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审计风险毕业论文

时间:2020-08-08 作者:poter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审计风险的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它会直接影响到审计事业的发展。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论审计风险毕业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论审计风险毕业论文

试析会计风险与审计风险的转化

摘要:会计以及审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本文对会计风险和审计风险的关系以及转化进行探讨,以此来更好地规避风险。

关键词:会计风险,审计风险

一、会计风险与审计风险的关系

1.会计风险与审计风险具有客观性。

首先,会计活动与审计活动都存在着固有风险。财务会计被看作是一种信息处理系统,是以一系列假设为前提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些假设并不总是成立的,必然导致会计风险的产生。审计固有风险可以理解为是会计核算工作本身发生差错的可能性,这些差错反映到审计人员进行审计的客体上(多数情况下是指财务报表),审计客体本身的局限性是审计人员无法克服的,因此审计风险必然产生。

其次,工作性质也会带来一定的固有风险。由于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本身固有的局限性和经济背景及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导致会计报表只是近似地反映企业财务状态和经营成果。而且,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会计人员在利益的追求上也存在着差异,使得他们对会计行为施加直接或间接、有意或无意的影响,从而使会计信息偏离客观事实,导致会计信息出现差错,进而存在会计风险。

同样,审计风险的客观性也是审计工作的判断性质所决定的。因为审计工作离不开职业判断,而审计人员受工作经验、执业水平的限制,不可避免地使审计结果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因此,对于同样的问题可能产生不同的判断,这就必然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

2.会计风险与审计风险都具有潜在性。

会计风险和审计风险隐藏于会计、审计工作中,它们是否发生、发生风险可能性的大小,以及能否由潜在的风险转化为现实的风险需要一定条件。如果会计信息存在错报或漏报的现象,但没有被发现,或虽被发现未被追究,则会计人员不会或不会全部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失。同样,如果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但没有使依赖审计报告做出决策的报告使用人遭受损失,即使审计人员的行为偏离了审计准则的规定,也仅仅是潜在的风险。只有当审计委托人或依赖审计报告的社会公众要求追究这种责任,或要求对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时,这种潜在的风险才会转化为现实的损失。

3.会计风险与审计风险都具有可控性。

现行会计准则中,对同一经济事项规定了多种可供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大大增加了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必然导致会计风险的发生。对于因这种原因产生的风险,我们可以通过限制会计处理上选择的可能性来降低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进而达到降低会计风险的目的。在影响审计风险的三因素中,检查风险与固有风险、控制风险的综合水平之间是一种反比的关系,评估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综合水平越高,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就越低,因此,人们就可以通过实施一系列的评估,如评估影响固有风险的因素,通过控制风险的初步评估等有效地控制检查风险。

二、会计风险与审计风险的转化

1.会计风险转化为审计风险。

目前我国会计法律法规存在一定程度的漏洞和缺陷,资本市场投资者高度分散且缺乏流动性以及尚未建立起有效的经理人市场等客观因素的存在,加之企业内部没有形成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内部控制等措施未能有效实施,会计人员意志薄弱,难以抵抗利益的诱惑等等,导致会计人员提供的会计信息失去真实性、可靠性。具体来说,在企业的年度财务报表的财务数据中,会计人员受以上客观因素以及主观利益驱使,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审计人员在对不真实的财务报告进行审计的过程中,审计对象的客观不足必然导致审计结果的准确性下降,审计风险加大。

2.审计风险转化为会计风险。

受自身知识的局限以及客观环境的不足,导致注册会计师出具与事实不符的审计报告的可能性的存在。注册会计师出具了错误的审计报告,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发表了不恰当或是错误的审计意见,导致信息使用者做出了错误的投资决策并造成其直接经济损失,企业出于对自身股价、企业发展等因素的考虑,进而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粉饰的可能性加大,导致广义的企业会计风险的发生。

三、规避会计风险的几点建议

1.提升会计文化观念,加快会计文化建设。文化建设能起到良好的凝聚、激励以及约束作用。我国目前针对会计行业文化建设的可提升空间很充分。首先,要秉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充分发挥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优势,提高公民整体文化素养,从整体上为会计文化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空间。其次,提高会计从业人员从业资格的门槛,目前我国会计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偏低,从业人员混杂,很大一部分从业人员没有进行过较为系统全面的学习,会计业务处理过程中失误、错报发生的可能性较大。

2.健全会计内部管理制度。

首先,要制定一套执行性强的较为完整的会计业务内部控制制度。会计内控制度的可执行性关系到内控是否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其次,完善管理制度和管理规定,避免因“天高皇帝远”心理的存在而加大会计信息的不真实性。最后,各级管理部门应充分发挥作用,结合部门的实际情况和上级的有关规定,在充分考虑企业利益的基础上,对岗位进行合理的分工,明确各方的责任,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最大可能地完善业务操作规程。

3.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普及法律知识。

一是完善会计法规体系,加强对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完善《会计法》、《公司法》等法律规范以及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技术规范,可操作性越强会计人员进行判断的依据就越充分,主观判断的任意性就越小。

二是促进会计技术规范与《会计法》等相关法律的衔接,提高会计法规和制度的实用性与预见性,尽可能降低由于会计法规不配套形成的风险。

三是通过完善会计法规体系,规范会计从业人员的行为,把会计风险降到最低。四是加大法律法规的处罚、赔偿和执行力度,对违规违纪的单位以及连带负责人予以曝光,真正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纠。使得会计从业人员的执业行为有章可循,尽量减少会计从业人员执业行为的主观性,防止粉饰和操纵会计信息的行为。

参考文献:

[1]阎达五,陈东辉.会计风险初探[J].财会通讯,1998,8:3-7.

[2]林俞.试论会计风险[J].会计研究,1999,11:33-37.

[3]常华兵.会计风险层次论[J].商业时代,2008,1:75-76.

[4]张云,王艳.刍议会计风险之特性及其防范[J].现代财经,2008,3:63-67.

[5]谢志华.审计管理[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0.

[6]阎金锷,刘力云.审计风险及其应用的探讨[J].财会通讯,1998,(9).

[7]谢荣.论审计风险的产生原因、模式演变和控制措施[J].审计研究.2003(4).

[8]叶陈刚.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M].辽宁: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9]杜杰.创造价值的会计与财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10]王健,熊筱燕.会计管理与案例评析[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

[11]吴水澎,刘启亮.会计事项、准则公共领域与会计信息真实性[J].会计研究,2007.6:47-48.

[12]林俞.试论会计风险[J].会计研究,1999,11:33-37.

[13]苏孜.会计文化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J].财会研究,2007,2:46-50.

[14]易仁萍.构建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风险管理模式[J].中国内部审计,2005,12:16-19.

[论审计风险毕业论文]相关文章:

1.论审计风险

2.审计风险毕业论文

3.论审计风险与审计风险模型的应用

4.论审计证据与审计风险

5.论计算机审计风险的成因

6.论审计风险的规避与防范

7.论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8.论防范工程造价审计风险的五个环节

9.浅论审计环境对CPA审计风险的影响

10.浅论IT环境下的审计风险判定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