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审计风险的产生原因与控制方法

时间:2020-08-17 作者:poter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审计风险问题逐渐突出,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小企业审计风险产生原因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查看。

摘要:企业审计风险已成为审计界共同关注和研究的热门话题。如何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将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已是摆在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在我国工业企业中,小企业占了绝大多数,因此更要充分关注小企业的审计风险与防范。小企业的审计风险从其形成原因来看,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小企业自身内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二是外部环境的影响,这主要是指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的影响;三是审计方法的影响;四是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本身的原因。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审计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所处的环境和条件在审计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报告阶段采取不同的风险防范措施,将审计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关键词:审计风险;内部控制;重要性;审计抽样;风险责任

审计风险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和研究的热门话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方式的复杂化和企业信息使用者的多元化,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与此相适应,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也越来越大。特别是事务所改制后,审计风险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加强对审计风险的防范已是摆在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但通常大家往往围绕的是大中型企业审计风险问题,而对小企业审计风险则考虑较少。而事实上,在我国现有工业企业法人中,小企业约占总数的95%,就笔者日常工作所接触的企业来看也基本上都属于小企业范畴,因此要充分重视和关注小企业自身固有的特点,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将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

一、小企业审计风险的产生原因

(一)组织结构简单

小企业一般仅有一个或几个业主,有的小企业业主可能聘用职业经理人管理企业,但大多数情况下表现为由业主直接管理,缺乏相应的决策机构,或者决策机构形同虚设,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企业决策通常由业主作出,业主往往具有决策者与执行者的双重身份,可以支配所有的经营管理活动。而且业主不按照既定制度和程序办事,凌驾于内控制度之上的可能性较大。

(二)会计账目不完整

目前大多数小企业会计人员较少,专业知识水平不高,会计账目设置不完整,核算不规范,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笔者实际工作中常见的会计错误有:1、原始凭证和会计数据的计算、抄写错误。例如销售发票记录、计算不准确,导致销售收入和应收账款的过账错误。2、对事实的疏忽和误解。例如,已向银行贴现但尚未到期的票据未在报表中予以反映。3、对会计政策的误用。例如,应当采用平均折旧法的行业误用加速折旧法,应采用权责发生制的企业误用收付实现制等。

(三)不相容职务隔离有限

不相容职务是指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办理时产生错误或舞弊的可能性就会增加的两项或两项以上职务。而在小企业,通常由少数人负责授权批准、会计处理和资产保管等重要职责,不相容职务隔离有限,因而发生舞弊及违反法规行为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且相对隐蔽不易被发现。常见的舞弊行为有:1、篡改、伪造会计资料或其他资料。如伪造记账,有意错记误写凭证、账簿;2、侵占资产;3、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项的结果。如以物易物隐瞒差价、删除销售业务转移收入等;4、记录假的交易或事项。如虚列费用、坏账、销售等;5、滥用会计政策。如改变折旧方式、潜亏挂账、利息资本化、巨额冲销、硬性平滑利润等;6、利用关联交易进行会计造假。如通过与关联公司进行虚假的伪造销售来避免对某些业务的确认。

(四)审计技术的局限性

现代审计的突出特点是在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的抽样审计。所谓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计程序时,从审计对象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推断总体特征的一种方法。审计人员在实施抽样时,不论是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检查,还是对其账户金额真实性的检查,都会遇到抽样风险问题,即样本特征不能代表总体特征而出现的失误。而在小企业,由于其内部控制制度较之大中型企业更加缺乏规范,甚至有的小企业根本没有内部控制,使审计抽样失去了其应有的基础,审计风险加大。再者,目前,会计报表审计集中在每年的1至4月份,会计师事务所在这一段时间是“大忙季节”,人手非常紧张,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对审计成本与效益的选择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在收益既定的前提下,从而会采取更节省人力与时间的方法,因此产生审计风险的可能性大大增强。

(五)审计内容的复杂性

现代审计由于不是通过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参与对其进行评价,而是事后通过检查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作一评价,因此,其审计质量建立在会计反映的资料上。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被审计单位的会计信息也越来越多,差错和虚假的会计资料参杂其中,失察的可能性也随着增大;经济业务的种类和性质也在不断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会计核算业务已经远远超出传统的财务会计的内容,诸如所得税会计、租赁会计、破产会计、外币会计、合并会计报表等新内容不断出现,对这些业务的处理,显然要比传统的财务会计更具挑战性,更容易发生争议,也为审计带来了更多的困难。从审计内容来看,现代审计不仅包括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活动进行审计,也包括对一些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与运行效果进行评价,这些都会增加注册会计师做出正确的审计结论的难度。此外,我国经济体制及与之配套的各种制度均处于不断变革之中,经济成份越来越复杂,各种经济成份的从业人员的素质有很大的差异,他们处理经济业务的能力有时滞后于财务会计制度的变革,有的甚至乱中投机,以图私利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上述这些因素都相应的增加了审计的风险。小企业虽然经营规模不大,经营领域却是无所不及,经济业务的种类和性质同样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需要审计人员根据实践经验进行职业判断,一旦判断失误,则可能导致审计失败。

二、小企业审计风险的控制策略

(一)明确被审计单位和审计人员的责任,实行双重承诺制

国家应建立健全有关法规,把被审计单位的责任和审计人员的责任明确区分开来。被审计单位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保证会计报表充分披露有关的信息,审计人员应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保证审计报告的真实合法性。如果审计人员没有按审计准则要求工作,导致本应发现的错弊未被发现揭露,审计人员应负相应责任。对此,被审计单位与审计人员双方应作出书面承诺。只有明确被审计单位与审计人员双方各自的责任才能使遭受经济损失的受害者选择真正的诉讼对象,从而减少和避免审计风险。

(二)认真制定审计方案

要结合小企业的特点,结合审计的范围、重点、程序、方法、人员分工和工作进度等作出详细的规划,使注册会计师有章可循,对审计质量的考核也有据可依,减少失察的可能性,从而规避审计风险。

(三)应采用恰当的审计抽样技术

由于缺乏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小企业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较高。注册会计师应简化符合性测试程序,而在实质性测试中适当扩大样本量,尽可能避免抽样的随意性,以达到在有限的审计资源条件下,收集充分有效的审计证据,形成和支持审计结论,并把审计风险降到可以接受水平。

(四)正确处理降低风险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审计风险是可以控制的,但不可能完全消除,这是由审计客体的不可控性决定的。同时,控制审计风险需要花费一定的代价。随着审计成本的增加,审计风险的降低幅度呈递减趋势,这就要求审计风险的控制要限定在一个适当范围,超出这个范围,一味降低审计风险,就可能违背成本效益原则。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在接受审计委托时,要认真评价被审计单位的风险程度,以避免高风险的审计客户。

(五)提高注册会计师综合素质

会计师事务所内部应该注意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在招聘专业人员时,严格把关,不具备条件者不聘用。另一方面,应注意对现有注册会计师不断地进行后续教育。在我国经济成份极其复杂,新规定新政策不断出现,审计对象和内容也就处于经常变化之中,所以应形成一种制度,让每个注册会计师都有机会吸取新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同时,还要加强职业道德的刚性约束。首先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不断强化注册会计师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不能只顾增加事务所的经济收入而忽视社会效益,给事务所带来巨大的审计风险。其次,必须把审计执业质量放在事务所工作首位,执业质量关系到事务所的兴衰成败,绝不可掉以轻心,一定要按照市场规则,独立、客观、公正地从事各项审计业务,坚决反对弄虚作假的行为。

(六)建立风险责任制度

建立良好的内部运行机制、完善内部质量控制制度是会计师事务所控制风险的重要保障。会计师事务所要在独立、客观、公正、严谨、廉洁、保密的原则下建立自律性的运行机制,倡导敬业精神,不徇私情,公正执法,同时还应根据成本效益原则,从风险控制的角度出发,建立健全事务所内部的全面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审计组织内部各个层次、各个岗位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做到事事有人审核,有人实际操作,有人负责指导监督,有人负责考核,出了问题能够及时反映出来,并能分清责任。

(七)提取风险基金或购买责任保险

我国加入WTO后,要求注册会计师为国内外客户提供高质量、全方位的服务,也将使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风险在范围上、深度上都不可与以往同日而语。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会计师事务所必须以更高的执业质量和更有保障的资信条件来迎接新的挑战。而通过提取风险基金和投保的方式可以提高事务所的赔偿能力,从而取信于客户并提高社会信誉,《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也规定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按规定建立职业风险基金,办理职业保险,这一措施有利于帮助注册会计师转嫁风险,避免遭受或减少损失。

除以上对策外,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还可以通过坚持每年复核客户制度,坚持妥善处理已发现的错误和舞敝等来降低风险。

三、结束语

现在,我国审计界所面临的不再是一个对审计风险观念上的改变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正确深入地理解审计风险的概念和理论,寻求一种以风险为基础的审计方法来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只有解决好审计风险的控制和防范问题,并使得以审计风险控制为基础的审计模式在审计实务中得以运用,我国的审计实务才会产生一个新的飞跃。

参考文献:

[1]王俊姝《辽宁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2012(10)。

[2]《审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03.

[3]武玉堂.《增强审计力度与防范审计风险》《中国经济快讯周刊》2010(34)。

[4]《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规则手册》.浙江省注册会计师协会出版.

[5]何元福《CPA“娘家人”之见》.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07)。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