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的大学生活让我学会了用概念来关照世界,有了思考问题的习惯,并习惯于用只言片语把思考的问题记下来。现在面临毕业,需要写毕业论文,我一边浏览读书笔记一边倾听心中的焦虑。我从众多的问题中选取了《甄贾宝玉对比》作为毕业论文题目,因为这个问题与我当下的心理状态比较契合,我现在和出家前夕的贾宝玉一样面临着何去何从的人生问题。这是我写这篇论文的内在驱动力。
我选择这个题目是比较谨慎的,因为毕业之后,面临着生存的压力,或许再也没有足够的图书资源为我思考其它问题提供系统的思路和视角了。所以,我对这篇论文期许较高,因此刚开始我希望把这个问题放到大的红学范畴内来探讨。看了几本关于红学的书:应必成的《红学何为》,胡适俞平伯等的《系说红楼》,端木蕻良的《细说红楼梦》等。看完之后,我感觉自己有点力不从心,红学发展的线索在我大脑里并未清晰起来,满脑子的概念让我更加无所适从。正像应必成所说,研究红学的书会让一个古老的成语“汗牛充栋”失去夸张的意味。我本来想论证这样一种观点:贾宝玉和甄宝玉体现的是曹雪芹精神层面的两个向度——遁世的和入世的。这就必须首先解决一个问题,即论证一百二十回《红楼梦》(以下简称全本)均为曹公所写,最起码要论证后四十回中对甄贾宝玉的安排符合曹公的原意(后四十回是高鹗所续已成为红学研究领域的共识)。尽管我也从克非的《红学末路》中找到了全本均为曹公所写的例证,看起来也言之凿凿,但由于是孤证材料,本文不采用。退一步而言,论证高公续书符合曹公的原意是否就容易些呢?并非如此,争议很大,且多负面评价。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从创作主体的角度看,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特有的文本结构技术、语言系统、人物塑造方法等,因此,论证高续完全符合曹公原意似乎比论证全本皆为曹公所写更难。
我意识到自己的出发点错了,经过一番思索,我把要论证的观点置换成另一个:贾宝玉和甄宝玉展示的是两种可能的人生模式。同时我又把自己的身份从一个红学爱好者调整到《红楼梦》小说爱好者(按照周汝昌先生的观点,《红楼梦》研究属小说学范畴不属红学范畴,他的观点遭到包括应必成在内的几位学者的批评。此不赘述。)这样以来,问题简单多了,把全本看作一个客观存在,避开了学究式的考证,利于把自己读书过程中的想法写下来;而且搜索材料的方向感清楚了。我现在手头上有一本专门研究贾宝玉的书《贾宝玉》(李正学编著,中华书局出版,2006年1月北京第一版,xx年1月北京第一次印刷),里面也涉及到甄贾宝玉比较问题,这让我纵览了这一问题的研究过程,省去许多搜索材料的时间。
接下来我摘录《贾宝玉》中的一些观点,展示这个问题的研究状况:
(1)二知道人:雪芹写出一甄宝玉者,恐阅者误以为贾宝玉为绝特也。笔下之假宝玉只此一人,世上之真宝玉正复不少,所以甄宝玉之模样与贾宝玉同,甄宝玉之举止议论皆与贾宝玉同。(77页)
[笔者按:二知道人在揣测《红楼梦》作者设计甄宝玉形象的创作意图,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来论述,未涉及到贾宝玉和甄宝玉的不同点。]
(2)瑞裕:是一是二,令人真假难辨,斯为妙文。伪续四十回家,不解其旨,嚼蜡无味,将雪芹含蓄双关之意荼毒尽矣。[77页]
[按:该观点从小说结构美学的角度论述,认为甄贾两个形象意含双关,真假不分,并以此来批评高续的不合曹公意。]
(3)郑光祖:此书立意高而奇,传情而确,使天下不可无一,不能有二。惟既有假宝玉,何必复及真宝玉,是为瑕疵。[78页]
[按:该观点直接否定了甄宝玉形象存在的必要性。]
(4)芙萍:贾(假)宝玉是甄(真)宝玉的影子,换言之,甄宝玉才是一个真实的信托物,贾宝玉不过是一个宏大而“梦幻”的背景;进一步也可以说,贾宝玉是“梦中人”,甄宝玉才能老老实实地表达出作者的真态度,——真实的生活,而他的一切外化的思想感情已然尽量由贾宝玉代表出来了呢。[78页]
[按:该观点标新立异,认为甄宝玉为真,贾宝玉为假,贾是甄的外化和补充。观点可取。]
(5)曹金钟:甄宝玉热衷于功名富贵,是现实中的宝玉,是“真”宝玉,贾宝玉厌弃仕途经济之道,有着全新的人生理想和目标,是作者理想中的宝玉,是“假”宝玉。因此,甄宝玉和贾宝玉的对比塑造表现为理想和现实的冲突。(82页)
[按:该观点与[4]基本相同,更加明确了甄贾二人的关系,但只点出甄宝玉热衷功名富贵,并未指出原因何在。]
(6)茅糜:细看曹雪芹原意似乎可以断定,无论是甄宝玉、贾宝玉,其实就是一个宝玉。[79页]
(7)[美]陈炳良:甄宝玉是贾宝玉的外表重像,无可置疑的是贾宝玉的镜子影像。[79页]
[按:两个观点认为两人是“二而一”的关系。]
(8)杨义:甄宝玉作为核心人物,当然比作为结构人物更为重要。续补的一百十五回让甄贾宝玉见面。。。。。。如此安排不一定符合作者的意思。但他别具匠心地对比着两种人生模式。(83-84页)
[按:从文本结构的角度提出两种人生模式说,为高公的安排辩护。]
综上所述,各家对甄贾宝玉的论述可以概括为两种意见,即“两种人生论”和“一个宝玉”论,前者认为贾宝玉不过是“一个梦想的影子”,甄宝玉“是贾宝玉的反衬”,他们是两个互相对立的人物;后者认为甄贾宝玉不是辨证对抗的两个方面,而是“一个宝玉”,两者是“二元取代”的关系。我们看到各家的观点还没有涉及到对二人不同结局的原因分析,忽视了九十三回包勇谈甄宝玉转变的细节。本文除了线条式地比较甄贾宝玉的形象,还会结合问本细节来分析他们性情的形成、不同结局的原因。
本文的结构是:
一、引子
二、从四个方面比较甄贾宝玉
三、甄贾宝玉另类关照和启示意义
贾宝玉和甄宝玉形象对比分析
——两种可能的人生模式
一引子
《红楼梦》第一回有这样一段文字:
曹雪芹于悼红轩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篡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曹公写这首诗时是怎样一种心情?陋室空堂的人生况味?感叹知音难觅?担心作者被误读?或是其它?这里的“味”究竟指什么,现在我们无论做怎样的猜测,恐怕曹公地下有知的话也只会莞尔一笑。真可谓“平平常常一个字,难坏多少读书人”,因为我们读出的味已不属于曹公,而属于我们自己。王国维读出了悲壮的人生哲学,毛泽东读出了阶级斗争。正像鲁迅所说的“道学家读出了淫,革命家看到排满,流言家看到宫廷秘史,才子佳人则看到的是缠绵的爱情。”[注]寄托曹公之味的人物是贾宝玉和甄宝玉。以这两个形象为线索通读全书之后,我读出的是如何对待人生选择问题。在我看来,无论贾宝玉还是甄宝玉代表的都是一种可能的人生模式。
首先,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米兰-昆德拉曾说,小说家创造的任何人物形象都带有作者的主观印记,代表着作者未被实现的可能性。作为文学形象的甄贾二人,可能是作者以自己为原型创造出来的,胡适所谓“带一点自叙传性质”;也可能其原型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鲁迅语)。不管怎样,甄贾二人都不可能是按照生活逻辑照搬的人物形象,而只能是可能存在的,即按照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可然率”来塑造的。所以我们认为,贾宝玉是一个艺术真实的存在,他的人生轨迹是可能的人生模式,而未必是必然的。那么甄宝玉的存在大概是向人们展示另一种与贾宝玉相比照的人生模式,告诉人们贾宝玉还有另一种可能的出路。两者相比,贾是遁世的,甄是入世的。论者在评价这两个形象时往往囿于褒贾贬甄的成见,并以此来批评后四十回的对人物结局的安排。更重要的是,就我视野范围内,我还没有看到论者对甄贾二人不同结局的原因作出合理的阐释。这一点笔者将在后文中结合文本细节来具体分析。
其次,贾宝玉和甄宝玉具有很重要的文化意义。中国文人,特别是中国传统文人,基本上都是儒道双修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儒与道两种人生向度深深植根于中国文人心灵之中。当然儒与道不是完全对立的,孔子是积极入世的,其思想中也不乏隐逸的色彩,如《论语-侍坐》中孔子说“道不行,则乘桴浮于海”;老子是遁世的,而其“无为”的最终目的是“无不为”。我们认为甄宝玉和贾宝玉正是作者思想的两个层面的表现:理想的和现实的,遁世的和入世的。不同的的是,贾始终是理想的,而甄是先理想的后现实的;前者理想受阻之后选择了逃避,后者理想碰壁之后开始认同现实、向现实靠拢。贾是一个失败的诗人,甄是一个直面现实的勇士。评价前者不可赋予其过多的社会意义,因为他的人生选择对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而言是不足为训的;评价后者不可有过多的“贾宝玉式清高症”,将其斥为“禄蠹”,因为“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鲁迅语)。在这里我无意和大多数论者唱反调来批判贾宝玉;而是在我看来,甄宝玉的选择具有更多的积极意义。我们认为,甄贾二人的选择无谁是谁非的问题,可以说是“去留肝胆两昆仑”。
最后,贾宝玉和甄宝玉作为文学形象不是完全对立的,而辨证统一的。贾(假)宝玉在文本中是一条明线,作者实笔写之;甄(真)宝玉是一条暗线,作者虚笔写之。真贾假甄,真假倒置,假作真时真亦假,带给我们无穷的审美感受。甄宝玉家曾接驾四次,后被抄家,与曹雪芹家的遭遇相似。这里面有更多的历史真实。难怪芙萍认为:“甄宝玉才是一个真实的信托物,贾宝玉不过是一个宏大而梦幻的背景;进一步也可以说,贾宝玉是‘梦中人’!甄宝玉才能老老实实表达出作者的态度——真实的生活,而他的一切外化的思想感情已然由贾宝玉代表出来了呢。”堪称的论,我深以为然。
关于贾宝玉和甄宝玉的形象,本文将依据文本细节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前两个主要体现二者的共同性,后两个主要体现二者的互补性。
二对比分析
1共同的少女崇拜
《红楼梦》第二回中冷子兴和贾雨村交谈点出了贾宝玉和甄宝玉相似的性情,即少女崇拜。
贾宝玉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觉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甄宝玉说:“女儿这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但凡要说时,必须先用清水香茶漱口才可说。”
人是社会的动物,人的性情决定于其生存的环境,艺术形象亦然,否则,就有失真之嫌。不可否认,甄贾二人是作者主观创造的产物,带有很强的艺术色彩,那么,二人的典型性格一定与其生活的典型环境相关联。二人的观点有一个共同点——褒女贬男。论者往往从这一点出发,赋予贾宝玉“新人”的特质——反男尊女卑的封建正统思想,见证封建社会的将走向灭亡。这种说法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反映“大厦将倾”的社会内容则是是小说家不自觉的创造,作者不可能超越时代的局限清醒地认识到封建社会灭亡的必然性,因此在小说中还塑造了一个志于补天的女性形象贾探春,不过对于“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家族(社会)她个人已经无法力挽狂澜,只是展示了“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悲壮。贾宝玉的悲剧在于他所反对的正是他所依靠的,离开了家族的荫护他便无法生存。甄宝玉和贾宝玉少女崇拜形成的环境是什么呢?从社会地位看,二人都可以说是“高干子弟”,加之受祖母溺爱,整日在内闱厮混,耳濡目染,对身边的女子产生了强烈的角色认同,少女崇拜于是乎形成,且作为一种成见植入潜意识。
有一种说法:一个男子生于女子世界会慢慢女性化。这虽为常人戏言,但细看却符合心理学的规律。美国著名的精神分析理论家艾里克森认为,个体心理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面临着需要解决的心理社会问题,该问题引起个体发展的矛盾和危机。按照他的八阶段理论:12-18岁的发展任务是角色同一对角色混乱,重要的事件是和同伴交往,危机不能解决的后果是,主体难以始终保持自我的一致性且容易丧失目标、失去信心。我们大致可以推断出12-18岁的贾宝玉由于重要的事件——与同伴交往并未完成,从而导致角色认同的混乱。
贾甄二人都是女儿世界里唯一的男子,而且都不喜与外界交往,他们身上固有的男子特质由于没有机会与社会碰撞而消隐,情感方式和性情便女性化了。曹公借贾雨村之口来说明这一点:“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生于清贫诗礼之家,则为逸士高人。”那么,曹公为何让两个极为相似的形象同时存在呢?二知道人认为:“雪芹写出一甄宝玉,恐阅者误以为贾宝玉为绝特也。笔下之假宝玉只此一个,世上之甄宝玉正复不少。”这可以作为一家之言。
2贾宝玉之梦
《红楼梦》五十六回,甄府管家娘子说本家也有个宝玉,且性情和模样都与贾宝玉酷似。贾宝玉听完此消息,心中纳罕,遂做一梦,梦里与甄宝玉相见:
上了台阶,进入屋内,只见榻上有一个人卧着,那边有几个女儿做针线,也有嘻笑玩耍的,只见榻上那个少年叹了一声,一个丫鬟笑问道:“宝玉,你不睡,又叹什么?想必为你妹妹病了,你又胡愁乱恨呢。”(贾)宝玉听说,心下便吃惊。只见榻上的少年说:“我听老太太说,‘长安’都也有个宝玉,和我一样的性情,我只不信。我才做了一梦,竟梦中到了都中一个大花园子里头,遇见几个姐姐,都叫我臭小子,不理我。好不容易到了他房里,偏他睡觉,空有皮囊,真性不知往哪里去了。”(贾)宝玉听说,忙说道:“我因找宝玉来到这里。原来你就是宝玉?”榻上的忙下来拉住,笑道:“你原来就是宝玉!这可不是梦里了?”(贾)宝玉道:“这如何是梦?真而又真。”
红楼梦——贾宝玉之梦——贾宝玉梦见甄宝玉做梦,可谓三重梦境,似真又幻,而且贾宝玉之梦中经历与他梦中的甄宝玉之梦中经历几乎完全相同,且又梦中相见。这一诗意的梦境,与曹公的的匠心独运有关,带给人多重的艺术美感。真是“醒”有所思,“睡”有所梦。贾宝玉似乎不是在寻找甄宝玉而是在寻找另一个自己。陈炳良据此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得出结论:甄宝玉是贾宝玉镜子影像。这是很有见地的。弗洛伊德心理分析认为人心理结构有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贾宝玉的自我就是大观园里的宝哥哥,其本我青埂峰下无材补天的石头,以“宝玉”的幻形入世,联系文本九十三回甄宝玉迈入世途并劝贾宝玉读书致力于世途经济,我们认为甄宝玉是贾宝玉的超我。
对这一文本细节仅做如此分析显然是不够的,因为笔者所要探讨的是人生选择问题。由于甄宝玉在文本中基本上处于“虚写”的状态,我们无法杜撰其人生经历来证明高公对这一人物安排的合理性。论者瑞裕认为:
是一是二,令人真假难辨,斯为妙文。伪续四十回家,不解其旨,嚼蜡无味,将雪芹含蓄双关之意荼毒尽矣。[77页]
这种说法看似有理,细想却有问题,按照裕瑞的说法,甄贾二人应该始终处于“真假难辨”的状态,他们的人生结果也应完全相同。在文本的典型环境中,他们唯一的出路大概只有出家;此外,就作者生活的社会状态来说,社会的真实决定着艺术的真实,作者不可能超越时代的局限给笔下的人物找出其它出路。假如存在两个出家的宝玉,我们会怀疑其中之一存在的必要性。正如曹金钟所言:
“如果甄宝玉始终与贾宝玉相同,那他就真成为贾宝玉的附庸,从而也就失去了他作为一个艺术形象的价值和意义。”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世界,人与人可能存在惊人的相似,也必须有着本质的不同,才能形成丰富多采的世界贾宝玉和甄宝玉主观上一定存在着本质的不同,客观上家庭教育也少有差异。尽管作者对此没有交代。续书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细节可以作为我这一观点的论据。
3相似梦幻不同取向
《红楼梦》九十三回有这样一个细节:
贾政又问道:“我听见说你们家的哥儿不是也叫宝玉么?”包勇道:“是。”贾政道:“他还肯向上巴结么?”包勇道:“老爷若问我们哥儿,倒是一段奇事。哥儿的脾气也和我家老爷一个样子,也是一味的诚实。从小儿只管和那些姐妹们在一处顽,老爷太太也狠打过几次,他只是不改。那一年太太进京的时候儿,哥儿大病了一场,已经死了半日,把老爷几乎急死,装裹都预备了。幸喜后来好了,嘴里说道,走到一座牌楼那里,见了一个姑娘领着他到了一座庙里,见了好些柜子,里头见了好些册子。又到屋里,见了无数女子,说是多变了鬼怪似的,也有变做骷髅儿的。他吓急了,便哭喊起来。老爷知他醒过来了,连忙调治,渐渐的好了。老爷仍叫他在姐妹们一处顽去,他竟改了脾气了,好着时候的顽意儿一概都不要了,惟有念书为事。就有什么人来引诱他,他也全不动心。如今渐渐的能够帮着老爷料理些家务了。”
看到这个细节,我们会想到第五回中贾宝玉也做过类似的梦。警幻仙姑受荣宁二公的嘱托,“先以情欲声色等事警宝玉之顽痴,或能使之跳出迷人圈子”。警幻仙姑嘱咐宝玉:“今后万万解释,改悟前情,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但事实是,这个“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的宝哥哥并未按警幻之希望行事,梦醒之后只对警幻传授的云雨之事记忆犹新,“遂强袭人同领所训云雨之情”。
把这两个细节对比一下,我们不难得看到,相似的梦境之后,贾宝玉依然故我,沉溺于女儿国,甄宝玉则“惟有念书为事。就有什么人来引诱他,他也全不动心”。这种对梦境的不同取舍能说明什么呢?
首先,我们断定这里面有着续书者高公主观上的设定,让甄贾宝玉具有更为相似的人生经历,以便使二者更具有同一性,从而在对比中使人物形象更为饱满。
其次,甄贾二玉心理结构具有根本的不同。正是这一点决定了他们在梦境的选择上有了根本的差异,甄选择了远离温柔乡,贾选择了继续沉浸在女儿国。
甄贾二人确定人生价值的方式不同,前者是现实的、世俗的,后者是理想的、清高的。这为他们后来相见,彼此互不认同埋下伏笔。这体现高公的匠心独运,假如曹公能再生看到这一细节的话,他大概会紧握高公的手说:“知我者,兰墅也(高鹗的字)。”
最后,从人生经历的角度看,甄贾二人的性格最终区别开来,仍然是由他们不同的家境遭遇决定的。一百十五回中,甄宝玉(对贾宝玉)道:“弟少时不知分量,自谓尚可琢磨。岂知家遭消索,数年来更比瓦砾犹残,虽不敢说历尽甘苦,然世道人情略略的领悟了好些。”可见,甄宝玉性格的转变最终决定于其家世的变故。鲁迅曾在《〈[呐喊〉自序》非常沉痛地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个中滋味,非个中人岂可体会?世人的流言和白眼常常会加重我们人生的苦味,改变我们的人生方向,不可否认,这些东西在少数时候也会造就伟人,古人云:“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正是从这一意义上,我们是否向甄宝玉投几许赞许的目光?面对家庭的变故,甄宝玉没有消沉,而是勇敢地担起了家庭的重任。
4甄贾相遇出路各别
论述这一部分之前,我想先提出一个概念——贾宝玉式清高症,即由于执著于某一人生观念,从自己固有的格局出发来关照现实世界,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观念和现实对立起来而产生的一种偏颇认识或情感态度。这一概念有三个要素:1、成见在胸,2、格局固定,3、观念和现实对立。由于缺少必要的学术训练,我还无法从严格学理意义上来界定这一概念,它只是一个描述性的定义,并且只在本文中才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不具有普适性。贾宝玉只是一个符号,本文之外,可以被逸士高人的名字来置换。比如,因商亡不食周黍而饿死在首阳山上的伯夷叔齐;比如,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的陶渊明。
我的这种界定和解释容易给人这样一种误解,即我在鄙弃这种“某某式清高症”。不是这样的,我只是为了行文方便才这么做。我无意提出一个公认的价值标准来揶揄古人的选择。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局限,并且自设局限或许更有利于我们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时保持一份淡定和从容。我想说的是,人不可像贾宝玉一样故步自封,应该最大限度地去理解他人和社会,不断地扩大自己的眼界,以便使自己的选择更具有利他的价值。
为了进一步明确,我们从文本中找出几个细节,对贾宝玉式清高正症加以说明:
细节之一:
当下秦氏引了一簇人来至上房内间。宝玉抬头看见一幅画贴在上面,画的人物固好,其故事乃是《燃藜图》,也不看系何人所画,心中便有些不快。又有一幅对联,写的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及看了这两句,纵然室宇精美,铺陈华丽,亦断断不肯在这里了,忙说:“快出去!快出去!”(第五回)
作为一个孩子便本能地回避世事人情,可谓“成见在胸”。
细节之二:
湘云笑道:“还是这个情性不改。如今大了,你就不愿读书去考举人进士的,也该常常的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也好将来应酬世务,日后也有个朋友。没见你成年家只在我们队里搅些什么!”宝玉听了道:“姑娘请别的姊妹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污了你知经济学问的。”(三十二回)
可见,贾宝玉有机会结交仕途朋友,可由于成见在胸,自觉地拒绝与外界交往,把自己局限在自我的世界里,无法扩大自己的心胸和眼界,导致“格局固定”。
细节之三:
贾兰听了这话(甄宝玉所言)甚觉合意,便说道:“世叔所言固是太谦,若论到文章经济,实在从历练中出来的,方为真才实学。在小侄年幼,虽不知文章为何物,然将读过的细味起来,那膏粱文绣比着令闻广誉,真是不啻百倍的了。”甄宝玉未及答言,贾宝玉听了兰儿的话心里越发不合,想道:“这孩子从几时也学了这一派酸论。”(一百十五回)
细节之四:
宝钗便问:“那甄宝玉果然象你么?”宝玉道:“相貌倒还是一样的。只是言谈间看起来并不知道什么。不过也是个禄蠹。”宝钗道:“你又编派人家了。怎么就见得也是个禄蠹呢?”宝玉道:“他说了半天,并没个明心见性之谈,不过说些什么文章经济,又说什么为忠为孝,这样人可不是个禄蠹么!”(一百十五回)
细节之三和细节之四暴露了贾宝玉性格上的弱点——对人情世事很无知,对他人也缺少必要的包容,从自己固定的格局出发,用明心见性来要求每一个,从而就把“观念和现实对立”起来,把自己和他人对立起来。这大概就是“离生活之欲,而入纯粹之知识”(王国维《》评论)贾宝玉的出家对他的人生观念——明心见性来说是乐观的,之不过是一种僵尸的乐观。可以设想一下,出家之后的贾宝玉不食人间烟火么?生活必需品从何而来?依然和俗世有着扯不断的联系。
和贾宝玉不同,甄宝玉在梦到美女变骷髅之后,开始远离儿女情长,“惟有念书为事”,最后踏上仕途,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现实主义者,他的选择对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来说具有更大的价值,就算把他放到大厦将倾的社会中去考察,他的选择也不乏积极的因子。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认为:“人是绝对自由的,并在自由选择中确定自己的存在(价值)。”如果甄宝玉选择逃避现实,那么他的人生价值将无以附丽。
甄贾宝玉的最终因“道不同”而“不相为谋”,各得其所。
三另类关照和和启示意义
我们不能苛求贾宝玉,他是孕育在旧时代里的新人,认识的觉醒不见容于现实社会,他只好逃避。他以个人的绵薄之力向顽固的统治观念挑战,结果是注定的、悲壮的。贾宝玉式清高症贯穿他的一生,他始终以个人的标尺来衡量社会和他人,因此,他的抗争是乏力的、诗性的。可以说贾宝玉是一个诗人,一个失败的诗人。
那么如何来看待贾宝玉的失败呢?萨特在《什么是文学》中如是说:
“赋予失败以绝对价值的前景,我以为这是诗歌的原本态度。。。。。。诗人是承诺赌输的人,这才是他厄运的深层含义。他确信人的事业完全失败,并安排自己在自己的生活里完全失败,以便用他个人的失败为人类的普遍失败作证。”
贾宝玉的一生就是一首诗,他绝加纯真,局限于对生活的审美关照,他深味知音难觅的孤独和痛苦,所以才对“从不说混帐话”的林妹妹情有独衷;同时,对大观园中的女儿们不幸遭遇有感同身受的悲悯。正如鲁迅所说:“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四篇)”贾宝玉的出家意味着他人生的彻底失败,他以个人的失败来预示一个家族的衰落,一个社会的败亡和一个时代的终结。
甄宝玉也有过童年的稚拙——少女崇拜、少年的痛苦——被抄家;不同的是他比贾宝玉更有勇气直面现实,接纳社会,在家庭需要的时候勇敢地站出来。当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冲突时,积极地调整,找寻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结合点。尽管他无法拥有觉醒者的身份,但他的选择却具有更积极的意义,即便痛苦,也是作为一个人的痛苦。
甄贾宝玉展示的是两种可能的人生模式。此外,我们认为两者又是互补统一的。把两者作为“合二而一”的角色来看,两个人不同的人生取向会给我们如下几点启示:
第一、从人的成长过程看,人思想的变化是先理想后现实的。成年之后,如果继续做梦,就必须有个前提条件——一定的经济基础。鲁迅先生说:“梦是好的;否则,钱是重要的。”(《娜拉走后怎样》)
第二、当现实条件局限我们的时候,我们应该作到适时调整,即佛家所谓“破执”,不可以贾宝玉式清高症来苛求现实。
第三、相信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积极投入哪怕是悲苦的生活。像顾随先生所说的:“以乐观的心态过悲观的生活,以出世的态度做入世的事业。”“挺住,就是一切。”诗人里尔克所言不谬。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相关文章:
1.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2.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3.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4.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5.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6.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
7.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英文范文
8.研究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9.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最佳范文
10.2017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