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审计学实验教学体系存在诸多问题,不能适应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和提高财会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实验教学在审计学教学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审计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的的设想,一起看看。
[关键词]审计学实验教学教学体系
审计学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审计学的教学必须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但是目前,国内高校会计类专业开展审计学实验教学的状况很不理想。有的学校根本没有开设审计实验课程,有的学校虽然开设了审计实验课程,但仅局限于引入案例教学,学生从案例中了解到的知识点非常分散,很难从总体上系统地领会审计工作的精髓。也有部分学校引进了审计模拟教学软件,但由于现有审计软件所提供的实验背景材料非常有限,与实际审计工作中面临的复杂环境和需要运用职业判断处理大量问题的现实状态相去甚远,因此往往使学生的实验操作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很难获得实际工作的感性认识。这种状况大大影响了审计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使审计学长期以来在师生心目中一直是一门“难教、难懂、难学”的课程,也使得会计类毕业生从事审计实践工作的能力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经济环境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当前审计学实验教学的改进思路进行系统研究,探讨如何构建一个与审计学理论教学体系相配套的实验教学体系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审计学实验教学的目的和手段
1.审计学实验教学的目的
审计学实验教学是顺应经济环境的发展而产生的。经济越发展,审计越重要,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审计人才也就越来越重要。通过审计学实验教学,一方面希望使学生对审计学知识获得直观的感性认识,理论联系实际地理解、掌握审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另一方面,希望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独立运用审计理论与方法的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锻炼他们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之发展成为合格的审计人才。
2.审计学实验教学的主要手段
第一,案例教学。这是一种在教学过程中由学生围绕某案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对案例材料进行分析、推理,提出解决方案,并在师生、同学之间进行探讨、交流的实验教学形式。合理地运用难度、复杂程度不同的案例,不仅有利于学生及时温习课堂上学到的分散的知识点,而且有利于学生综合理解、把握整个审计活动的流程与逻辑。
第二,校内模拟仿真实习。这是一种在校内实验室进行的以被审计单位的基本财务活动和背景资料为基础,模拟审计人员进行相关审计工作的实验教学形式。在实地实习条件受到客观限制的情况下,校内仿真模拟实习能够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置身于审计情境,体验现场审计的氛围,从而培养学生根据审计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进行实务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会计师事务所实习。这是一种在某一阶段时间内直接安排学生到当地会计师事务所参加实际审计工作的实验教学形式。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接触到真实的审计资料,参与审计过程,锻炼沟通与社交能力,体会审计师在各种具体环境下如何运用职业判断来发现、分析、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审计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
要构建科学的审计学实验教学体系,一方面应当结合审计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要紧密契合会计学专业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从审计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来看,通过审计学课程的教学,既要使学生掌握、理解审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更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使学生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胜任以后所要从事的工作。
1.编写一套适用的审计模拟实验教材
一套适用的审计模拟实验教材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首先,审计模拟对象的资料要具有仿真性和典型性。审计模拟对象的业务内容应取材于某个规模适中的制造业企业至少一年的会计实务,在此基础上经过分析、筛选、补充将各个审计业务循环的内容囊括在内。同时,各类业务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薄、报表均应按实际应用的样板设计,并且应根据相关准则的要求设一套适用的审计工作底稿。其次,应提供一个完整的审计模拟对象,教材的内容不仅应包含模拟审计对象全套的财务资料,还要包括模拟审计对象的基本情况、各种内部控制制度及上一年度的审计报告等。再次,应提供一套审计模拟对象的电子财务数据,把手工审计实验与审计电算化实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最后,在编写模拟审计对象的财务资料时应根据审计实务的特点设一些“审计陷阱”,同时实验不需设标准答案,对一些问题应由参加实习的学生根据各自的判断自由设定,如存货监盘的时间安排,应收账款函证对象的选择等。
2.构建多层次的审计学实验教学体系
根据实验教学服务于不同层次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可以将审计学实验教学体系分为基础层次、综合层次和提升层次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在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及人才培养目标上具有不同的功能:基础层次以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基本操作技能为主;综合层次以吸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综合把握和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为主;提升层次以探索性、设计性试验及科研训练、社会实践、毕业设计为主,突出学生创造性、探索性能力的培养。具体来说:
第一,基础层次。“基础层次”包括开展基础案例的讨论和实验室的审计模拟实验练习等形式,目的在于扎实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提高审计的基础技能。基础案例可以包括企业内部控制案例、财务舞弊案例、财务审计案例、效益审计案例等。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学习,可以引导学生将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通过案例的方式加以验证,从而进一步巩固课堂知识。实验室练习主要是运用审计教学软件,配合课堂教学让学生熟悉审计流程,并对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和使用有个感性认识,起到辅助教学的目的。
第二,综合层次。“综合层次”通常采取一些综合训练型实验、邀请实务工作者进行讲座等多种形式。在综合训练型实验中,教师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综合案例进行演示和讨论,让学生设计从审计准备阶段到实施阶段以及报告阶段的审计思路,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的引导,提出不同的假设,让学生能够应对不同的情况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并鼓励大家进行讨论。该环节侧重于引导学生将在课堂上所学的各类知识(包括会计、审计、税法、经济法等各方面的知识)进行全面综合、融会贯通,从而进一步深化对课堂知识精髓的理解,锻炼学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邀请经验丰富的实务工作者为学生做专题报告。通过这种专题报告或讲座,使学生能够深入地了解实际审计工作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笔者所在学校曾多次邀请会计师事务所的相关专家来我校作报告,效果很好,既有助于增加教师对实务的感性认识,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第三,提升层次。“提升层次”属于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教学,可以通过社会调查、实地实习的形式,侧重于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为了加深学生对审计学中某一个概念的理解,可以让学生进行短期社会调查。这种实践方式可以为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思维搭建一个很好的平台。将学生送到校外的会计师事务所、企业进行实践,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审计理论及基本方法解决审计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以有效缩短就业后的适应期。具体可根据课程进度和学生学习情况及要求,将学生分批、分期送到会计师事务所或企业,由审计实践指导教师或注册会计师对学生整个实践过程进行引导和监督。实习环节虽然还存在种种不足,但对于专业水平的提高还是非常有用的,关键在于要加强对实习的管理,多开辟一些实习基地,与实习单位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增强实习单位对学生的信任度,让学生能有机会接触更多关键的业务,而不是仅仅从事简单繁复的事务性工作。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而且可以使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动手能力大幅度提高,满足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房巧玲,刘庆红.审计学实验教学体系框架的构建[J].财会月刊,2010(11下)
[2]周洋.浅议会计专业审计学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商业会计,2010(15)
[3]张家杰.基于新准则体系的高校审计教学问题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9(8)
[4]倪敏,黄芳.审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9(7)
[关于审计学的论文]相关文章:
1.关于审计毕业论文
2.关于审计学论文
3.关于试论环境报告的审计的论文
4.关于审计的毕业论文
5.关于效益审计的论文
6.论文:关于效益审计的认识与思考
7.关于强化审计导向的分析论文
8.关于it审计师的论文范文
9.关于CPA行业审计风险论文
10.关于审计方面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