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桥梁工程专业来说,一份开题报告也是衡量毕业设计的一个重要指标,所以该报告要具体写什么呢?
一、本课题设计(研究)的目的:
(1)通过毕业设计系统地巩固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能综合运用所学课程自主创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掌握设计原则、设计方法、步骤,提高计算、绘图、查阅文献、使用桥梁规范手册和编写技术文件及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等基本技能,从而深入了解公路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在桥式方案比选、结构计算及施工架设等方面的设计规范、计算方法及设计思想等内容和要求,为毕业后从事桥梁技术工作打好基础;
(3)通过桥梁毕业设计,使大家运用所学的课程知识,系统地训练和分析,以便掌握桥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的计算方法;
二、设计(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文献综述)及比选方案:
(一).设计现状和发展趋势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路、桥建设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对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的腾飞,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桥梁工程在工程规模上约占道路总造价的10%——20%,它同时也是保证全线通车的咽喉,特别在战时,即便是高技术战争,桥梁工程仍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桥梁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的桥梁工程无论在建设规模上,还是在科技水平上,均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桥梁按受力体系可分为一下几种:
1.梁式桥梁式桥是一种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无水平反力的结构,由于外力(恒载和活载)的作用方向与承重结构的轴线接近垂直,因而与同样跨径的其他结构相比,梁桥内产生的弯矩最大,通常需用抗弯、抗拉能力强的材料来建造。
2.拱式桥拱式桥的主要承重结构是拱圈和拱肋(拱圈横截面设计成分离形式时称为拱肋)。拱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桥墩和桥台将承受水平推力。同时,根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原理,墩台向拱圈(或拱肋)提供一对水平反力将大大抵消在拱圈(或拱肋)内由荷载所引起的弯矩。
3.刚构桥刚构桥的主要承重结构是梁(或板)与立柱(或竖墙)整体结合在一起的刚架结构,梁和柱的连结处具有很大的刚性,以承担负弯矩的作用。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柱脚处具有水平反力,梁部主要受弯,但弯矩值较同跨径的简支梁小,梁内还有轴压力,因而其受力状态介于梁桥和拱桥之间,刚架桥跨中的建筑高度可做到很小。
(二)方案比选
方案一:(8×4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型梁桥
本桥的横截面采用T型截面。防收缩钢筋采用下密上疏的要求布置所有钢筋的焊缝均为双面焊,因为该桥的跨度较大,预应力钢筋采用特殊的形式布置,这样不仅有利于抗剪,而且在拼装完成后,在桥面上进行张拉,可防止梁上缘开裂。
优点:制造简单,整体性好,接头也方便,而且能有效的利用现代高强材料,减少构件截面,与钢筋混凝土相比,能节省钢材,在使用荷载下不出现裂缝等。
缺点:预应力张拉后上拱偏大,影响桥面线形,使桥面铺装加厚等。
施工方法:采用预制拼装法施工,即先预制T型梁,然后用大型机械吊装的一种施工方法。
方案二:(86+148+86)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形梁桥
本桥采用单箱单室的截面形式及立面图,因为跨度很大(对连续梁桥),在外载和自重作用下,支点截面将出现较大的负弯矩,从绝对值来看,支点截面的负弯矩大于跨中截面的正弯矩,因此,采用变截面梁能符合梁的内力分布规律,变截面梁的变化规律采用二次抛物线。
优点:结构刚度大,变形小,行车平顺舒适,伸缩缝少,抗震能力强,线条明快简洁,施工工艺相对简单,造价低,后期养护成本不高等。
缺点:桥墩处箱梁根部建筑高度较大,桥梁美观欠佳。超静定结构,对地基要求高等。
施工方法:采用悬臂浇筑施工,用单悬臂—连续的施工程序,这种方法是在桥墩两侧对称逐段就地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张拉预应力筋,移动机具、模板继续施工。
三、设计(研究)的重点与难点,拟采用的途径(研究手段):
1.重点:
1)拟定主要结构尺寸;
2)选取计算简图,进行结构内力计算;
3)配筋设计计算;
4)强度、刚度、稳定性计算;
5)施工图绘制。
2.难点:
1)正确选取计算简图,利用电算进行结构内力计算。
2)配筋设计计算及复核。
3.研究途径:
1)广泛查阅文献资料;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查阅相关内容;
3)利用桥梁电算程序处理很分析数据;
四、参考文献:
[1]JTJ01-199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
[2]JTGD60-200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3]JTGD61-2005.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4]JTGD62-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桥梁设计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5]JTGD60-198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5
[6]张健仁、朱剑桥编[M].钢筋混凝土与砖石结构。
[7]邵旭东.桥梁工程(上、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8]颜东煌,李学文.桥梁电算[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
[9]李传习,夏桂云.大跨度桥梁结构计算理论[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10]周念先.桥梁方案比选[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