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有关论文范文例文,与金融监管理的文献评述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时间:2020-07-03 作者:admin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为您写金融市场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金融市场有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与金融监管理的文献评述相关论文范文例文,包括关于金融市场及金融体系及金融学方面的论文题目、提纲、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是免费优秀的金融市场论文范文。

内容摘 要 :本文对金融监管理论作了一个系统的文献综述.首先,介绍了不同经济学派关于金融监管的主要观点.其次,分析其不足.最后,对金融监管理论的发展作了评论性总结.

关 键 词 :金融监管 信息不对称 经济学派

金融监管理论的发展与其所处经济金融形势密切相关,其脉络更是体现了各经济学派在不同时期的统治地位.本文从各经济学派所论述的金融监管理论出发,结合国际金融危机的特点,综合经典和前沿的学术思想,对金融监管理论进行归纳与评述.

自由主义经济学派与金融监管理论

(一)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的金融监管理论

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派是应运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来临而诞生的.它们认为资本主义是一个理想的社会,“自由放任和国家不干预经济生活是最好的政策”(高鸿业,2002);坚信“看不见的手”的力量与市场机制的完美.

随着金本位制度逐渐崩溃所导致的货币流通混乱,当“建立中央银行以统一货币的发行和解决银行挤提的问题”成为讨论的焦点时,要不要金融监管引发了各经济学派的争论.对此,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亚当斯密提出“真实票据”理论,认为“只要银行主要投资于体现实际生产的短期商业票据,就不会引发通货问题”,也不会出现“银行挤提”等问题.

“看不见的手”和“真实票据”理论虽然与现代意义的金融监管理论有较大的差距,但在当时背景下,其与“通货学派”在实施货币管理和防止银行挤提等问题上的争论是当时金融监管理论关注的重点.据此,我们有理由认为,“看不见的手”和“真实票据”理论构成了早期自律型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

然而,随着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大萧条的到来,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真实票据理论和货币中性理论在争论中衰落和终结.但“看不见的手”的经典理论仍然影响着后来金融监管理论的发展,而有效市场假设(EMH)和自由银行制度就是其中的代表.

有效市场假设是现代金融理论的核心命题和主流金融理论的奠基石,它体现了经济学家们一直梦寐以求的完全竞争的均衡思想.有效市场假设理论依赖于以下基本假设:一是市场参与者是理性的,他们总是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二是即使出现了非理性的情况,但这种非理性也会由于市场的随机性而相互抵消;三是即使这种非理性不能抵消,但由于金融市场的价格波动是随机和独立的,因而必然是短暂和微小的(Fama, EugeneF.,1970;兹维博迪,罗伯特C莫顿,2000).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有效市场假设”实际上是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在金融市场的延伸,与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派可谓一脉相承.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只有金融市场是自由竞争的,那么金融监管的目标就可以通过市场自动调节来实现.

奥地利学派的哈耶克是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就其金融监管理论“自由银行制度”而言,其核心观念是强调市场的作用,认为只有自由市场才能做出最佳决策,政府监管必然导致权利滥用,进而出现货币危机和银行体系的低效率.按照其逻辑,没有必要进行金融监管,甚至于各国中央银行都可以撤销.这与“看不见的手”、“有效市场假设”的理论逻辑是基本一致的.因此,哈耶克的“自由银行制度”可以视为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派自律型金融监管理论的后续发展.

(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的金融监管理论

新自由主义兴于20 世纪70 年代的“滞胀”.“滞胀”一方面宣告了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派经济理论的破产,另一方面也促成了以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货币主义、供给学派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理论和思想的复兴.

在金融监管理论方面,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的金融自由化理论主张解除对金融机构在利率水平、业务范围和经营的地域选择等方面的种种限制,放松对金融机构的过度严格管制,恢复金融业的竞争,以提高金融业的活力和效率.金融自由化理论对金融监管理论的发展与实践均形成较大影响.

麦金农和肖从金融压抑现象总结出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的关系:经济发展是金融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而金融发展则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手段.由此,他们进一步提出,在建立银行准入机制和保障金融业自由竞争的前提下,金融自由化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实现利率市场化和减少政府对金融的干预,能促进“金融深化”.至此麦金农和肖形成了系统的“金融压抑”和“金融深化”理论;并由此提出了系统的金融改革和金融深化的基本模式.

随着金融自由化理论在拉美国家实践的失败,麦金农对“金融压抑”和“金融深化”理论进行修改和完善,并于1991年出版了《经济自由化的顺序―向市场经济过渡中的金融控制》,提出对实行经济市场化而言客观上存在一个最优次序问题,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外汇政策如何排次序是极其重要的.在该书中麦金农对政府干预进行了妥协,提出转轨国家政府的职能―“金融控制”理论,即发展中国家在进行金融自由化改革应适当控制节奏, 循序渐进.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标志着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政策主张和思潮的全面衰落与终结.这是由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鼓吹放松金融管制,但并未过多强调金融创新.虽然放松金融监管,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各类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卷入金融创新的浪潮;但是,更多的金融创新是在各类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追求高额利益的驱动下进行的.二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复兴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没有否定市场固有的缺陷,也没有对政府的金融监管进行全面否认与摒弃,而是要求政府金融监管的范围、手段和方式等方面作出必要的调整.

凯恩斯经济学派与金融监管理论

凯恩斯经济学派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全球大危机.全球大危机的爆发极大的冲击了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和金融体系,由于重视财政政策和主张国家干预,凯恩斯主义成为当时的主流经济学.在凯恩斯经济理论的指导下,金融监管理论研究以维护金融体系安全和弥补金融市场的不完全为目标,从而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凯恩斯经济学派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是市场失灵和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前者从政府干预和导致市场失灵的因素出发,论述金融监管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金融监管的负外部性理论、公共利益说和自由竞争悖论等理论;后者则从金融体系的内在属性出发,形成了系统性的金融脆弱性理论.

(一)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包括公共产品、垄断、外部影响和非对称信息.从金融监管角度来看,导致市场失灵的因素在金融业同样存在,因此形成了负外部性监管理论、公共利益说等金融监管理论.

1.负外部性金融监管理论.外部效应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者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有益的影响被称为外部效益、外部经济性或正外部性;有害的影响被称为外部成本、外部不经济性或负的外部性.金融体系对经济既可能产生正外部性,也可能产生负外部性.当金融行为中的私人收益低于社会收益时,就产生金融正外部性;当金融行为中的私人成本低于社会成本时,就产生金融负外部性(吴竞择,2003).金融机构的负外部性效应是指金融机构的破产倒闭及其连锁反应将通过货币信用紧缩破坏经济增长的基础.从金融监管角度来看,由于金融机构的负外部性导致金融市场失灵,政府不能放任金融机构自由竞争和完全依赖自律管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正是各国金融监管放松下金融机构的过度金融创新所导致的.

2.公共利益说.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很难将某个人排除在公共产品所带来的好处之外)和非竞争性(多增加一个享用这种产品的人的边际成本为零),而稳定、有效和公平的金融体系无疑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但是,公共产品的“搭便车”问题,银行挤提传染性问题以及系统性风险问题,将有可能导致金融市场的失灵,引发金融风险并导致金融危机.因此,政府通过金融监管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是通过防范市场失灵来提高银行运营的效率,以增进社会福利;二是降低金融业的系统性风险来保持金融体系这一公共产品的稳定,从而维护消费者的利益,确保经济发展的稳定,这就形成了公共利益说中要求政府进行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

3.自由竞争悖论.自由竞争悖论是从市场垄断和自由竞争的角度来阐述金融监管的两难困境,即金融业的高度垄断会在效率和消费者福利方面带来损失,并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这就需要政府通过监管消除垄断,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另一方面,金融机构高度激烈的自由竞争将导致整个金融体系的不稳定,进而危及整个经济体系的稳定.自由竞争悖论提出的真正意义在于跳出了早期金融监管理论所争论的“要不要监管”问题,而关注于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及效率问题.

(二)金融脆弱性理论

金融机构脆弱性的具体表现包括:短借长贷和部分准备金制度导致了金融机构内在的非流动性;在资产负债表中,主要是金融资产而不是实物资产、主要是金融负债而不是资产净值,这在金融机构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的网络;存款合同的等值和流动性形成了在萧条时期提取存款的激励(D.W Diamond,P.H Dybvig,1983).金融系统的脆弱性使得政府监管具有极端的必要性,因为只有政府的干预才能防止或挽救金融系统的严重危机.

关于金融脆弱性理论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马克思(K.Marx,1894),他首先提出了“银行体系内在脆弱性假说”;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T.Veblan,1904)从经济周期角度来分析金融脆弱性;欧文费雪(Irving.Fisher,1933)提出“债务―通货紧缩”理论(The Debt-Deflation Theory,DDT),从经济周期的角度来解释银行体系的脆弱性;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936)在奈特“不确定性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认为未来是无法预知的,并且人们的预期也有可能发生很大变化,这种预期与投资形成的不稳定关系会影响金融市场的发展;金德尔伯格(C.Kindleberger)(1978,1994)从经济周期长波理论来解释信贷市场的脆弱性,并首先引入了国际金融监管和经济人的非理性行为等.

但金融脆弱性理论的系统性研究源于美国经济学家海曼明斯基(Hyman.P.Minsky).在“滞涨”和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的背景下,由于凯恩斯经济理论在解释经济危机的乏力,明斯基从金融体系自身出发,于1982年在《金融体系内在脆弱性假说》一书中系统阐述了“金融脆弱性假说”,认为银行的高负债经营是金融脆弱性的主要原因.

明斯基的金融脆弱性假说引发了诸多经济学家对金融脆弱性研究.Diamond和Dybvig(1983)提出了著名的D-D模型,认为存款者流动性要求的不确定性以及银行资产较之负债更缺乏流动性的矛盾是金融脆弱性的主要原因,由此提出了政府部门应提供存款保险制度和最后贷款人机制;克瑞格(J.A.Kregel,1997)的“安全边界说”认为银行家运用了不恰当的评估方法是信贷市场脆弱性的主要原因.

政治经济学派与金融监管理论

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极大的影响了金融监管理论的发展,除上文所述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的金融自由化理论、凯恩斯经济学派的金融脆弱性理论外,政治经济学派从质疑政府监管能力、监管水平的角度建立了政府掠夺论、特殊利益论和多元利益论,即金融监管的私人利益说理论.而其后的管制失灵理论(包括管制供求论、管制寻租论、管制俘获论和管制成本论等)可视为政治经济学派金融监管理论的后续发展.

(一)私人利益说

1.政府掠夺理论.政府掠夺理论(Roe,1990、1996)认为任何管制和监管都是由政府推行的,都是政治家一手策划的.因此,政府和政治家的行为模式是了解银行业管制出现的关键,政府和政治家并非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是社会利益的代表,他们有自己的利益和自己的效用函数,并且与社会利益有着很大的差异,也就是说政府行为很可能具有严重的“内部性”特征.政府进行金融监管的目标并不是或者不仅仅是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本篇论文地址:http://www.sxsky.net/jinrong/jrfxlw/384650.html

政府掠夺理论最早提出了对传统金融监管必要性理论的质疑,认为金融监管的直接目标不是“公共利益说”和“金融脆弱性”理论所宣称的那样控制各种市场失灵、控制物价水平和投资水平、为经济增长打下宏观经济基础、保护存款者的利益、防止各种金融风险的传染,以及保证金融体系的健康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优等,而是自身收益(政治收益和经济收益)的最大化.

2.特殊利益理论和多元利益理论.特殊利益理论和多元利益理论(佩茨曼,1976)是在政府掠夺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他认为政府是由许多政党和利益集团组成的,金融监管是利益集团通过政治斗争而形成决策的产物.

私人利益说从政治经济学视角重新审视了金融监管产生的原因,与经典经济学派的金融监管理论比较,其特点在于通过将政治纳入金融监管制度的分析,可以从动态的角度把握这些工具和制度演变的动力机制以及产生的政治过程;另一方面,也开创了金融监管研究的新视角,为以后的金融监管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管制失灵理论

1.管制供求理论.私人利益说理论认为金融监管是一种产品,一种借助政府的强制力量来向特定的个人或集团提供利益的产品.因此,金融监管同样也受到供求规律的支配,而现行的金融监管体系与制度安排是供给与需求两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

Stigler(1971)首先从供求角度来分析金融监管的相关因素.在需求方面,金融领域存在市场准入、对金融机构业务活动限制等;在供给方面,政府部门提供一种管制存在着成本.正如其在《经济管制理论》一文中所指出的:管制或许正是一个产业所积极寻求的东西.它通常是该产业自己争取来的,它的设计和实施主要是为受管制产业利益服务的;管制只不过是财富在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转移而已(Stigler G.J,1971).

因此,一个政党在决定是否支持某项监管活动时,首

关于金融监管理的文献评述的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金融市场有关论文范文例文
先考虑的往往是这一行动是否有助于自己当选或再当选.因此,需求管制的产业“必须支付两项政党所需要的东西:选票和资源”.此外,波斯纳(Posner)等对该理论做了进一步完善,指出行业监管并没有建立在公共利益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了为被监管集团的利益和损害消费者利益上.监管在给被监管者带来一定的好处的同时,也增加了他们的成本.需要指出的是,由于金融监管的供给和需求难以计量,管制供求理论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难以实证的.

2.管制寻租理论.管制寻租理论是寻租理论在金融监管领域的适应性发展.寻租理论由克鲁格(Krueger,1974)提出,他将“那种利用资源通过政治过程获得特许权,从而损害他人利益,使自己获得大于租金收益的行为”定义为寻租,进而形成了寻租理论.管制寻租理论认为,政府管制加剧了市场中的寻租机会,产生了政府及其代理人的租金创造和抽租,使市场竞争更加不完全和不公平,所以,通过政府管制来纠正市场

1 2

金融市场有关论文范文例文,与金融监管理的文献评述相关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

金融论文参考文献
业管理模式分析。金融论文参考文献湖南务洽谈——金融同业就未来业务合作进行交流洽谈.,四,论文征集,已面向全国金融学和经济学等相关领域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征集论文,论文形式为学科综述论。金。

金融危机论文参考文献
目,一,商业银行与其它金融机构系列,1,浅析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启示,2,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研究,3,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研。股票论文参考文献财经于民营金融企业对我。

金融管理论文
金融管理论文提纲成人理参与企业管理决策中的经济决策能力.,5.学时与学分,学时为52,学分为3,6.建议先修课程,经济应用数学(微积分),政治经济学 。金融管理论文提纲公共基础知。

本科金融管理
中国金融家高级管理课程2016年11月自学考试金融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表,(本科周末1班)老生,节次,课程,星期周六周日上午,(9:00-11:30)国际商务金融,王凯。上海金融学。

金融管理本科
中国金融家高级管理课程2016年11月自学考试金融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表,(本科周末1班)老生,节次,课程,星期周六周日上午,(9:00。上海金融学院教务处2016年5月自学考试金。

金融管理本科论文
本科论文枪手郑州华东政法大学自考金融管理专业本科论文申请表,姓名:联系电话(工作时间能联系上):准考证号,报考本科前学历(是否自考:学历层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中期报告,本科毕。

金融管理 论文
金融管理论文提纲成人%,考核形式有:考试,考查.,考试课成绩由课程结束后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综合评定,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实验,管理实践等环节.考查课根据学生平时完成实践,实习,调。

金融管理毕业论文
.,⑩学位申请表一式一。武汉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武汉调查与分析毕业设计(10140)计算机及应用毕业设计(10027)金融毕业论文(10042)金融管理毕业论。

金融管理论文提纲
金融管理论文提纲成人%,考核形式有:考试,考查.,考试课成绩由课程结束后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综合评定,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实验,管理实践等环节.考查课根据学生平时完成实践,实习,调。

金融硕士和工商管理硕士
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工商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的课程浙江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广州班),2016-2016学年,申请表,请以正楷及黑笔填写.,个人资料,中文姓。浙江工商大。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