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会计信息失真及其治理_会计审计论文

时间:2021-06-30 作者:stone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摘要:当前,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相当严重,既有故意失真,也有无意失真,还有制度性失真、技术性失真、时效性失真等。既有经济学上的原因也有社会学上的原因。治理会计信息失真,不外乎治本与治标。

关键词:会计信息;信息失真;综合治理

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企业及相关主体提供准确、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切实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不仅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一项事关国民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社会能否稳定的重大问题。当前,会计信息失真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所以广大财务工作者必须认真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使之更好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建设服务。
一、会计信息失真
指会计信息未能如实地反映客观的经济活动。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有:数据不实,事项不真,编造假证假账假表,虚盈实亏,虚亏实盈,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等。我们通过以下的分类来进一步认识。
(一)从失真的会计信息产生过程分析,可以将其分为会计事项失真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和会计处理失真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前者指会计事项未能真实反映客观经济业务活动,会计事项本身就不真实,从而引起会计信息失真,即“假账真算”,这是一种主观上的造假。会计处理失真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是指,虽然会计事项真实地反映了客观的经济活动,但由于会计处理过程中的错误引起会计信息失真,即“真账假算”,这类情况既有故意所为,也有疏忽大意的无意之举。也有两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即“假账假算”。
(二)会计信息失真按主观上的有意与否,可分为故意失真和无意失真。故意失真是指经济活动的当事人为了个人利益或小团体利益,营私舞弊,弄虚作假。这是危害最大、后果最严重、也最难以防范的失真行为。故意失真在构成上有两个要件:一是有主观上的故意,二是行为人个人或小团体能得到好处或潜在的好处。无意失真是指会计行为人由于经验不足或主观判断失误或是疏忽大意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无意失真不存在主观上的故意和谋取非法利益。
(三)会计信息失真还有制度性失真、技术性失真、时效性失真等。制度性失真是指社会经济法规、制度的不完备与缺陷而造成的,它又分为客观性制度性失真和主观性制度性失真。客观性制度性失真是指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上的缺陷与不完备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主观性制度性失真是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目标不一致和信息的不对称,只要当会计信息最终会影响会计行为人的切身利益时,其质量就必然会受到影响。技术性失真是指目前的会计技术方法所存在的局限性使人们还难以客观、准确地认识会计事物,它会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和技术的改进而减少。时效性失真是指报告信息的过程中不恰当的延误而造成的。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综合治理
(一)加强会计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加强会计工作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会计工作中的违法违纪行为,特别是对授意指使、强制编造虚假会计信息,帐外设帐等严重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的行为,应当依法严肃惩处,维护国家法律尊严,从根本上制止和防范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财政、审计、税收等部门要依照法律及有关规定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对于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要及时纠正,对有关人员要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要追究其刑事责任。树立注册会计师良好的行业风气,对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的事务所要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要吊销其营业执照;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后续专业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建立一支职业道德好,业务素质过硬,社会信誉高的注册会计师队伍。
(二)改革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从源头是减少会计信息失真。一是培养与建立职业企业家队伍,并建立完善的动态的企业家档案和声誉评价,由有关机构定期对其业绩、行为进行考核,并评定其声誉,记录在案。对于经营者的劣迹要随时公布,从而迫使经营者放弃短期行为转而追求长期利益。二是加大处罚力度,降低经营者的预期风险收益。获得风险收益是经营者提供失真会计信息的主要目的,那么使经营者的风险成本大于其风险收益是一种有效防止经营者提供失真会计信息的物质上的内在激励措施。这要求加强会计社会监督力量,提高审计质量,从而增加经营者造假受罚的风险,降低其预期风险收益。三是改变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推行会计委派制。会计委派是委托人通过向企业委派会计人员以改变在原有管理体制下企业经营者轻易操纵会计账务的弊端,使委派的会计人员能站在委托人以及社会公众的立场上公正、客观地处理会计事务,从而达到尽量避免会计信息失真的目的。
(三)对会计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强化外部控制。一是取消企业厂长(经理)行政任命,政企彻底分开。二是改革产权制度,落实所有者的主体地位及责任和权限。三是完善独立审计制度,规范注册会计师行为,让国际审计界参与我国的审计事务,在竞争中发展我国的审计事业。四是让社会各界广泛讨论和参与到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财务指标考核体系中去,从而增强指标体系的公信力。
(四)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抓好职业道德建设。完善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制度,严格确定具备哪些条件的才有资格从事财会工作,具备哪些条件才能担任总会计师,健全专业资格确认制度,在坚持目前专业资格“考评”结合制度的基础上,应该相应提高资格考试的入门条件,重视学历因素在考评中的作用,,建立一套统一的具有刚性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特别要加大对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处理力度,以此约束和管制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制度,提倡会计人员终身教育观念,切实帮助他们提高素质,积累经验,更新知识。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