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反审计能力及治理对策

时间:2020-09-14 作者:poter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反审计能力是随着国家审计机关依法审计能力的日趋增强而伴生的一种反应能力。它的产生和发挥作用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现实的环境条件。它是依法审计必须逾越的一道屏障。对其物化行为进行控制和综合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和国家审计机关的共同努力。一、反审计能力的涵义、特征及分类反审计能力是被审计单位基于避免审计监视和承担审计后果的主观故意而衍生出来的和危害依法审计的一种社会反应能力,是被审计单位狭隘维权意识的异化表现,可以物化为规避阻挠干扰审计过程和逃避审计决定执行等一系列违法行为。反审计能力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主观故意性。它由主观故意衍生而来,属主观意识范畴,是其本质属性。(2)行为违法性。它的物化行为违反《审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3)社会危害性。它是特定环境中存在的社会潜能力,具有潜伏危害性。一旦其物化行为发生,其潜伏危害即转化为现实危害。(4)可以控制性。它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通过改变环境,消除其发挥作用的条件,其对依法审计的危害是可以被控制的。反审计能力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1)按其发挥作用的不同阶段和可以分为规避审计立项能力、预备虚假审计资料能力、规避阻挠审计取证能力、干扰审计决定形成和逃避执行能力。(2)按其目的和动机可以分为规避审计监视能力和逃避承担审计法律后果能力。(3)按其物化行为的目标和特征可以分为处理审计关系方面的游说协调能力、配合审计检查方面的回避周旋能力、执行审计决定方面的拖延变通能力。二、反审计能力的主要内容及行为表现反审计能力在审计工作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内容,并物化为不同的行为表现方式。1、审计项目计划阶段,反审计能力表现为规避审计立项能力。其行为表现为向有审计项目计划治理权的审计机关或相关职员进行及时沟通、协调、人情游说等,干扰将本单位本系统的项目纳进短期(年度)审计项目计划,避免或推迟审计立项。这类行为多发生在有审计治理权的上级审计机关即将向上级机关授权审计的背景之下。2、审计预备阶段,反审计能力表现为预备虚假审计资料能力。其行为表现为被审计单位内部财务、业务等关联部分先期或临时联动编造虚假的审计资料,甚至聘请相关中介服务机构或相关专业职员实施造假,以应付审计检查。3、审计检查取证阶段,反审计能力表现为规避阻挠审计取证能力。其行为表现为以下几种方式:(1)组织应付审计检查,包括组织热情接待、提供内容并不详实的审计汇报资料等;(2)安排相关职员回避或真实审计资料提供不及时不到位,包括对整个审计事项有重要影响的关键证据资料拒尽提供,对交易事项的直接经办职员故意安排回避,拒尽或拖延提供相关证据等,软磨硬拖;(3)对审计职员已经获取的审计证据在签证上做文章,包括对书面证据、现场盘点和实地勘验记录等直接拒尽签证,或在签证表述方面玩文字游戏,对证人言词证据拒尽签字等,企图以此来削弱证据的证实力;(4)采取极端方式隐匿、转移甚至非法毁灭审计证据,阻挠审计职员依法取证,包括隐匿、转移违法取得的资产、非法销毁审计相关资料等。4、审计处理处罚阶段,反审计能力表现为干扰审计决定形成和逃避审计决定执行能力。其行为表现为以下几种方式:(1)人情沟通、权力参与、利益交换等手段单独或共同作用来影响审计处理处罚力度;(2)利用听证程序拷问审计证据的客观性、充分性、相关性、正当性和审计处罚的正确性、正当性,以此来影响审计处罚力度;(3)隐匿、转移违法取得的资产,拖延甚至拒尽审计决定的执行;(4)拖延甚至拒尽违法违规事项的整改和对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追究;(5)利用行政复议程序和行政诉讼程序来拖延、逃避审计决定的执行;(6)建设项目审计中两个被审计单位乙方向甲方提起民事诉讼来逃避审计决定的执行或以此来弥补执行审计决定给乙方自身非法利益带来的“损失”。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