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审计是每家企业都应该重视的问题,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公司财务审计制度论文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公司财务审计制度论文一
财务审计是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通过相应的审计方法,对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以及资金变化情况等进行有效地审计,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地改进对策的审计行为.完善的内部财务审计制度对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为内部财务审计的对象就是企业的经营管理,其目的就是通过有效的监管实现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提高企业财务决策的正确性.
一、企业内部财务审计的现状
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内部财务审计制度在不断的完善,但是毕竟受到企业经验模式、企业发展规模等方面的影响,使得我国企业内部财务审计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不合理
虽然企业普遍建立了审计机构,但是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却没有突显出来,甚至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根本谈不上独立性,很多内部审计的管理权归企业的管理者所有,而内部审计的主要对象就是企业管理者的财务行为,因此管理权与监督权的统一,使得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职能无法发挥出来.
另外当前企业对内部财务审计的定位认识存在偏差,很多企业管理者将内部财务审计看作是"内部警察"将其作为自己的对立面,结果导致内部审计的工作得不到企业管理者的支持,影响内部审计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内部的财务审计工作的范围受限
目前企业内部财务审计工作的范畴仅仅局限在对企业财务工作的审计,这样就会偏离内部审计的本质,企业财务审计工作属于系统的工作,需要对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进行审计,但是很多内部审计人员则将企业的财务信息作为审计的对象,他们在履行内部财务审计时,只是根据内部财务信息的内容进行审计,而忽视了对其他行为的监督,最终导致内部审计的结果无法准确的反映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
(三)内部财务审计的模式滞后
内部财务审计的模式应该包含事前审计、事中审计以及事后审计,但是目前很多企业的财务审计将工作重点放在了事后审计中,忽视了事前审计以及事中审计,这样的审计模式造成的后果就是无法对企业的财务进行有效地预防性管理,例如企业在做出某项经济决策之后,由于缺乏事前审计结果导致财务在出现损失之后,才能进行审计,造成企业损失的进一步扩大.
二、企业内部财务审计问题存在的原因
造成我国内部财务审计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企业管理者的企业治理理念落后
造成企业内部财务审计工作存在问题的很大原因就是企业管理者的经营理念落后,他们没有清晰的认识到内部财务审计的重要性,他们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内部审计的肤浅功能上,没有将内部财务审计工作纳入到企业健康发展的战略上,最终导致企业的经营管理出现各种突出问题.
(二)企业的内部财务审计制度不健全
目前企业对内部财务审计工作的各种制度规范要求还存在很多不健全的方面,以企业制定的工作规范文件为例,很多企业制定的内部财务审计工作制度,只是规定了内部审计人员的职责等,但是具体的工作内容以及标准等没有明确的规定,结果导致内部财务审计人员在审计时缺乏具体的执行标准,导致内部审计的工作效果不理想.
(三)内部财务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不高首先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性不强.企业内部的审计人员主要是由企业的财务人员兼任,或者其它工作岗位人员抽调过来组成的,很多人员没有相应的审计专业知识,结果造成内部财务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达不到内部财务审计工作岗位的要求;其次内部财务审计人员的培训机会也比较少,使得他们的业务素质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市场环境的日益复杂,要求企业内部财务审计工作也要及时注入新的理念与方法,这就要求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要不断地学习,掌握最新的知识,但是企业往往以节约成本等借口,不对内部财务审计人员进行培训教育,使得他们自身的素质得不到提升.
三、完善我国企业内部财务审计的对策
(一)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内部财务审计模式
现代企业制的最大特点就是实现了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因此建立基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内部财务审计模式:
首先要对内部财务审计进行准确的定位.企业要站在发展战略的高度对内部财务审计进行准确的定位,实现以财务审计带动企业整体效益的提升.另外企业的管理者也要对内部财务审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将内部财务审计工作纳入到企业战略发展的高度,重视内部财务审计;其次企业要创新内部财务审计的方式与内容.企业经济活动的多元化管理模式,促使企业必须要实现事前审计、事中审计以及事后审计相结合的模式,尤其是要加强事前与事中审计的地位,以此实现对财务经营活动的有效监管,最终促进企业财务的优化配置.
(二)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强化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机构在机构设置上应该处于企业的最高决策和执行机构,即董事会的领导下,由董事会提名或任命内部审计的具体负责人,保证内部审计机构的组织地位和权威性,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只有具有很高的独立性,才能保证财务审计工作能够得以高效的开展,使财务审计工作能够真正的实现公正、客观.财务审计的职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及时的发现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风险,才能确保财务部门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从而为企业管理层和决策层的经营决策的制定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企业要把财务审计部门与财务部门各自分离开,审计部门直接受企业最高层的领导和管理,以增强其独立性,这是实现企业财务审计独立性与权威性的基本保障.
(三)提高内部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内部财务审计人员是财务审计工作的具体实施者,而一个合格的内部财务审计人员必须要具备以下素质和技能:
一是要具有高水平的专业素质能力.内部财务审计工作属于系统的工作,需要内部审计人员要具有较为全面的专业知识,比如财务审计在掌握基本的财务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掌握熟练的内部审计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内部财务审计中做出相应的成绩;其次内部审计人员也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内部财务审计工作属于特殊的岗位,需要内部审计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他们审计的财务信息真实可靠,才能避免他们与不法行为同流合污;最后内部财务审计人员也要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洞察力.审计人员要敢于担当、敢于侦查,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以此及时发现企业所存在的问题,进而给企业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
(四)加强内部财务审计工作的职能与作用
目前,我国的企业内部的财务审计工作基本上处于与其他部门的共同调控,在加强企业内部的发展中调控企业的整体性能控制,这样加强企业的内部财务审计不仅能够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还能够加强企业的现代化经营管理的完善.因此,促进企业的整体性能,在完善内部的财务审计的基础上进行.
这样将内部财务审计工作的职能重新还原,并在整体的财务调控中体现出来.在公司的财务审计中,不仅要测评一定的调整方案,还要加强完善企业的风险管理和治理结构等方面的控制,凝聚财务审查的整体力量,促进企业与公司成员的共同奋进,这也使得内部财务审计工作人员的角色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刘云萍.林业企业内部财务审计存在的问题思考[J].林业科技情报,2015(05)。
[2]徐铮.对企业内部财务审计的认识以及设想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4(12)。
[3]杨德富.中小企业内部财务审计问题及对策分析[J].企业导报,2013(07)。
[4]李杰.完善电力企业内部财务审计的措施与建议[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2)。
公司财务审计制度论文二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已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很多民营企业的管理模式都是直接从家庭企业管理模式演化而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其发展壮大。内部审计作为内控管理系统的重要部分,是对企业内控进行再控制的有力手段,在控制系统中有着其他部门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对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进行研究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发展定位
(一)理念的转变。理念从“要我审计”转到“我要审计”.虽然当前民营企业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仍在制度层面、内审的自愿性不够,但发展趋势愈加受到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原因是随着企业市场化程度的加强,经营者要对投资者负责,要承担经营风险和责任。由于经营者压力的增大,强化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内部约束机制也由被动变为主动。作为现代企业科学管理制度的组成部分、企业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手段,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将成为企业经营者的自觉行动。
(二)内容的转变。现代内部审计内容将出现“财务审计为基础、经营审计为方向”的总体发展趋势,内容由财务审计转向经营审计。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建立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为基础,旨在审查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是否真实、合法的财务审计将不再是现代内部审计的重要内容,取而代之的是经营审计和价值审计。审计目标转为促进企业不断改善内部经营管理、确保企业资产保值增值。达到协助组织管理成员有效地履行职责,为组织服务、向经营领域发展的新要求。
(三)职能的转变。职能由“监督导向型”转向“服务导向型”.内部审计工作逐渐加强独立评价职能,目的是作为对该组织的一种服务工作,对其活动进行审查和评价。因此,现代内部审计除了要求及时准确地向企业管理当局报告有关查错防弊、资产保护信息外,更重要的是针对管理和控制的薄弱环节,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协助管理人员更有效地管理和控制企业的各项活动,合理使用资源,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对建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必要性认识不清。有些民营企业虽然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但管理层却认为企业是私营的,设立内部审计干什么?有些虽然设立了审计机构,但在实际工作中,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稳定性也得不到保障,民营企业负责人随意撤并内审机构、精简内审人员。由于内部审计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甚至企业的核心机密,有些民营企业不敢轻易让“外人”负责内部审计工作,所以在用人上会受到很大的限制,促使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偏低,不能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民营企业家族制管理模式。民营企业内部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对内部审计的正常开展有一定的影响。当前许多民营企业刚刚脱胎于家族制,在管理上家族制的气息还很浓厚,集团内部各个部门、子分公司往往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亲情关系,监督碍于人情面子而不能有效实施;“内部人”与“外部人”的关系还在协调;有的民营企业由多个股东组成,而各股东都派“自己人加入到企业管理,如果在审计过程中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可能会激发股东之间的矛盾,影响企业稳定。
(三)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手段不完备。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虽然在国家审计机关和内部审计协会的指导下,建有一套适合自身企业特点的内部审计程序和操作办法,但它不像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一样有整套审计准则和操作规范,操作上缺乏权威性。同时,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缺乏行之有效的审计手段,特别是往来款项函证、银行存款对账、审计线索外调和延伸等事项,缺乏法律上规定的审计权限和强制手段。此外,知识经济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正逐步对经济发展产生革命性的影响,新知识、新技术、新思维对传统的理念形成强大冲击,而内部审计人员滞后的审计技术及不够完备的审计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民营企业内审工作质量。
三、加强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监督政策建议
(一)完善我国内部审计配套的法律体系。为提高内部审计制度的法律地位,需要制定《内部审计法》,以此为基础制定内部审计专业法规和各项制度。根据制定主体和法律效力的不同,这一规范体系应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内部审计法》和各项法律中关于内部审计的规定;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审计署颁布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国内部审计师协会颁布的《内部审计准则》作为实施审计工作的具体依据。通过这些法律体系来指导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将民营企业内审工作纳入到统一行业管理之中,使其有法可依。
(二)准确定位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组织。恰当的组织模式是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基础。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组织模式也不应强求统一,应同企业自身模式和特点相结合。借鉴国际内部审计的通常做法,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组织应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以下模式:对业主制和合伙制民营企业,其内部审计组织模式为内部审计部门化,即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委托给会计师事务所来完成;而对于公司制民营企业,其内部审计组织的理想模式则为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审计委员会制度,这样的定位有利于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较好地履行其审计职能。
(三)创新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内容和方法。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必须实现四个转变:即从过去的地毯式覆盖到注重风险领域、从重检查转变为重预防、从部门审计转变为业务过程审计、从着眼于局部转变为全局范围。应当做到:加强风险管理改变审计观念;围绕规范化建设加强内控制度评审;审计模式转变成管理效益审计。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要不断采用新的技术手段,改进传统审计方法,积极开发计算机审计系统,努力探索网络审计,大幅提高审计效率。
主要参考文献:
[1]黄丽。浅析如何加强与完善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4.6.
[2]浙江省审计厅课题组。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内容和方法要准确定位[J].中国内部审计,2013.1.
[公司财务审计制度论文]相关文章:
1.财务审计毕业论文
2.集中核算制度中财务审计问题及改善
3.改善公司财务审计现状的有效措施
4.财务审计与绩效审计的比较与结合
5.财务审计工作如何提高实效性
6.科技项目财务审计中的问题及对策
7.试析财务审计方法在节能量审计的应用
8.浅析我国财务审计中的问题与对策
9.基建工程财务审计重点探讨
10.内部审计制度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