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问题初探

时间:2020-08-17 作者:poter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在指导开展财政专项资金审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问题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愈加关注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针对问题进行求证、公开征集审计线索和追踪资金流向等渠道,完善审计结果责任制,绩效审计模式注重问题的导向,是做好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保障。

关键词:国家审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

一、引言

政府为扶持、发展某项特定事业而专门设立的资金被称为财政专项资金。财政专项资金作为一种特殊的财政手段,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家特定时期、特定政策。我国公共财政的建立逐渐趋于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的投入规模和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日益加大,社会对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审计机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目标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在指导开展财政专项资金审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根本目标是揭示财政专项资金在分配、拨付、管理、使用中存在的决策失误、损失浪费、效益低下以及制度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在权力监督和制约方面揭露由于行政权力失控或不作为、乱作为造成的管理不善、损失浪费、效益低下等问题。二是在行政效能方面重点揭露由于体制不顺、职责不清等情况造成的成本过高,资源浪费过大、效率低下等方面的问题。[1]

三、浅析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

(1)审计财政专项资金的设立环节。财政专项资金设立环节是财政专项资金审计的起点。针对此环节存在的问题审计要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审查其是否贯彻落实特定的国家及地方的经济政策。第二,是否进行了严密的、科学的可行性论证,即投资决策是否恰当、立项是否科学,是否存在“形象工程”或“长官意志”等问题,审查可行性研究内容是否完整,是否切实可行,是否符合当地实际条件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第三,审查申报信息的真实性、程序的合法性等方面。

(2)审计财政专项资金的分配环节。财政专项资金分配环节的真实性、效率性直接影响了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的效果性。审计过程中一是审查项目资金的安排上是否科学,是否存在项目设置过多,交叉重复,资金分配零散,不能发挥资金的整合效力。二是审查资金是否按计划足额拨付,资金的分配是否按上级部门批复的项目内容、投向、资金额度一致,有没有大量的资金闲置,或资金拨付效率低,影响资金使用的问题,审计过程中要查阅财政部门的指标文件、项目批件,与立项文件相核对,审查其用途是否与批复一致,分配过程中是否存在随意性,检查资金的到位情况,有无被滞留、挤占、挪用、损失浪费等情况。为了解决拨付时间过长、效率低下、结果不公开不透明等问题,在财政专项资金分配环节的绩效审计要着重注意分配环节中的效率性、科学性和公正性。在拨付时采用科学合理的分配方法和标准,促使分配及时到账。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财政专项资金分配环节的审计评价。[1]

(3)审计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环节。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决定了财政专项资金的效果。因此,对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环节的审计是重中之重,主要审计项目执行单位是否按项目批复实施,是否存在虚报冒领、随意扩大规模、提高标准、高估冒算等问题,对项目的质量和效果进行最终审查,对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客观评价。要注重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的合法合规性、真实性以及经济性和效率效果性,才能保证使用单位合规合法的使用资金,按时、按标准的完成财政专项资金投资的项目,使投资达到预期的效果。

(4)审计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环节。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环节的审计充斥着财政专项资金运动的全过程,主要存在的问题是项目的设立不够规范,对资金的管理没有严格执行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后续管理制度缺失等。

(5)审计财政专项资金的后续评估环节。财政专项资金的后续评价环节是以公众的满意度、项目的运行成本、项目的后续投入等为指标,评价项目实施后的持续效应,主要实现项目可持续发展、提高群众的收益率等。

四、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方法和途径

(1)求证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审计人员带着疑问和问题进行审计工作,是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中最为普遍的审计方法。针对财政专项资金运行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收集审计证据,求证审计问题是否真实,能够有效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

(2)公开征集审计线索的方法和途径。审计人员无法充分的掌握审计客体的经济活动行为,提供线索的知情者往往是利益的受害者,容易导致信息的不对称,加大了审计人员对客体舞弊和违规问题的揭露难度。公开征集审计线索,通过审计线索收集审计证据,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审计客体舞弊和违规行为。

(3)审计追踪资金流向的方法和途径。按照资金的流程紧扣“资金”和“项目”两条主线是专项资金审计的主要方法。从源头上防控资金在流转的过程中出现“渗漏”或“蒸发”的现象,对项目资金实行全程监控,既包括资金的筹集、分配和结余,也包括资金的拨付、管理和使用,将资金流转的每一环节都在审计人员的可控制范围内。

五、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措施和建议

(1)问题导向型的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模式。从不同角度分析审计单位在运用财政专项资金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是问题导向财政专项资金审计模式的主要任务。负责人的主观不努力,及相应的体制、机制、制度未建立平等客观原因,容易导致运用财政专项资金的问题。被审计单位对财政专项资金的风险进行预警,在面临风险时能够及时处理,才能保证将责任履行到位。[2]为了使问题导向专项资金审计模式具有导向性和可参照性,在以问题为导向的审计模式中,充分发挥财政专项资金审计提示风险、健全机制等功能。

(2)审计监督机制实现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相结合。财政专项资金具有资金覆盖范围广、影响范围大、资金数额大的特点,但是审计队伍存在着没有充足的人力资源和审计人员对某些领域不熟悉的问题,单纯的依靠国家审计的力量无法完成审计任务、实现审计目标。为解决这种情况,事项特定的审计目标,利用外部专家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为了确保审计资源的共享,提高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监督的效率和效果,内外部审计共享审计成果,通过结合国家、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构建联动审计监督机制。

(3)为了保障落实审计结果,建立健全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结果问责制。根据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结果,大力推行完善的审计问责制,依法追究违反履行职责的单位或个人的责任,规范使用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建立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结果问责制,不仅要建立完善的相应法律法规,使绩效问责能够有法可依,而且为了实现财政专项资金透明公开的运行,保障财政专项资金发挥出更大的效益,也要建立健全透明公开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公开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结果,真正的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

六、结束语

开展规范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工作是目前各级审计机关、审计人员最重视的一个问题。从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着手,提出有效的审计措施,保证项目的筹划、组织和实施,从而提高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河南省审计厅课题组.财政资金绩效审计与评价[J].审计研究,2012(6):6-10.

[2]审计署贸易审计局课题组.中央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分配审计的思考――基于2011年内贸发展专项资金分配审计的探索[J].审计研究,2013(1):43-48.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