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审计与绩效审计的差异与衔接论文

时间:2020-08-03 作者:poter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摘要:传统财务审计未能切入到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本身来进行资金配置考察,这就使得某些经济单位的表面业绩做的不错,但却未能有效的配置稀缺的资金资源。为此,大力推进财务审计与绩效审计相结合的审计模式势在必行。本文通过比较财务审计与绩效审计的差异性与趋同性,分析财务审计与绩效审计相结合的现实意义,进而提出了财务审计与绩效审计相结合的思路。

关键词:财务审计;绩效审计;结合;措施

财务审计活动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意义不需累述,但在实践过程中也促使笔者在反思一个问题,即在对经济单位进行财务审计时尽管没有发现什么异样,但为何许多经济单位的内控成本仍是居高不下。对此,或许还需要将“绩效审计”这一概念纳入到审计活动的范畴。目前国内外针对“绩效审计”的概念界定并不统一,但其中都含有对经济单位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及资金使用效益进行的审计内涵要件。从中不难发现,传统财务审计主要依据诸多形式要件,而未能切入到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本身来进行资金配置考察,这就使得某些经济单位的表面业绩做的不错,但却未能有效的配置稀缺的资金资源。为此,大力推进财务审计与绩效审计相结合的审计模式势在必行。本文将对此进行一定程度的探讨。下面以事业单位为例。

一、财务审计与绩效审计的比较

具体而言,对二者的比较可以从差异性和趋同性来分别展开:

(一)对二者差异性的比较

1、审计对象的差异性

事业单位执行预算会计,从而财务审计的对象应是对预算的执行情况,以及账面上的形式要件是否完备等。而绩效审计不同,绩效审计更加关注事业单位对资金的使用效益问题,而资金使用效益的高低则主要从对资产购置和使用情况、主营业务开展情况中反馈出来。可见,二者的审计对象具有形式上的区别。

2、审计手段的差异性

由于二者在审计对象上的存在区别,所以所实施的审计手段也就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一般而言,财务审计主要借助会计专业知识,来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信息进行稽核,包括会计原始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表等。然而,绩效审计工作则需要通过走、访、看、听等诸多环节类实施,进而就能降低财务审计所面临的信息不对称的干扰。

(二)对二者趋同性的比较

之所以使用“趋同性”这一词语在于,趋同意味着二者之间具有收敛的特质,从而才拥有相结合应用的可能。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趋同性比较。

1、审计目的的趋同性。

从审计制度来看,执行审计的可以是本单位的审计部门,也可以是上级审计部门。但无论是处于哪一级的审计,都在于对被审计单位执行预算管理情况的稽核。特别在当前大力反腐背景下,二者审计的目的都指向了约束经费合规使用的方向。可见,针对事业单位的财务审计和绩效审计就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同时夯实了事业单位审计活动的有效性,所以二者的审计目的具有趋同性。

2、审计职能的趋同性

在权责利相互制衡的机制下,无论是财务审计还是绩效审计,都是对事业单位内控绩效的审计,本质上是对所有相关责任人的工作绩效考核。通过实施二者的审计职能,将能确保国有资产得到有效利用,也能鞭策事业单位更好的向社会提供公益性专业技术服务。

二、财务审计与绩效审计结合的现实意义

以上对二者的比较说明,我们应该发挥它们各自的审计优势,并通过相互结合来弥补传统财务审计所存在的劣势,这样才能确保财政预算资金的有效配置和利用。由此,以下从两个方面来阐述二者结合的现实意义:

(一)体制变革背景下的现实意义

我国在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推动事业单位的体制变革成为了其中重要的组成要素。通过分类推进事业单位体制变革,使其更加有效的服务社会,并降低行政管控状态下的资源错配现象。那么在这一过度时期,通过将绩效审计纳入到审计范畴,这样便能在绩效考核下倒逼单位管理层重视组织资源的配置质量,并着力优化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模式。若是基于传统审计模式来开展工作,那么表面业绩则将严重制约事业单位内控效果的提升。

(二)组织建设背景下的现实意义

体制变革的外部压力需要转变为组织内部的执行动力,只有这样才能使事业单位适应当前社会生态的演变。通过引入绩效审计内容,则能鞭策单位管理者更加重视固定资产的使用问题,以及形成“产出/投入”的比较意识。这样一来,才能改变当前部分事业单位将昂贵的设施设备当摆设的现象。

三、财务审计与绩效审计结合的思路

根据上文所述,二者结合的思路如下所述:

(一)加强审计准备工作的组织建设

由于将绩效审计纳入到审计范畴,面对这一新事物首先就需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准备工作的重点包括:人员构成、事项分工、审计结果整合等方面。这里的难点在于如何建立可兼容的审计结果评价机制,即如何将财务审计与绩效审计结果进行综合评价。需要指出,二者在审计中可能出现审计结果相互背离的现象。因此,在组建建设上还需要分大类进行评分细则,通过各审计子项目的分值所占权重,来完成审计结果的兼容工作。

(二)完善审计现场工作的分工协作

毫无疑问,绩效审计的工作范围较为广泛,包括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使用绩效的考察,以及与有关人员进行小组访谈和个别谈话。这时就需要完善审计现场的分工协作事宜,而且财务审计与绩效审计之间有着“预算资金配置绩效”作为中介,从而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相互印证的需要。为此,需要将审计人员分为财务审计和绩效审计两个小组,并建立定期的线下商讨会议和时时的线上信息交换渠道。

(三)创新审计工作实施方式和手段

通过笔者长期的工作实践发现,影响审计工作质量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便是“信息不对称”.在财务审计上存在着形式要件掩盖真实经济活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在绩效审计上存在着被审计单位突击“修饰”运营效能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因此,创新审计工作的实施方式和手段,其着力点应在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具体的做法包括:在线上建立事业单位职工的申诉平台,以及严格保密财务审计和绩效审计的具体范围等。

(四)配合被审计单位做好整改工作

无论是财务审计还是绩效审计其都不是最终的目的,最终的目的在于促进被审计单位的成长。在事业单位体制变革过程中,不少事业单位管理者感到外部组织生态发生了变化,使得在应对单位自身发展问题上变得力不从心。“59岁现象”从过去的贪腐演变为了当前的“无为而治”.因此,审计团队还需要配合被审计单位做好整改工作,特别在固定资产使用绩效的提升,以及管控运营成本方面,向被审计单位提供对策和建议。以学校为例:可建议学校在寒暑假期间,将部分教室与实训室向社会劳务机构租赁,以配合区域劳动力的培训工作。在租赁过程中,单位应配专人对本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进行监管。通过这种模式,实现固定资产的经济效益。同时,事业单位在未来对固定资产进行购置管理时,应充分考虑该项固定资产的专用性水平。必要时,可以采取以租赁或以整合社会资源为主。

四、结束语

我国现阶段,国家审计的主要类型还是财务审计,但在财务审计实践中却存在着诸多弊端,如以形式要件为依据则无法对资金的实物转换形态进行考察,从而也就可能助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配置低效的现象。因此,加强财务审计与绩效审计的综合应用是当务之急。二者相结合的具体思路包括:加强审计准备工作的组织建设。准备工作的重点包括:人员构成、事项分工、审计结果整合等方面。完善审计现场工作的分工协作。建立定期的线下商讨会议和时时的线上信息交换渠道;创新审计工作实施方式和手段。在线上建立事业单位职工的申诉平台,以及严格保密财务审计和绩效审计的具体范围等;配合被审计单位做好整改工作。配合的重点为:固定资产使用绩效的提升,以及管控运营成本方面。目前,绩效审计与财务审计的结合只是一种过渡的表现,审计人员需要在两者结合的过程中找出绩效审计的有效方法和经验。

参考文献:

[1]崔阳。谈内部审计对事业单位的重要性[J].财经界,2015,(21)

[2]程志锋。风险导向审计在事业单位中的实施要点解析[J].北方经贸,2015,(3)

[3]杨小霞。试论内部审计在事业单位治理中的作用[J].财经界,2015,(14)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