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内通货膨胀影响因素分析_财政金融论文

时间:2021-06-30 作者:stone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摘要:目前我国物价水平上涨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包括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全球通胀预期明显上升,国内输入性通胀压力加大;国内投资需求拉动及能源、资源、劳动力、土地等成本上升;国际收支双顺差引起的高额外汇储备强化了通货膨胀的预期。因此有必要在当前背景下研究影响通胀的因素和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通货膨胀;进出口贸易;货币政策

一、引言
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世界主要经济体多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实体复苏。近两年我国经济尚未过热但通胀势头愈发明显,2010年7月份以来,我国物价上涨压力不断增加,主要表现为食品、农产品和住房价格等上涨。中国人民银行于2011年7月7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今年以来第三次加息,也是金融危机之后第五次加息。2011年6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今年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使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21.5%的历史高位。
2011年一季度中国国际收支账目中,经常项目顺差288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861亿美元。在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双顺差和2009年以来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总体背景下,审视中国当前通货膨胀的原因尤为重要。
二、2011年上半年我国通货膨胀的主要表现
(一)物价水平不断攀升且涉及广泛
2010年,食品价格上涨对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贡献超过70%,居住价格上涨贡献超过20%。本轮通胀尚未见底,截止2011年7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6.5%,为近三年来新高。
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4.8%,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4.38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2.9%,消费品价格上涨7.6%,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7%。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5.9%。其中,水、电、燃料价格上涨4.4%,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上涨5.5%,住房租金价格上涨4.0%。2010年下半年,CPI上涨主要是食品价格涨价驱动,之后逐渐变成食品和非食品价格上涨共同驱动。
(二)居民通胀预期强烈,加深对物价水平的影响
目前,农产品、大宗商品涨价、国际热钱涌入等现象不断增强国内的通胀预期。中国已经持续十几个月的实际负利率,较高的通胀预期使消费者担心货币购买力的下降而降低储蓄意愿,转向寻求资产保值增值的方法,选择购买理财产品、投入股市、进入房地产市场等投资渠道。根据对构成CPI的八大类价格指数(食品、烟酒、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等)的比较来看,2011年1-6月,食品类上涨11.8%,居住类价格上涨5.8%,这两项成为推动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受制于我国投资渠道不畅的原因,居民投资倾向往往集中于房地产。尽管在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政策下,今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开发投资新增额仍有维稳趋势,房市淡季不淡,上涨预期在所难免。另外农产品领域一些可储存的经济作物也遭到游资炒作,传递效应带动其他食品上涨。这种受通胀预期加大而增强的民间投资保值倾向会产生资产的价格的异常波动,影响金融机构的负债业务,同时加大市场物价的压力。
(三)世界范围内新兴经济体通胀较为显著
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负面溢出效应日益明显,加之美国主权信用评级遭遇下调、欧洲债务危机的发酵引发的全球金融市场动荡,推动了国际大宗商品和能源价格屡创新高。2011年伊始,通货膨胀恐慌蔓延全球,新兴经济体尤甚,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通胀水平处于高位。与中国7月份同比上升6.5%的CPI增长率相比,欧元区CPI年率上升2.5%,6月份美国与英国的CPI同比增长分别为3.6%和4.2%。“金砖四国”的其他三国通胀水平也较为显著:2010年俄罗斯高温干旱天气导致粮食和基本食品价格大涨,全年通胀率为8.8%;印度5月份通胀率在政府尚未上调柴油价格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下降的情况下突破9%,进一步凸显通胀压力;截至4月中旬,巴西通胀率指标IPCA按年率计算升至6.4%,逼近央行通胀目标区间上限。
三、进出口贸易对物价波动的影响

120116月全国进出口总值表单位:亿美元<?xml:namespaceprefix=o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项目

6月当月

1-6月累计

当月值

同比增减

累计值

同比增减

进出口

3016.89

18.5%

17036.67

25.8%

出口

1619.81

17.9%

8742.99

24%

进口

1397.08

19.3%

8293.69

27.6%

在对外贸易方面,国内生产和消费与国际市场供求密不可分,近几年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超过60%。从我国的进出口贸易的特点来看,一是贸易顺差较大,二是加工贸易较为普遍。贸易收支顺差是我国外汇储备的重要来源,也是国内货币供应量增加的原因之一;而进口价格波动对国内通货膨胀的影响主要是提高厂商的生产要素成本,最终表现为国内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的变化。
(一)出口贸易对国内通货膨胀的影响
2011年上半年我国出口总额8743亿美元,进口总额8293.7亿美元,同比分别上涨24%和27.9%。从我国出口贸易方式来看,加工贸易占有较大比重,2010年1-6月加工贸易出口额为3904.5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44.7%。据中国海关数据,我国6月份贸易顺差223亿美元,高于5月份的131亿美元,创下了7个月新高。长期贸易顺差代表了外需强劲,然而多年来中国内需总体不振,近两年由于国内通货膨胀的影响加之境外某些商品价格相对便宜,质量更有保障,中国消费者热衷出境采购、海外代购。贸易顺差对通货膨胀的直接影响是引致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从而影响到物价水平。贸易顺差过大使得人民币升值压力较大,为了保持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央行必须购回美元,从而被迫投放基础货币,外汇占款的增多将直接增加基础货币量,通过货币乘数效应,使得流通中的人民币迅速增多。2011年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1975亿美元,同比增长30.3%,外汇占款总额占广义货币M2的比重越来越大。据统计,到2010年底,中国央行抛出了近20万亿元人民币来对冲2.85万亿美元的巨额外汇储备。
由于劳动力成本长期相对优势以及人民币汇率长期低估,提高了中国制成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因此中国自1994年以来就一直保持经常项目的贸易顺差。然而贸易顺差过大带来的巨额外汇储备,不仅推高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加剧国内资产泡沫,还使一些发达国家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不断升温。
(二)进口贸易对国内通货膨胀的影响
从我国进口商品结构来看,初级产品、原材料、燃料、机械及运输设备等占的比重较大。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第1季度进口商品总额为4006.39亿美元,其中初级产品1341.56亿美元,非食用原料661.09亿美元,矿物燃料、润滑油等595.44亿美元,机械及运输设备1449.49亿美元。2010年,原油、基本金属、农产品等大宗商品价格在新兴市场经济体需求强劲,实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据海关总署贸易指数统计,2011年我国矿产品进口1季度同比价格指数平均上涨133.8%。虽然我国是某些大宗原材料(如铁矿石、石油、铜、粮食等)的主要进口国,但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定价权极为缺乏,特别是中国钢铁的企业,虽然占据了全世界65%的铁矿石进口量,但始终无法突破国际三大铁矿石企业的定价壁垒。据海关统计,上半年进口铁矿石平均到岸价格为每吨160.89美元,同比上涨42.41%,创历史最高水平,上半年进口铁矿石多支出外汇160.2亿美元,增加钢铁行业成本1041.1亿元人民币。究其原因,主要是目前大宗商品的定价权都集中在欧美国家手中,全球已经形成了以CBOT(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农产品、LME(伦敦金属交易所)有色金属和NYMEX(纽约商业交易所)能源为主的几大商品定价中心,决定着世界上主要大宗商品的交易价格。
通过价格传导机制,进口成本的上升会抬高国内工业品出厂价格,进而传递给消费者,构成通货膨胀压力因素之一。日前受美国国会提高债务上限的影响,近期石油、黄金等大宗商品价格将会上扬,美国此次宽松的财政政策,意味着全球通胀压力将继续上升。
四、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2009年,我国为了应对金融危机采用了宽松的货币政策。2009年,我国GDP总量为33.5万亿元,广义货币供应量为60.6万亿元,是GDP的1.8倍。据国家统计局今年7月公布数据的显示,2011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0.45万亿元,同比增长9.6%。而同时期内,广义货币余额78.08万亿元,同比增长15.9%。
信贷资金的大量投放对促进我国经济实现恢复性增长有重要作用,但由货币信贷扩张导致的生产性要素需求会大幅增加,形成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2011年以来央行在货币信贷调控中对40多家资本充足率较低、信贷增长过快、顺周期风险隐患增大的地方金融机构实施了差别准备金要求。2011年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4.17万亿元,同比少增4497亿元。其中,住户贷款增加1.46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2.7万亿元。
与此同时,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经济体普遍采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其零利率区间状态下的名义利率进一步降低。为应对通胀,我国央行上调了存贷款基准利率,而加息又有可能诱使国际游资流动性加强,通胀风险提升,导致输入型通货膨胀。
相对固定的汇率制度和高额外汇储备会降低货币政策的独立性,2011年新的汇率改革政策强调中国将更少的关注于管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更多的关注包含所有主要贸易伙伴的一篮子货币。2011年1月1日起,中国企业出口收入可以存放境外,无需调回境内。我国已不再实施强制结售汇制度,政策的调整将鼓励中国企业积累用于国际投资的现成外汇储备,有助于支持境内有实力的企业向海外扩张。
五、预防通货膨胀扩大的建议对策
通货膨胀会导致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比例失调,物价上升、货币贬值会使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下降。2011年以来,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扩内需、调结构、减顺差、促平衡”,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认真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流动性管理和货币信贷总量调控,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1、加强信贷结构调整,引导资金、资源流向实体经济;流向市场驱动的投资领域;流向有利于扩大居民消费的领域;流向有利于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和中长期竞争力提高的领域。
2、增加有效供给,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缩小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我国物价的影响,缓解输入通胀的压力。
3、大力推进我国市场化改革,打破行业的行政垄断,鼓励市场竞争,增强企业市场意识、风险意识和服务意识。逐步让大宗商品的价格由市场来形成,深化发展期货市场,参与国际市场的资源定价权。
4、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多种价格和数量工具,进一步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资金支持,特别是对“三农”、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
5、进一步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加大汇率波动区间,增强汇率弹性,减少由外汇占款带来的基础货币投放对货币政策执行的负面影响,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维护经济平稳发展和物价稳定。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