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下的经济理论_会计审计论文

时间:2021-06-04 作者:stone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摘要:构建和谐社会,是目前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它涵盖了以经济,政治和文化在内的社会各个方面的因素。本文注重构建和谐社会下的经济因素的发展,主要包括和谐社会在经济学下的概念、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和谐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和谐社会;经济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谐经济
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社会各个层面和因素的共同和谐发展,但是经济必然成为和谐发展的基础。只有在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和谐社会才会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作保证。物质财富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谐社会必然是物质财富相对充裕的社会。因此,研究和谐社会下的经济理论,就有其独特而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和谐社会在经济学视角下的内涵
众所周知,和谐社会的构建,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是一个比较庞大体系,而如果想要这整个体系完成整体上的和谐,就必须让这个系统的各个方面都达到自身的和谐,才能满足和谐社会的整体要求。
和谐社会的物质保证是由经济发展来提供的。因此,经济发展成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前提。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是需要依赖物质财富的生产,所以说,只有物质财富比较丰富的社会,才能作为和谐社会的基础。虽然说,物质生活的丰富并不必然意味着社会的和谐,但是物质生活的匮乏必然会导致社会的不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形成一种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利益均衡机制,这种机制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我国长期的社会发展历史表明:物质生活的匮乏与社会和谐是格格不入的,也会产生相应的社会动荡,从而引起社会成员之间的对抗和冲突。因此,和谐社会的构建,就是要求在基础上实现生产力的提高,从而带来经济效益的提高,给整个社会创造一个较为丰厚的物质基础,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二、构建和谐社会下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我国目前主流的经济学,它作为我国目前经济改革与发展实践的指导思想,自身也不断的进行创新和发展。从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历程上看来,毛泽东思想作为我国实际情况和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次历史性的融合,带来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也就此建立新中国和确立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产生,也是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演变,这些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带来了中国目前的巨大成就。因此,为了实现我国现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目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也必须要不断的实现自身的完善和发展,不断的与我国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的实现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道路方向的指导。
然而,尽管目前马克思主义表面上仍然维持着指导思想的地位,但一个时期以来,由于片面强调经济学教学与研究与国际接轨,淡化甚至抵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经济学教学与研究中的主流地位,导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流经济学地位已是岌岌可危,大有很快丧失的趋势。如果这种趋势得不到扭转,用不了多久马克思主义就会很难继续维系指导思想地位。值得欣慰的是,近些年来这种状况已经开始发生变化,勇于创新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学风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界正在蔚然形成,涌现出一批以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己任的经济学家。但总的看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阵营依然处于守势,较多的精力用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经典著作的编译与整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范畴与理论体系的探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数学化或形式化,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界的沟通与交流等工作。而在构建包含各个马克思主义应用经济学学科在内的整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学科体系,解释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的新现象和新趋势,回答我国改革与发展实践中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等方面,都鲜有建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课堂上无听众、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决策时声音弱的状况仍然没有根本改观。与西方经济学日益把持与垄断经济学教学与研究阵地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上的“话语权”,事实上渐成主流经济学的情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因此,我们必须有创新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紧迫感,勇于并善于创新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增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各个专门经济学学科提供基础理论指导与支撑的能力,更加重视和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指导与服务能力,真正确立与巩固马克思主义的主流经济学地位,确立与巩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作为改革与发展实践的指导思想地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三、构建和谐社会下的和谐经济
(一)和谐经济的产生
市场经济秩序的和谐主要体现在市场秩序的自发性。这样的市场经济秩序的自身本质就是经济自由。具体而言,就是在和谐有序的市场经济下,每个人都有自己追求利益的权力,每个人都可以自由的发展,自由的发挥自己的才能,并且在发挥自身才能的同时要充分的体现竞争。彼此之间的竞争越自由、越普遍,就越有利于个人和社会的反展。同时个人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总利益的实现。
和谐也贯穿于马克思的经济思想,并且是马克思主义的终生追求。马克思曾预言未来社会的两重和谐,即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并认为这两重和谐都建立在人的自由有意识的创造性活动的基础上,人的潜能必须充分挖掘,人的主体创造性必须让其充分发挥,人必须是自由全面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和谐的社会,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新中国和谐经济的思想萌芽早就产生。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文章中,阐明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并把统筹兼顾、适当安排作为协调各种关系的基本原则。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的陈云同志的可持续发展观与经济发展以效益为中心的综合平衡理论,不仅涉及到经济的持续稳步发展与内部的和谐,而且涉及到了经济发展结构与总量的平衡,真正体现了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与可和谐性的统一。
(二)构建和谐社会下的和谐经济
1、市场经济是和谐经济的基础
纵观人类历史的进程,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经济资源配置主体的经济结构模式,是社会发展必经的一个历史阶段,是生产的社会化的必然产物,并随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而不断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把生产效率的提高当作包括社会和谐发展在内的整个社会全面发展的根本动力和首要条件。市场经济是迄今为止唯一能够产生高效率的经济运行机制。在历史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就显示了巨大的威力,资本主义在不到一百年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快”。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就高度评价市场经济在历史上不仅是瓦解落后的自然经济的力量,而且更是摧毁传统专制、特权社会的真正革命力量。在他们看来,资本主义开拓的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没有市场运行机制,也就没有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首要的社会历史条件是生产的社会化。
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是等价交换和竞争赢利。商品生产者只有按商品本身的价值相互交换劳动,他们的劳动耗费才能得到合理的补偿,只有不断地更新技术,增加资金,减少损耗,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获得更大的收益,市场经济保证正当的商品生产者都能获得自己的合理利益。这种利益分配功能,能够有效地调动起劳动者生产、创新、竞争的积极性,从而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正常运行,还需要有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以及劳动力等因素的合理配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配置是依赖于市场机制即供求关系的变化来实现的。供求关系的变化表现为价格的升降,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其高于或低于价值,直接决定生产者的利益。因此价格便成为引导资源在各产业部门之间流动的信号,这样就可达到资源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的目的,从而持久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市场经济是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主要是通过竞争机制来发挥的。然而,如果只有自由竞争机制,“市场失灵”就可能损害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发展历史表明,市场竞争在带来效率的同时,也会带来经济增长的盲目性、收入分配差距的悬殊以及其他不和谐因素,乃至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不断完善市场竞争机制的同时,更应通过建立健全和谐机制,使全体劳动者在自主劳动和公平竞争的环境中走向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决定了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机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一项基本要求;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须以满足全体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竞争机制的作用受到社会和谐机制的约束,同时也受到共同富裕与协调发展目标和相应政策的引导;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是竞争机制与和谐机制相互交织、共同作用的,各经济主体在和谐的环境中竞争,又在竞争中实现和谐。
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充分的竞争不断地激发经济主体的活力,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时,也出现了竞争无序和丧失规范性等不和谐现象,这些激烈的市场竞争会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对立,高度的社会分工引起劳动的异化和人的片面发展,从而导致财富分配上的社会动荡。这就告诉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着力构建一个规范经济主体责任、协调多方利益、均衡各方发展的和谐机制。近年来,中央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战略思想,对于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的和谐机制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这意味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继续强化竞争机制作用的同时,在发展理念上开始形成和谐的共识,在政策操作层面开始形成和谐的导向,和谐运行正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同时也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下的经济基础。
2、和谐经济应注重控制和调整市场经济的差异性
差异社会的和谐状态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首先,市场就是交换,交换的前提是劳动分工,而劳动分工既是差异的表现,也是差异的结果。没有差异就没有市场本身,反之,市场一旦形成,必然增强差异,并促使劳动分工不断细化。其次,不仅不同分工之间有差异,在同一种分工内也存在差异。作为一个竞争场所,市场要求所有参与者都时刻处于竞争之中,进行优胜劣汰。同一分工内的显著差异既以优胜劣汰为前提,也会通过优胜劣汰进一步扩大。最后,分工和竞争必然导致经济领域中生产要素的分化和分离,不同要素向不同的市场主体集中,造成其在市场上的不同地位,不同群体及其优势或弱势在不同生产要素占有份额的基础上形成,经济差异由此派生出社会差异、社会群体和社会阶层。总之,有市场必然有差异,而市场的差异必然造就社会的差异,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有差异的市场才是有活力的市场。
市场的发展不仅仅是追求社会的差异性,同时也必须要注重这种差异上的和谐性。在市场的自身发展中,差异与和谐之间是矛盾统一的,而这些差异与和谐就表现在分工合作和交换互补上,如果没有这些生产要素的配合,就不会产生真个的经济过程。因此,市场经济要求的并不只是差异经济,还有差异与和谐之间的统一发展。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差异中的和谐与和谐中的差异。
问题在于,在自发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差异的和谐还只是一种理想状态。根本上属于私人领域的市场,虽然不乏和谐的要求,客观上也存在劳动分工意义上的合作,但仅凭其自身,难以达成社会的整体和谐。正如市场在效率与公平关系上对效率存在明显偏爱,其在差异与和谐关系上对和谐也存在内在的无力,这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在自发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差异的和谐还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市场需要社会和谐但又无力自发实现和谐社会的这一“窘境”,使得对社会差异进行其它层面或形式的控制和调整成为必要。
由此可见,我们在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必然是要建立起一个相对厚实的物质基础来做基础的,而这种物质基础的建立,就是要依靠经济的快速和谐发展。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只有首先确定一个有利于并且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经济理论基础,才能更好的支撑我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才能真正的实现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
[3]高静文,李钢.《经济哲学论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
[4]邓伟志.《和谐社会笔记》,上海三联书店,2005.
[5]熊月之.《和谐社会论》,时事出版社,2005.
[6]席西民.《和谐理论与战略》,贵州人民出版社,***.
[7]李君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人民出版社,2005.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