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徐訏与法国浪漫主义文学
一、研究背景
徐訏的小说曾经在20世纪40年代的大后方风靡一时,《风萧萧》被列为“全国畅销书之首”,1943年也因而被称为“徐訏年”.但是长期以来,徐訏并没有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占据一席之地,一直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徐訏才逐渐被“发现”,浮出了历史地表。他的艺术造诣和文学史境遇形成了比较大的反差。为何这样一位颇具艺术想象力和思想洞察力的作家,遭到文学史长期冷遇乃至于成为主流之外的边缘人物呢?这里面可能隐含了太多的审美误读与价值隔膜的因素。当然,意识形态化的统御依然是不可规避的缘由。由于个人偏好,我长时期在徐訏的文学世界之中驻足逡巡。久而久之,为其深刻的思想性和独特的艺术性所震慑,为其能在集体喧哗年代而坚守独立精神而叹服,更为他能够始终与世界文学相接洽而欢欣。不可否认的是,徐訏留学法国的经历给他的文学创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他的文学思想、审美观念、艺术形式均受到了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从仅有的几部专着来看,这方面的研究却不是很多。包括吴义勤在内的几本有影响力的着作,从不同侧面探讨徐訏文学世界的独特性,但是从存在主义、浪漫美学和审美救赎等角度论析的较少。
本论文试图从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与徐訏文学世界内在融合的角度,梳理探讨二者之间的接受关系,深入阐释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在思想主题等方面如何深切地影响了徐訏的文学创作,论析其美学表达的变异性和同质性。除了思考共性的因子之外,重点探讨徐訏小说的浪漫主义品格。徐訏处于中西文化背景之下,他如何能够吸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精髓,又融合自己民族文化的传统因子,在审美形象的创作中如何展示了天才般的创造力,这些都需要仔细推敲。徐訏的创作与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又有哪些本质性的差异?他的精神心理与文化选择有着怎样的内在依托?这些问题将在论文中仔细探讨,试图既找到共性的一面,又反思其异质性差异。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力图清晰地勾勒出徐訏文学创作的复杂性、深刻性,也将逐步深化对徐訏的研究。除了思想主题之外,徐訏的文体特色、艺术形式的巧妙运用等等,都值得进一步深入论析。对于上述问题的深入阐释,试图寻找一种自己满意的答案,就成为选择这个论题的依据所在。
当然,论述徐訏的小说艺术,须放在整个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徐訏小说创作呈现出浪漫主义特色。从根源上讲,浪漫主义源于对现代文化的批判性反思。
在人类生活的古典时期,可以说是一个同质世界。就古希腊社会而言,内在生活与外在诉求、超验存在与经验渴望是统一的。实际上古希腊悲剧的出现,已经预示着人类曾经拥有的完整性的丧失。无论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抑或是被命运放逐的俄狄浦斯王,都强调被命运或者生活所束缚的人。即便有着更大抗争,实际上某种定数是不可逃避的。唯有直面肉体的短暂性和存在的悲剧性,才可能获得生命的本质意义。柏拉图的《理想国》,一再认为只有少数智者才可能把握世界的本质,可能获得对理念的观照,而一般人则只能活在虚妄之中。此时的哲学已经具有“乡愁”特色,及如何才能真正“归家”,何处能重新找到那种超验的完整性和绝对的总体性。柏拉图哲学后,基督教文化兴起,中世纪文化强调无可救赎的罪孽,天国降临以及自我救赎,通过上帝、末日审判以及弥赛亚弥补了人与世界的断裂,创造出了彼岸救赎的精神家园。在中世纪人的心目中,人站在世界的中心,对上帝的理解就是对自己存在本身的理解,每一种认识活动都是以上帝为参照形成的,一切知识皆是植根于神性的知识。但是现代科学的发展,西方人文主义的神话,实际上在无形地摧毁着终极的原则、神性的信靠。人文主义的核心要义就是以人取代神,为地球确立一种新的秩序,将人类以往依赖的神性力量抛弃,以此建立自由和幸福的新生活。莎士比亚敏锐地意识到了这种所谓文艺复兴的本质。在悲剧《哈姆雷特》中,快乐的王子因为家庭变故陷入忧郁之中。至于杀父之仇、报仇之恨并不是这部作品的主题,而是那种幽灵般的致命力量,这是贯穿于全剧之中的美杜莎的威力。他内心里深深被死神所威慑,对生之眷恋,对死之未知,造就了哈姆雷特命题深刻的思想性。哈姆雷特最终还是决定拥抱死神,在他痛彻心扉的叹息中,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也只能在死亡中寻觅。莎翁的戏剧是真正揭示时代症结的艺术巨作,提出了最为关键的问题:一旦神隐逸了,如何治愈内心的绝望。这部作品提出了现代性的命题:死亡崇拜。这无疑也是现代艺术的核心主题。启蒙运动认为宗教是套在人性上的枷锁。这场运动以批判的智性为主导性目标,将非理性的价值观驱除。它的目的不再是上帝的爱与信靠之道,而是将人性从昔日先验的架构中解放出来。
二、研究现状
徐訏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批评界习惯于用“鬼才”、“全才”来称呼他,由此可以看到其非同凡响的艺术创作才能。对于徐訏研究现状的分析,笔者拟从两个方面予以归纳总结,并着重从微观研究视角和宏观研究方法上爬梳论析,对徐訏的整体研究现状予以清晰地勾勒和客观地评价。
1.中国大陆的徐訏研究
徐訏一生笔耕不辍,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2012年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了《徐訏文集》16卷,此前,台湾正中书局也印行过15卷本的《徐訏全集》。由于徐訏独特的美学构塑力和艺术想象力,他的作品在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都拥有大量的读者。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外文,在海外也有为数不少的读者群。
徐訏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后来赴法国留学,获得了巴黎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独特的学历背景和学科特点,给徐訏带来了深厚的文化资源和异质性的文学想象。特别是留法的人生经历,给徐訏提供了巨大的精神资源。他的创造肇始于抗战年代。尤其在抗战八股盛行的文化空气中,徐訏独辟蹊径,以人性探索和自由想象作为自己艺术创作的立足点,难能可贵地彰显了独立自由的精神,在一定程度与抗战时期的“时代精神”相异趣,呈现出极富个人化的艺术图谱。
从1940年代起,大陆学界便已出现对徐訏褒贬不一的评价,但1950至1960年代,由于政治因素的拘囿,学界对徐訏的创作一直讳莫如深,迨至1980年代徐訏研究才逐渐“浮出地表”.近年来,诸多研究者逐渐摆脱出了偏狭文学史观的束缚,对徐訏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他们分别从流派归属、创作方法、中西影响、多学科视角等维度对徐訏作品进行了阐释。回溯大陆学界对徐訏作品的研究历程,其研究特征主要呈现出如下特点:
第一,1949年之前,部分评论者曾把徐訏与“鸳鸯蝴蝶派”相提并论。早在1936年赴法留学期间,徐訏便开始创作成名作《鬼恋》;归国后相继完成《荒谬的英法海峡》、《吉普赛的诱惑》、《精神病患者的悲歌》等中篇,皆引发不小的轰动效应;1943年,他的《风萧萧》开始在《扫荡报》上连载,一纸风行,至此徐訏在文坛可谓声名大噪。尽管当时的评论界对附件下载:
- 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