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时间:2020-10-18 作者:poter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开题报告要说明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以下是sxsky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物流管理专业论文开题报告,欢迎阅读借鉴。

一、论文选题的意义

物流业与制造业互为依托,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制造业是物流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物流是制造业发展的加速器。同时,物流业与制造业具有反作用,没有制造业的物流业是无本之木,没有物流业的制造业是无轮之车。因此,推进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江苏是一个制造业大省,制造业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随着近几年来世界制造业的转移,江苏省的制造业得到了强势的发展,而且结构不断完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现如今制造业的价值正在迅速向产前、产后的研发、分销和服务等领域转移。常州市作为江苏省的一个经济大市,其制造业占据了全省经济的较大部分且发展水平位居前列。2010年常州市拥有制造业企业6345家,工业总产值达73641810元,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达970114人,其中利润总额为4081519元,实现利税总额6131996元。由此可见,制造业对于常州的就业拉动以及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物流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环节,是当代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而物流业是商品经济发达以及科技和管理飞速发展前提下提高综合效益的知识型产业,是继资源、劳动力之后的企业第三利润源泉;物流业为为生产的连续性提供了保障;物流业状况对生产环境和生产秩序起着决定性的影响。2010年,全市物流业运行情况良好,物流需求显著增加,运行效率有所提高,行业继续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发展势头。全市社会物流总额10552.96亿元,同比增长20.01%。从构成情况看,工业品物流总额8159.48亿元,同比增长19.15%,占社会物流总额的77.32%;进口物流总额454.88亿元,同比增长58.06%,占社会物流总额的4.31%;农产品物流总额、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和外市商品购进额分别同比增长8.29%、11.06%和18.06%。由此可见,物流业的发展为常州市社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未来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是单纯的企业之间或企业内的部门之间的竞争,而是一个供应链与另一个供应链的竞争,是企业内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以及企业与外部供应链之间的整体合作的内外一体化合作竞争。而物流正是企业之间衔接的重要一环,更是供应链上重要的一环。要提高供应链的竞争力,就需要加强供应链上各企业之间的协作。

然而,传统的制造业历来都是重生产,轻服务。制造业在服务上的缺失,使整个产业链的附加值不高,导致了大而不强的现状。现如今制造业发展到供应链管理阶段,为了迎接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实施供应链管理可以合理优化资源、提高行业综合竞争力。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制造业与物流服务业之间的关系将变得愈发密切,两者的协调问题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对促进国家或地区的竞争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为了促进常州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问题已经摆在了面前。作为一个重要经济子系统的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对于优化产业结构、优化服务效应、促进制造业升级、达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目前对于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问题受到了各个方面越来越多的重视。但由于学术界对物流业与制造业协调性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所以到目前为止研究的系统性不强,实证的不多,大多只是定性的提出一些促进两者协调发展的粗略建议,而对于两者在具体地区协调状况的具体研究则很少,因此本文从定量角度研究两业协调程度非常必要。

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引起地方政府和企业对物流业发展的重视。现今物流业物流成本高、第三方物流尚未形成规模、物流企业所提供的服务种类比较单一,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只有重视并落实物流业的发展、提高物流业运作效率和效益的同时,制造业才能同样得以提升;对常州市物流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对于物流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只有政府、企业以及高校共同努力,才能为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提高强力支持。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有着很深的研究。

在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方面,Riddle认为服务业能够推动生产的发展,是刺激制造业发展的推动力;Quinn(1988)给出了制造业与服务业间的主要作用途径,认为制造业与服务业相互依赖、相互作用,服务业可以开辟市场、降低生产成本且能够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在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作用方面,Coffey&Bailly提出,将服务类业务外包可以减少风险,企业能够将主要资源集中到最有竞争力的环节,以此来提高核心竞争力;根据古典经济学派的分工理论,生产服务外包是分工深化、专业化程度高的表现。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一些学者从交易成本理论角度,分析了生产服务外包问题,指出在规模效应的作用下,外部交易成本低于内部组织成本,因此认为原单位选择生产服务外包是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

2.国内研究现状

在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方面,李冠霖运用投入产出法,提出随着制造业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服务业向制造业提供的服务会增加;叶茂盛认为现代物流业与制造业相互影响、关系密切。制造业为物流提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水平,制造业释放了物流需求,物流业推动制造业的技术升级。

在物流业与制造业协调研究方面,路甬祥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制造业中的资源浪费问题,就业压力和人员短缺矛盾加剧;刘一霖以第三方物流业为例,研究了第三方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创新理论,讨论了两者的协调创新的动机、机制和过程,并通过了案例进行分析。

在区域物流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研究方面,方晓昌在分析了辽宁制造业发展总体趋势后,结合有关战略理论,提出了辽宁省制造业物流供应链发展战略。从管理角度,提出了辽宁制造业物流供应链管理模式,并从政府、行业、企业三个层面提出了具体实施对策;王晓艳,李道芳运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相关理论分析和讨论了制造业与物流业有机融合、联动发展的机理,并分析了安徽省物流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及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现状和制约因素。最后提出联动发展的策略建议。

在物流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实证研究方面,袁克珠运用灰色关联分析从定量的角度研究了长三角区域物流与制造业的相关性,并就分析结果得出的长三角区域物流与制造业发展不相匹配提出了长三角区域物流联动发展的建议;高传胜从降低区域交易成本、专业化分工的深化与泛化、新型资本深化等角度分析了生产服务业支撑长三角制造业集聚与发展的机制。

综述:总结国内外与本文研究相关的文献,主要是研究物流业与制造业发展现状并确定发展阶段以及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宏观或微观角度进行两

业联动发展机理分析,提出物流业与制造业相互促进联动发展战略。对于区域的研究,大多是针对区域发展模式提出粗略的建议,而常州该领域的研究较少,研究方法上也少有利用数据模型对物流业与制造业协调度进行分析的。因此,本文通过对常州物流业、制造业发展的具体现状,基于DEA模型对常州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得出结论,以期望引起对物流业及物流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的重视。

三、作者已进行的前期准备及资料搜集情况

本人从互联网、期刊、书籍上搜集到其他学者对常州物流业与制造业相关发展的研究成果并进行归纳总结,此外还搜集了江苏、常州十二五规划的材料,以对制造业发展现状充分了解;从中文数据库中搜集到与物流业、制造业相关的一些论文资料;在研究工具方面,搜集到DEA工具模型的简介及应用。

四、参考文献

[1]Riddle.Service-ledGrowth:theRoleoftheServiceSectorintheWorldDevelopment[M].Praeger,NewYork,1986.

[2]IllerisS.ProximitybetweenServiceProducersandServiceUsers[J],TijdschriftvoorEconomischeenSocialeGeografie,1994,(85):294—302.

[3]FrancoisJ.F.Producerservices,scale,andthedivisionoflabor[J].OxfordEconomicPapers,1990a(42):715—729.

[4]W.J.Coffey.A.S.Bailly.ProducerServicesandFlexibleProduction:AnExploratoryAnalysis[J].Growth&Change.1991(1):80-85.

[5]ShuganS.M.ExplanationsforthegrowthofservicesinRustRT,0liVerRT,EditorsServiceDuanlity:newdirectionintheoryandpracticethousandoaks[M].CA:SagePublication,1994.

[6]李冠霖.第三产业投入产出分析[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

[7]叶茂盛.现代物流业与制造业升级互动关系探析[J].市场周刊·新物流,2007(10):62-63.

[8]方晓昌.辽宁制造业物流供应链发展战略与管理模式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9]袁克珠.长三角制造业与区域物流联动发展研究---基于灰色关联分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5(10):65-70.

[10]王晓艳.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机理和模式研究[J].物流技术,2009,28(7):6-8.

[11]高传胜,刘志彪.生产者服务业与长三角制造业集聚和发展---理论、实证与潜力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5(8):35-42.

[12]徐鹏等.基于委托模式融通仓的银行对第三方物流激励和监督[J].管理评论,2008,21(1):108-114

[13]仝新顺,吴宜.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31(7):11-13.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1.物流管理开题报告范文模板

2.物流管理与工程论文开题报告

3.仓储管理本科开题报告范文

4.管理类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5.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6.电子商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7.基于“行政关系”与公共管理学科体系新构想

8.O2O电子商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