽设备处于闲置状态。依据三个农场的规划需水量,除利用当地地下水资源外,尚需引黄水约165.9万m3/a,考虑目前输水管道的规格及尊村引黄一至八级站为已成工程,为农场供水是完全可能的,对农场供水是有绝对保证的。
2.永济市乡村集中供水工程。永济市乡村集中供水工程自永济南部中条山前沿富水区打井汇流至蓄水池,通过主管道自流至两处加压泵站,经加压后分别送往东西七条支管和分支管道,与村级配水管网相联,送往各村,完成供水任务(工程自1998年开始规划、设计、立项,2000年工程得到批复)。工程总投资2280万元,年设计供水能力86万m3,将解决139个村、18.8万人的吃氟水问题。现状是年供水29.2万m3,可见向三个农场提供生活用水15.6万m3/a是有保证的。
3.地下水开发利用情况。根据永济市水资办历年统计资料项目区多年平均可开采量为4240.7万m3/a。项目区多年地下水平均开采量为5315.5万m3/a,其中农灌为5115.9万m3/a,农村人畜及农场生活用水199.69万m3/a,开发利用程度高达125.3%。现状年地下水开采量为5281.2万m3/a,其中农灌为5070.8万m3/a,农村人畜及农场生活用水210.4万m3/a,是多年平均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124.5%。可见项目区地下水已经处于超采状态。
三、项目区水环境条件
1.气象水文。项目区属半干旱大陆气候,昼夜温差大,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秋季多阴雨,冬季寒冷少雪。多年平均降水量509.7mm,最高年降水量912.9mm(2003年),最低年降水量235.8mm。项目区河流属涑水河水系,地表水来源以天然降雨为主,地面河道径流随降雨变化。南部山前洪积扇上河道多属北方间歇性河流,洪水期来水集中,流量大,猛涨猛落,枯水期干涸无水。
2.水文地质条件。项目区为第四系松散层,其地下水含水介质比较单一,地下水类型只有孔隙水。地下水径流方向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在山前洪积扇地区是从南向北径流,而北部则由北向南径流,汇集后由东向西径流。80年代以后,随着地下水开采的增加,形成了地下水下降漏斗,局部改变了地下水的径流方向,在西部改为由东向西下降漏斗中心流动,南部与北部总体流向没有多大改变。根据多年地下水动态资料。区内地下水呈持续下降的趋势从1995年到2004年累积下降20.14m,年下降速率2.01m/a。
3.水质评价。三个农场除董村农场锰略有超标外,其余均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黄河地表水则锰、铁均超过饮用水标准;乡村供水工程组分均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黄河地表水及三个农场地下水水质完全符合水作、旱作及蔬菜灌溉用水水质标准,是优良的灌溉水源。
四、农场用水合理性分析
1.用水合理性分析。三个农场现状年总用水量为265.0万m3/a。其中农灌用水量251.3万m3/a,生活用水量13.7万m3/a。根据三个农场的发展规划,到2012年三个农场总需水量462.1万m3/a(农灌446.5万m3/a、生活15.6万m3/a),需新增水量197.1万m3/a(农灌195.2万m3/a、生活1.9万m3/a)。
2.节水措施。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三个农场本着节约用水,同时又能达到排盐改碱的原则,采用的主要节水措施有以下几点:(1)强化水务管理,严格控制用水指标,在整个供水系统的出水管及各主要用水支管安装监测装置,在运行中加强监督和管理。(2)根据项目区的水源、地形、土壤状况等因素,采用固定地下管道输水,管道输水减少了输水过程中的渗漏与蒸发损失,管道利用系数在0.95以上。(3)全部采用喷灌,提高了水的利用率。(4)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以达到最佳的用水效果。
3.农场用水对周围水环境的影响。(1)根据项目区水资源评价结果,三个农场所处地域地下水已处于严重超采状态,应严格控制新凿取水井,但根据农场用水规划,农场未来地下水开采量不会增加,只是对区内的开采布局做适当的调整,所以不会对其他用水户造成影响。(2)农场规划生活用水全部引用永济市乡村集中供水工程水源,将置换出来的水量用于农灌,也不会对区域地下水环境造成影响。(3)农场规划引用尊村引黄工程水源后,在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回灌水量可使区内不断恶化的水环境得到一定的改善。
五、结论及建议
1.三个农场现状总用水量265.0万m3/a。根据规划到2012年,三个农场总需水量462.1万m3/a,需新增水量197.1万m3/a。永济市地表水分布不均,且不易修建控制性工程,较难利用;地下水资源已经处于严重超采状态,三个农场难以再利用本地地下水资源,从长远的观点看,只有寻求新的水源。
2.尊村引黄工程向三个农场供水181.5万m3/a,占不到设计能力的1%,不仅不会对其他用户产生明显影响,而且能更好地发挥工程效益。永济市乡村集中供水工程设计能力为86万m3/a,现状年供水29.2万m3/a,远没有达到设计要求,可见向三个农场提供生活用水15.6万m3/a是有保证的。
3.项目区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必须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合理调配,使地下水可持续利用。建立健全地下水动态监测系统,加强项目区地下水动态长期监测工作,建立动态监测站网,通过长期观察资料进一步提高开采资源的级别,修正核实地下水开采量。由于项目区地下水已经处于严重超采状态,笔者建议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逐步加大引黄水的用水量,缓解地下水的开采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