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
审计模式比较
审计模式是审计导向性的目的、范围和等要素的组合,它规定了审计应从何处着手、如何着手以及何时着手等方面。随着的,审计目的在不断变化,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在不断变化,因而审计模式也在不断发展。审计模式通常可回集为具体审计模式、报表审计模式、制度基础审计模式和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四类。
(一)具体审计模式
具体审计模式是最早出现的审计方法模式。在审计发展初期,审计业务量未几,被审计单位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经营规模较小,经济业务比较简单,更重要的是其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尚未彻底分离,财产所有者能够直接监视和控制受托经营治理者。因此,审计的主要目的是受财产所有者的委托对受托经营治理者是否存在错误舞弊以及有无贪污盗窃等行为进行检查,即查错防弊。与其相适应的审计方法是以凭单核对为重心,以财务数据的可信性为着眼点,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进行全面、具体的检查,旨在发现会计处理方面的错误舞弊和财产盗窃行为。具体审计模式与当初审计的主要目的和被审计单位的特点相适应,基本上能够满足当时保证审计工作质量的需要。但其局限性也显而易见:费工费时,效率低下;审计仅仅局限于会计资料本身,难以保证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二)会计报表审计模式
会计报表审计模式的形成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19世纪中叶,股份公司的兴起导致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的进一步分离,多数资本所有者成为股份公司纯粹的股东,完全脱离了对资本直接和日常的经营治理,但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又非常关心公司的财务状况,希看通过及时了解公司的财务信息帮助做出投资决策。资本对产业资本更为广泛的渗透,使得股份公司扩大生产规模成为可能,而股份公司的有限责任性质在降低股东风险的同时,又相应加大了提供信贷资金的银行的风险。为加强信贷资金的安全性,银行开始关注股份公司的财务状况特别是其偿债能力,把它作为是否提供信贷资金的主要依据。由此,而然地产生了资产负债表审计,其主要特点表现为:审计对象由会计账目扩展到资产负债表,审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检查资产负债表数据确定财务状况,审计报告使用人包括企业股东和债权人,审计方法也从具体审计初步转向了抽样审计。
第二阶段是会计报表审计阶段。20世纪20年代末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严重破坏了资本主义正常的经济秩序,使得企业纷纷倒闭。人们意识到资产负债表只是静态报表,无法反映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的获利能力,也就无法反映其真实的应变能力,因而要求审计企业的损益表,从而由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发展到了包括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在内的会计报表审计阶段。这一阶段审计的主要特点表现为:审计的主要对象是以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为中心的全部会计报表与相关会计资料;审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证实企业会计报表所反映的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可信性;审计报告使用人从企业投资人、债权人扩大到包括证券交易所、企业监管机构和潜伏投资人等在内的多方面的财务报表利益关系人;审计方法较广泛地采用了抽样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责任也同时得到了明确和加强。
尽管在会计报表审计阶段已较广泛地采用了抽样审计技术,但当时的抽样审计方法无论是样本选择还是抽样数目均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注册会计师主要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判定来选定样本。由于注册会计师的水平、经验和判定不同,在审计中很可能遗漏重大的差错和舞弊,不同注册会计师对同一审计项目得出的审计结果也很可能大相径庭,严重损害了审计的权威性和人们对审计的信任度。
(三)制度基础审计模式
注册会计师在长期审计实践过程中逐步熟悉到,假如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健全有效,则其资产安全性和会计资料正确性就高,会计上发生错误和舞弊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减少。而且,即使发生了错误和舞弊也能被迅速发现并纠正,这样,抽样审计结果的代表性就强,据此所作的总体性评价也就比较有把握。反之,抽样审计结果的正确性就会大打折扣。所以,运用审计抽样方法必须以被审计单位具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为条件。与此同时,被审计单位出于治理需要,也开始逐步建立并完善其内部控制制度。这种主观熟悉的改变和客观条件的具备,使得制度基础审计模式在20世纪40年代应运而生。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