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历程,找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特征及其意义,并总结目前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为进一步开展金融体制改革,晚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金融体系提出积极的建议。
关键词:金融改革;政府干预
纵观30年来我国进行的金融体制改革历程,我国的政府干预色彩还是非常明显的,在改革路径上,我国采取了政府主导的、一种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建立起一个现代化的金融体系,而且在改革模式上所采取的是一种不同于前苏联和东欧的激进式改革的渐进改革模式,逐步在在我国的金融体制中引入市场经济的金融制度,这都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鲜明特征。而这种金融体制改革方式所发挥的作用也为我们所共睹,我国的金融发展所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动员了社会巨大的资金,支撑了中国经济近30年的持续高速发展。特别是成功地抵御了亚洲金融风暴的袭击,不仅保证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稳定运行,也为中国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斯蒂格利茨等学者认为,中国政府能够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取得如此好的表现,政府的有效干预都充分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一,政府主导下的自上而下的改革路径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首要特征。虽然在各国的金融体制改革中不乏出现过政府干预的色彩,但是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自改革初期就一直保持着比较强的政府控制能力,这主要是配合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发展需要,在1986年,我国提出了“建立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机制”的经济体制改革核心思想,与之相适应“七五”发展期间,提出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目标:(1)建立一个以间接调控为主要特征的宏观调控有力、灵活自如、分层次的金融控制和调节体系;(2)建立一个以银行信用为主体、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多种信用工具筹集和融通资金的信用体系,推动资金的横向融通和流通,逐步形成一种以城市为依托,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金融中心和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市场;(3)建立一个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国家银行为主体、保险机构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并存和分工协作的社会主义金融机构体系;(4)建立一个以现代科学为基础的管理体系。
第二,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金融体制改革也需要引入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金融制度,但在方式上,我国充分吸取了前苏联和东欧的激进式改革的经验教训,进而采取了相对比较稳定的一种渐进式的改革模式,在不触动原有利益格局的情况下逐步推进进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
在金融市场的自由化,和推进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过程中,中国政府在确保控制与防范风险的前提下,采取了渐进的推进措施:第一,利率。本着“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总体改革思路,在经过长达10多年的尝试与变革之后才取得了长足进展。第二,汇率。在经历了1981~1993年的双重汇率制度、1994~2005年的单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之后,2005年7月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弹性浮动汇率制度才成为现实,标志着中国向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市场化、国际化迈出了重要一步。汇率制度改革增加了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同时又给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留下了足够的空间,从而保证了人民币汇率的稳定。第三,资金流动自由化。1996年,中国经常项目自由化成为现实。此后,为了给资本项目自由化创造条件,2003年推出了QFII制度,2005年又推出QDII制度。
可以看到,我国金融体制渐进式改革模式,既保证了整个经济转轨时期的经济平稳发展,也实现了自身的改革目标。在这个改革过程中没有像其他转轨国家出现大起大落的震荡,这是中国经济改革以及与之相配合的金融体制改革的成功之处。
但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要求金融开放和金融自由化的呼声渐起,对我国现有金融体系中政府干预色彩过浓现象提出质疑。面对争论,也为了更好地继续推进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进程,这就需要我们对现阶段的金融体系作出客观的评价。必须正视我国在取得了巨大的金融体制改革成果的同时,我国的金融体系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首先,国有金融机构虽已完成企业化改革,但是整体水平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未能真正适应国际金融竞争。
本次全球性金融危机,让全球的金融银行业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2009年2月根据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的报道,在全球银行市值排行榜上,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排名前三。该报道称,金融危机严重打乱了世界大银行的市值排名,花旗银行、美国银行和瑞士银行等从前占据主导地位的银行排名纷纷下滑,而中国银行业的领头羊则进一步提升了其榜上名次。这都表明我国的国有银行经过国家支持下的股份制改革后,其在国内和国际的竞争实力上都有了很大的影响。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国有银行的运营机制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在政府控制和中国特殊的干部管理体制下,它们距离具有规范化治理结构的现代愈义上的“公司”还有相当的距离。仅从银行业的情况看,中资控股银行普遍存在的问题仍然是产品单调、服务效率低下、创新动力不足、成本控制不严、资产盈利水平不仅同世界先进水平比差距较大,就是和亚洲银行业的平均水平比也低下许多。
其次,金融机构的整体创新能力不足,金融服务品种少,不能满足市场需要缺乏国际竞争力。
虽然金融过度创新被认为是此次导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根源,但是依然不能改变金融创新在金融市场中的重要作用,现代金融行业的发展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金融业的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金融创新。但是我国的金融机构在金融创新方面与国际同类金融机构相比,还是存在比较大的不足,具体体现为:第一,我国的金融创新尚处于初级阶段,简单模仿居多,自主创新较少。第二,金融创新主动性不够,战略意图不明显,系统性设计不足。总体上来看,当前创新的活跃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政府监管部门的鼓励。而非金融机构的自我发展需要,这显然会阻碍我国金融机构的自主创新发展速度,不利于参与国际化金融竞争。
从以上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出,虽然肯定了政府干预政策在推进我国金融改革的积极作用,但是也必须意识到如何在政府干预下保证金融机构的市场竞争机制,协调好政府干预与市场发展的关系,是我国金融改革目前必须认真研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