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立独立审计准则的法律地位

时间:2020-09-04 作者:poter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一、引言

注册师的责任是当前《注册会计师法》修订的热门之一。各界普遍反映征求意见稿在这方面有不少新的突破,但也有不少人提出对此题目需作进一步商榷。

独立审计准则的法律地位题目与“审计社会期看差”题目密切相关,尽管审计期看差已不是一个新话题,但过往的并未有效地解决这一题目。从传统的理解来看,审计期看差的存在是由于公众对审计作用的错误熟悉,因而解决的办法应当是加强沟通与宣传,促进公众对审计行业的理解。但笔者以为,这只是一种表面的原因,没有捉住题目产生的根本制度原因——独立审计准则的法律地位。

二、制度成因

从学角度观察,注册会计师行业有一种奇异的制度安排:注册会计师提供的是一种公***品,但产品的质量却是由营利性的私营部分来决定,审计期看差出现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此。为说明这一题目,首先我们来考察一下社会审计服务与私人产品的区别:

(一)公***品与决策的外部性

以商品为例,假如商家询问顾客是否需要质量最好的商品,答案并不一定是肯定的。消费者可能在小商品市场或豪华的商场中购物,从整个行业来说,消费者对于这两种购物场所都没有产生过任何期看差,其原因在于价格与质量是由消费者自己选择的。在选择小商品市场的低价格的同时消费者也就接受了较低的质量;而在选择商场的高质量商品和服务的同时也就接受了商场的高价格。在这一过程中,质量和价格都是消费者决策所考虑的变量,消费者可以自己做出权衡,他们清楚地知道:商品的质量与价格是相关的。

然而,审计服务面临的情况完全不同,尽大多数情况下,外部使用者无须为会计信息的使用付出本钱,证券市场上的会计信息更是一种公***品。因此,尽管会计信息的质量受到信息生产本钱的制约,但投资者只考虑会计信息对其投资决策的价值,而不会往考虑会计信息的生产本钱。对于投资者个人而言,信息本钱是外部变量,其多少与已无关;他所关心的是会计信息的质量,信息质量越高越好。

(二)审计准则的社会契约功能

尽管对公众个体而言,审计本钱可以作为外部变量不予考虑,但对整个社会来说,一切收益与本钱都是内部变量,社会的选择应当以审计收益最大化为原则。采用抽样审计技术能够以公道的本钱检查出会计报表中大多数的错报和漏报,因此是符合收益最大化原则的。假如要完全发现会计报表中的错弊,社会则可能需要为此付出比以往高出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审计用度,这对整个社会来说可能是得不偿失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公众对审计作用的过高期看是不符合社会整体利益的。为明确社会的有效选择,社会应当有一份公共契约,对于符合审计收益最大化的审计程序做出要求。这份公共契约在确定审计程序的同时也确定了社会可接受的审计本钱水平以及与本钱相对应的审计失败率。因此,假如注册会计师完全遵循了契约所规定的审计程序,即使会计报表与的实际情况有重大出进,注册会计师也应当免责,由于这种错误是社会为节省审计本钱而自愿付出的代价。不难发现,独立审计准则所发挥的就是这样一种契约的功能。

(三)审计准则的尴尬地位

尽管审计准则起到了契约的功能,但它具有契约的地位吗?由于注册师协会不是政府部分,也不具备代表公共利益的资格,因此,它所制定的专业标准在形式上只是一种“家规”,不是规范,也不可能强制公众接受。所以,面临诉讼时,注册会计师往往无法依靠审计准则来做出有效抗辩,以执业准则作为法律依据只能是执业界的一厢情愿。

纵览各行业,行业标准通常都是由主管部分制定的,由于行业主管部分是政府的代表,因此这些行业标准对于行业外同样具有约束力。即便个别领域没有法定的行业标准,其产品也不会是公***品,客户会本能地根据价格确定公道的质量期看。对于公***品,要么提供者是非营利性质的(例如慈善机构),对其提供服务的质量不可能要求承担责任;要么提供者为政府部分(例如公安部分提供治安保障),其产品质量直接体现了政府的意志。而就注册会计师行业而言,它虽属于营利性私营部分,但却提供公***品,对其执业质量又无法确定标准,所以说,其制度安排存在着根本性的缺陷,即:独立审计准则缺乏应有的法律地位。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