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老师类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与硕士生文答辩报告书,答辩报告书相关毕业论文提纲。是开题报告专业与老师及论文及师姐方面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可作为老师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2016届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感想
序言
2016年5月下旬,本课题组分别有3名博士生和3名硕士生进行了学位论文答辩.先后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张厚粲教授,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彭聃龄教授,朱朝喆研究员,宋艳教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魏景汉研究员,罗劲研究员,李娟研究员,北京视觉与脑认知研究中心主任赵伦教授等参加了答辩会.博士生中有2名属于延期一年答辩.博士生在正式答辩前进行了规范的预答辩,所有研究生在答辩前都先后进行了2-4次的模拟答辩.但是,正式答辩过程中依然暴露出不少常识性的问题.为此,在答辩结束后,请所有答辩的同学和所有课题组其他参加答辩会的同学,就答辩过程中的体会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感想,希望对各位成员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乃至为人处世都能有所启发.我个人的感想更多,留待日后梳理.看了各位成员所写的感想,觉得有必要集结在一起发给大家,便于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周仁来
2016-6-3
rwrw.bnu.edu.
本次答辩的感想——陈思佚
态度
做学问,当有"孤往精神".学术贵在专一,曰用心专一,曰用情专一.我觉得要赋予学术以一种与生命同价的内在的神圣性,如黄侃说:"学问文章,当以四海为量,以千载为心,以高明远大为贵",如熊十力说:"做学问,要像战场上拼杀一样,要义无反顾."只有靠这样的精神,即使手头上有许多其他事情需要做,但是心中的信念一定不动摇,一定要以自己决心要做的研究为主,不怕困难.一个好的学者,应心中有事,意中有人,眼中有泪.心中有事,即应深知人生责任所在,意中有人,即服膺在本专业登峰造极的人物,眼中有泪,即魂牵梦绕,喜怒哀乐,惟在名山事业.心中有事,意中有人,眼中有泪.
继续地专心致志,确定了领域就要专一,不东一下西一下,始终如一,但是却要关心目前相关的前沿.术业有专攻,"少则得,多则惑".专注,坚持,几十年如一日,咬住青山不放松,建立并不断巩固自己专业领域的根据地,自然能够在本专业掌握话语权,取得他人无法取代和难以超越的成就,在学术史上,占据一席之地.努力摒弃浮躁情绪,每日静下心来看书,看文献,思考,总结.日积月累便有所得.
行动
一个"好的"问题基本上决定了论文的质量.而一个好的问题不仅在于它的现实价值,学术价值,更重要的是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和思考的程度,这决定了这篇论文的深度.而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一步一步去论证,每一步需要怎么去做,别人是怎么做的,自己应该怎么做,我这么做有可靠性吗能够说明问题吗不断地反问自己,然后确定自己是否在一个正确地方向上前进.
师兄师姐的答辩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首先,开题答辩很重要,感觉许多开题答辩存在的问题,在结题时依旧存在那些问题.在开题答辩时就要好好地琢磨老师们提出的宝贵意见,改进实验.许多基本的技术问题如果出错,会显得自己的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对自己的实验不负责任.
做研究要踏实,一步一步的来,文献功底深厚,深刻理解文献,总结文献中的问题.在实验技术上不要盲目跟从他人,要寻求最客观和可靠的手段,多寻求老师们的意见.将方法做到可靠,才能对数据结果有保证.
做研究要不断地静下心来思考,整个研究应该像一个故事那样前后连贯,突出主旨.
成长
我把做研究的过程看做是一个成长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