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统计制度改革的探讨_会计审计论文

时间:2021-07-16 作者:stone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摘要: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需要,我国统计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研究建立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逐步改变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统计体系。但是我国的政府统计仍处在新旧体系转轨时期,现行的政府统计制度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而且随着经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政府统计制度遇到了新的困难和挑战,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统计职能及政府统计整体功能的发挥。

关键词:政府统计;制度改革
虽然近几年来我国统计制度改革取得了一些进展,然而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政府统计面临的问题仍然很多,挑战也依然严峻,统计制度还存在诸多问题。一类是制度设计上的缺陷,是技术层面上的问题,如统计标准缺乏高度统一、统计指标体系适应性较差、统计信息资源浪费严重等等;另一类则是统计制度运行过程出现的问题,是体制性原因引起的,如统计数据失真、统计过剩等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以上这些问题的出现,固然有原来计划经济因素的影响,也有统计制度改革不到位、不适应发展的缘故,但改革进行了这么多年,有些问题依然存在,甚至愈演愈烈,这就不能仅从统计制度设计上进行考究了,而应透过统计制度,探究其背后的体制性原因。
一、我国政府统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统计标准缺乏高度统一
《统计法》第十一条规定:“国家制定统一的统计标准,以保障统计调查中采用的指标涵义、计算方法、分类目录、调查表式和统计编码等方面的标准化。”然而实际工作中,统计标准的统一性一直是统计制度改革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目前除了分类目录和统计编码的统一性因国家统计局出台并强制推行统一标准而基本实现以外,从统计组织模式到统计方法的选择,都存在不统一的问题。就省级到县区级统计局的工作模式而言,一直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按专业分工的模式。各个统计专业处室之间自成体统、互不衔接,各项统计制度也是按专业设置,不仅交叉重复,也难以共享数据。
(二)统计指标体系适应性较差
统计指标体系的适应性是指统计指标的设计要能及时反映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热点和难点,并且能随着市场经济运行态势适时调整统计指标体系,完善调查内容。目前,我国政府统计指标体系适应性较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现行统计指标能够提供的调查数据,社会不一定需要;另一方面是社会需要的统计指标数据,有相当多的内容是统计指标体系所不包含的。总之一句话,统计产品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存在较大偏差。尽管每年各统计专业的年定报制度中堆积了成千上百个调查指标,再加上每十年四大普查,以及大大小小数十次的一次性调查,调查指标的量之大,可见一斑,但仍满足不了社会各界对统计的要求。
(三)统计制度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当前的统计方法制度改革严重滞后,以至于现行统计方法制度还带有一定的计划经济色彩,表现在统计指标体系结构性矛盾突出、统计标准体系不健全和统计调查方法体系比较笨重。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统计制度中原有的统计分类方法和统计指标的计算方法、口径、内容等都已经无法满足及时反映市场经济中新现象、新问题的要求。传统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不适应统计调查任务日益加重的发展趋势,更难以保证统计数据质量。传统的统计调查方法是以全面调查为主,非全面调查为辅,统计数据上报方式以统计报表为主,其他方式为辅。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需求量的增加,各级统计力量与统计任务的矛盾越发突出,即使近年来统计网络化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但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仍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此外,现行的统计指标体系改革的滞后,不仅使原有部分统计指标闲置无用,还造成统计数据与市场脱节。一方面市场和社会急需的统计指标和数据无法得到,另一方面政府统计还在下大力气收集汇总那些明显被社会所淘汰的指标。
二、我国统计制度的改革对策
(一)统计指标体系的改革建议
统计指标为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国民经济核算服务。作为政府综合统计部门,在设计统计指标体系时,必须为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国民经济核算服务。毫无疑问,要满足政府及社会对统计信息的需求,就应当以服务为导向,消除指标“越多越好,越细越好”的认识误区,建立起一套精练、科学、合理,且代表性强的统计指标体系,删减过时和不必要的指标。
(二)统计报表制度的改革建议
随着社会各界对统计需求的增加,定期报表难以完全满足某一方面的特定需求,一些针对企业的临时性调查就日益频繁起来,甚至有些企业一个月就接到多个调查,而这些调查往往又只能满足上级的需要,于是基层忙调查,上级忙汇总,便成为现有的统计报表制度下的普遍现象。要使统计工作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建立完善统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还应当改革和完善统计报表制度,建立起易于操作,能及时、准确反映经济运行状况的统计报表制度。对于市场经济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及时在统计报表中得到反映,增加新的指标,以避免出现统计盲区。
(三)统计调查方法体系的改革建议
统计调查体系的基本模式应当是:以完善基本单位名录库为前提,以必要的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适当采用全面统计、典型调查、重点调查、科学推断和分析评估等多种方法相结合。依照这种模式,建立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常规性抽样调查为主体的统计调查体系,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也是提高统计调查效率和统计数据准确性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权贤佐.中国统计与国际接轨问题研究[J].统计研究,2005,(5).
[2]杨韬.统计方法制度改革探讨[J],统计与决策,2008,(1).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