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
【摘要】治理虚假的会计信息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见效的事情,它实际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中外资本市场的发展实践都表明在治理虚假会计信息的系统工程中,有效的会计监管是其关键的一环。一套有序的、切合中国实际的会计监管体系和制度,必将对虚假会计信息的治理发挥高屋建瓴的作用。本文针对目前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加强监管提出一些想法和对策。【关键词】会计信息信息披露监管
我国证券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上市公司已经逐步走上了规范的公开披露信息的轨道,这本身是一个历史的进步,是我们选择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但近年来市场上暴露出的问题,从1997年琼民源公司案发到后来的红光实业、东方锅炉、大庆联谊、郑百文、蓝田股份、黎明股份、亿安科技、银广夏等重大的虚假信息披露案件都足以说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尤其是蓄意的会计造假行为已成为社会的一种公害。如今,如何治理这一公害已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本文针对目前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加强监管提出一些想法和对策。
一、证券市场监管理念的重塑
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监管不力,而监管不力的根本原因在于证券监管理念的偏差。因此,首先要重塑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理念,在正确的理念指导下,才能从各方面加强会计信息披露监管。
(一)树立保护投资者利益的监管理念
发达的证券市场非常重视监管理念。许多国家的证券监管机构每年都要出一个年度报告阐述其理念,而在香港,对每个进证监会工作的人都要作一个关于“理念”的报告。正是基于共同的监管理念,1998年9月证监会国际组织(IOSCO)在内罗毕会议通过了一项国际监管的标准——《证券监管的目标与原则》。在《证券监管的目标与原则》中,IOSCO明确提出,监管部门对证券市场的监管是为了保护投资者、保证市场公平、有效和透明及降低系统风险三大目标。显然,会计信息披露监管作为证券市场监管活动中一个专门领域的监管,也必须服从于证券监管的总体目标。但笔者认为,就我国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监管而言,其根本性的、最重要的总体目标应该是保护投资者利益。在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上市公司,投资者和经营者之间是委托代理关系,在他们的激励不相容、委托代理契约不完备的情况下,信息不对称使得投资者将面临经营者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为了减轻或消除投资者和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监管部门就要建立一套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强制企业披露相关信息;对企业不及时披露信息或不诚实披露信息的行为进行严格的监督并依据既定的法律法规进行惩罚。上市公司及时诚实地披露充分的会计信息,才能保证证券市场的公平、有效和透明,才能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同时,投资者是证券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是证券市场得以建立和维持的资金来源,只有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树立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证券市场才有源源不断的资金进入,有了资金来源,证券市场才能发挥筹资和资源配置的功效,才能繁荣与发展。
(二)正确的监管理念梳理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各要素
与一般的证券监管一样,会计信息披露监管也包括监管主体、监管目标、监管对象和监管手段等要素,要以正确的监管理念梳理每一监管要素,使监管过程自始至终贯彻保护投资者利益的精神。
1.监管主体。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Stiglitz)提出,政府有两大特征:(1)政府是一个对全体社会成员都具有普遍性的组织;(2)政府拥有其他经济组织所不具备的强制力。因此,会计信息披露监管的主体首先应该是政府机构。随着1998年国务院证券委的撤销,其证券宏观管理职能并入证监会,证监会成为统一的最高的政府监管机构。此后,又改变了地方证管机构对地方负责的管理模式,建立了地方证管机构对证监会负责的垂直管理模式,加强了证管部门的独立性。今后,监管部门要切实履行规则制定者和执行者的职能,担当独立的裁判员,不偏袒某些市场参与者(尤其是国企上市公司),这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前提条件。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