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企业内部审计质量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部审计是为了增加企业的价值、改善企业的经营而进行的独立、客观、公正的质询活动,是服务与理事会的,为企业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目前,内部审计活动包括风险评估及控制,这些活动都直接涉及公司的运行。本文旨在研究这些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提升企业内部控制能力。
关键词:内部审计;风险;控制策略;中小企业
中小型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审计风险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对企业的运营以及决策制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企业需提升应对风险能力,通过审计上的准确性为企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本文以此为背景,研究了审计风险的类型及应对策略,现报道如下:
一、中小企业审计风险类型
1、审计对象的不明确性
通常审计的重点会放在内部员工的诚信方面,对资产负债表的审计关注程度偏弱,后期体验在资金周转方面,会将筹资方转向银行贷款,因此审计活动有所更改,在对资产负债表审计过程中,企业内部控制力度范围均有所变化,因此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管理决策者、企业经营活动等多方面均需要重新定义,审计范围有所扩大,因此审计风险也随之升高。
2、法律环境的变动
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审计活动的开展是由委托人委托来引起的,因此在审计过程中需要客观性的对审计对象加以审查,并将责任如实汇报。但由于受托人并非被动接受审计结果,而是审计业务的作用对象,因此在审计活动过程中,受托人也需要参与解脱责任与查清事实的工作。如果审计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了失查、违约或由于个人因素造成审计结果发生虚假的情况,会对受托人、委托人以及企业、国家均产生利益的影响,因此上述任意一方都可追究审计人员的责任。
3、经营环境影响
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其所处的市场环境经济条件、人员配备等方面均可能对其运营产生影响,因此审计人员在审计活动中也应考虑到这些因素,避免对审计结果产生影响,造成数据失真。在风险管理中,技术发展趋势、内部控制强度、管理人员素质、企业运营水平,均可能成为影响因素,从而影响审计风险。因此,企业在这一方面需要考虑到固有风险;另一方面,对内部及外部风险予以综合评估。
二、审计风险控制策略
1、形成风险意识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风险贯穿于每个子部门。将审计部门、合规部门、法律部门与风险管理中心共同运作,能够提升各部门对风险的重视程度,提升工作人员对风险的重视程度,从而在日常工作中能够对风险有所防范,提升风险的预防与预警意识。这样一来,各部门员工在工作中能够更有效的规避风险,从而形成风险文化意识。风险管理中心的并入无形中将风险控制这一概念潜移默化地植入到了各部门工作人员脑海中,能够让其在工作中更为认真的应对风险、规避风险,避免由于自己工作上的疏忽对企业正常运营产生影响。
2、提升审计人员能力
金融业的重要性不可替代,因此监管尤为重要,在数字化、网络化的今天,可以通过建立一个关于金融审计的数据库来进行监管,将金融机构和银行业的审计监管信息系统整合起来,实现信息共享。在业务上,审计人员不仅要能掌控大局,具备审计能力、业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等;在自身素质上,审计人员还要有开拓创新、自我约束能力等。对风险审计人员,要具备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具有丰富的金融理论知识,并能熟练的运用于风险审计过程当中。审计人员只有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审计能力,熟悉金融业务与发展,才能在审计过程中及时的发现问题,及时的采取措施应对。在提升审计人员能力的同时,还需优化审计人员的结构,培养出适合风险审计工作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要培养出色的审计人员,还需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通过不断的培训加强对基础业务知识的熟练程度,以及对其他方面的知识的学习,例如:经济管理、计算机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等,对审计人员进行知识结构的全面性培养,成为复合型审计人才。
3、完善技术操作
审计过程中的非现场检查需要风险管理技术予以支持,完善升级稽核管理系统,借鉴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的计量方法来度量操作风险。巴塞尔委员会在对各国银行的历史损失数据收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本指标法、标准法和高级计量法等三种主要的规范性计量方法。但是由于操作风险计量方法尚在起步阶段,尤其是高级计量方法的自由度很大,各家银行、企业都在研究开发适合自身业务和管理特点的方法。
4、完善控制策略
为了完善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控制制度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开展:(1)需要不断提高审计工作人员的技术操作能力,充实工作人员的知识储备力度,使工作人员在审计操作过程中可以熟练的使用审计方面的知识,高效的适应市场经济变化情况,利于企业内部人员进行自我提升。(2)构建完善的审计人员行为制度,其中包含有职业责任、道德责任、职业纪律、专业知识能力等,只有严格按照各项审计制度开展工作,才能提高企业内部审计质量。还可以通过举办宣传讲座的方式,普及与审计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工作人员认识到审计工作的重要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小型企业在审计过程中应对固有风险予以综合分析,并产生风险意识,对可能发生的风险予以计划,避免对审计结果产生影响。相关审计人员也应不断提升自身技术能力,杜绝造假舞弊,对审计风险达到良好的预防控制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晶.试论有效控制和防范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0,06(33):119-124.
[2]汪立元,顾晓敏.基于现代审计风险模型的国企高管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及其防范[J].上海经济研究,2011,08(16):99-105.
[3]熊玉红.基于审计风险控制策略的实证研究――审计收费与会计稳健性[J].财会通讯,2014,33(24):22-25.
[4]金治中.加强信息系统审计风险控制的若干思考[J].财务与会计,2012,11(28):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