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
[摘要]效益审计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审计的中心工作,也是我国政府审计的方向。本文从发展需要、审计事业发展、克服官僚主义等六方面论述了我国实行政府效益审计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开展政府效益审计的七大对策。[关键词]政府效益审计;效益审计的必要性;效益审计对策20世纪9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的审计行业完成了从传统财务审计为中心向绩效审计为中心的转变。绩效审计是对政府事业、项目、组织是否经济、高效率、有成果运作的情况进行独立评价和检查,目的是为公共措施的执行和后果提供相关信息。长期以来,我国的政府审计主要以真实和正当性审计为重点,已远远落后于世界审计的发展。面对这种情况,审计署已经做出实行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正当性审计与效益审计并重,并逐年加大效益审计分量的战略决策。我们国家的效益审计,相当于西方国家的绩效审计,但又不完全等同于西方的绩效审计。由于条件所限,我国的效益审计主要是审核国家财政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益和效益,不搞全面的效益评估。为了推进我国的效益审计,必须跳出就审计论审计的思维模式,从更加广阔的领域深刻熟悉我国开展政府效益审计的必要性,并探索出我国开展政府效益审计的对策。一、深层次理解开展政府效益审计的必要性(一)开展效益审计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国家审计恢复至今,国家的、经济、和文化环境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特别是近几年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政府的职能逐步转变。同时,公众对政府行为也提出了公然、公正、公平的要求。因此,审计机关不但要在规范财经纪律、促进廉政建设、创建高效率的市场环境、健全宏观治理体制方面发挥作用,也要在确保社会公平、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强化对权力的有效监管、保证公众权力的正确使用等方面有所作为。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变化了的审计环境,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原则,我国经济社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按照审计发展的一般,积极开展效益审计,实现审计监视重心和审计目标的转移。深进开展效益审计正好适应了这种要求。(二)开展效益审计是克服官僚主义的需要根据公共选择,政府官员更轻易犯官僚主义的错误,其原因在于:1.政府官员头脑中已没有利润的概念,再加上所受约束比私人所受约束要小得多,因而在追求个人利益时,其自由度要大得多。这种条件使得政府官员在很多活动中不计本钱,使其为社会服务的用度超过社会本应付出的限度。2.由于政府官员有着强烈的追求个人威信和政绩的强烈动机,因而使得政府部分具有提供过多公共服务的倾向,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3.由于对政府部分和官员的工作业绩进行监视的机构和职员所需的信息通常是由被监视者提供的,因而很轻易使真实情况被掩盖起来,从而使监视者的监视行为经常无效。同时,由于监视者不一定是被监视者所提供公共服务的消费者,因而监视者对于监视政府工作质量缺乏热情。4.政府行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爱做表面文章,其决策的着眼点往往不是往增进公众的实际利益,而是往扩大自身的。官僚主义的实质是滥用权力,其结果是资源利用效率的低下,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常规的真实、正当、合规性审计已不能满足对官僚主义实施有效监视的要求,需实行效益性审计,从根本上挖掘官僚主义的弊端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建议。(三)开展效益审计是建立高效廉洁政府的需要从***的发展进程看,人们对***的要求是不断进步的。在***启蒙时期,人民只要求取之于民的资产能有一定的限度,过此限度,人民有权拒尽。至于取之于民的资产如何花费、使用,人民并不过问;随着社会的发展,***意识的增长,人民逐渐要求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假如官员不按人***志来使用公众资产,人民就要求他们负政治责任;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权利的进一步增长,人民进而要求,一切取之于民的,必须经济有效地用之于民。因此,当社会的进步和***的发展到达一个更高境界的时候,人们不仅要求政府自身要廉洁,而且工作要高效。如前所述,政府官员有产生官僚主义的倾向,民众对政府的高标准要求仅仅依靠政府本身很难实现,必须有一定的机构对之实施、公道、专业、独立的监视,审计机关开展效益审计就可以较好地实现这种监视目标。假如能对政府工作的经济性、效任性和效果性进行经常性的审计监视,那么官僚主义和***现象就会少一些,经济决策就会更科学、更公道,国家的经济损失就会减少,社会效益也会大大进步,为建立高效廉洁的政府奠定坚实的现实基础。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