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国际化理念 积累国际审计经验

时间:2020-10-01 作者:poter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2008年11月22日至12月12日,我们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泰国审计小组赴曼谷对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东亚和太平洋区域办事处(EastAsiaandPacificRegionalOffice)进行了审计,这意味着历经9个月预备,1个月实施的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审计(以下简称儿基会审计)2008年的审计工作圆满收场。
在审计署联合国审计办公室的正确领导下,审计组全体同道团结一心,通力合作,克服了职员少、时间紧、任务重、工作环境异常危险等诸多困难,按计划出色完成审计任务。在审计工作实践中,我们积极有效地运用了审计理论,虚心学习钻研,边学边干,初步积累了国际审计经验,进步了国际审计能力,成为境外审计的积极参与者和实践者。

一、儿基会区域办事处审计的基本情况

此次境外审计的被审计单位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财务期间是2008~2009年,共需3次中期审计和1次期末审计,中期审计结果为治理建议书,期末审计出具审计报告,该审计报告兼具简式标准审计报告和长式审计报告的特征。
目前,儿基会在世界各地有6个总部,7个地区办公室和127个国家办公室。根据风险水平和重要性水平,儿基会审计组采用抽样法选择2008年审计1个区域办事处和4个国家办公室。因此我参加的项目是2008年唯逐一个区域办事处的审计,性质上属于对儿基会的首次中期审计,审计对象包括全部治理过程及相关的财务事项。
通过审计,泰国审计小组需完成财务审计和绩效审计任务,还需摸清情况,把握重点,为2009年初第二次中期审计打下基础。整个审计过程遵照国际审计准则进行,参照标准包括联合国财务规则、儿基会财务条例和儿基会为各领域制定的手册等,审计语言全部为英语。

二、儿基会区域办事处审计的三阶段

此次儿基会区域办事处的审计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一)审计计划阶段。
由于这是首次对儿基会的审计,而且为境外审计,我们的经验有限,从陌生到熟悉需要较长时间。在计划阶段,我们主要进行了以下几项工作:
1.前期分组和熟悉规则。
除3月份强化英语培训外,审计署还聘请了德勤会计公司和前任菲律宾审计师对大家进行审计实务传授,大家在领导点拨下群策群力进行摸索。大家分组阅读并讨论联合国财务规则、儿基会财务条例、采购手册等海量的不同层次的规则、守则、手册和指导等文献,这些标准少则几十页,多则几百页,而且为全英文,我们对部分内容的理解停留在猜测和争论阶段。前期预备阶段最卓有成效的工作是分类汇总前期的治理建议书和审计报告,推测出被审计单位的业务循环和主要风险点,便于我们制定审计计划,编写审计方案。
2.制定整套审计工作底稿模板,编制初步的审计方案模板。
4月至6月,我们所有成员在怀柔集中学习,讨论中国自己的全套审计工作底稿的模板。此外,小组根据被审计单位业务循环进行分工,初步编写完整的审计方案模板,现场审计时需根据实际情况增减具体的审计程序和步骤。
3.下达审计通知书,编制并发出审计调查问卷,制定初步审计计划。
联合国审计办公室提前向被审计单位下达审计通知书,确定审计期间,然后我们根据前期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和了解,修改初步审计计划,明确审计重点,将审计领域明确分工到人,具体到每一天的工作任务。为进一步了解儿基会,我们编写了审计调查问卷,提前15日发给被审计单位填写,审计组到达现场时回收,实践证实这是了解被审计单位的重要途径。
(二)审计外勤工作阶段。
审计组到达曼谷当晚便开始阅读审计调查问卷反馈表,赶在进点会之前进一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信息。在外勤审计工作阶段,我们主要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组织相关部分的职员座谈。
审计组在阅读问卷的基础上,分别与被审计单位的主任办公室、计划部、共同事务部、信息技术部、人力资源部、筹资部等相关部分的负责人进行了近20场会谈,全面系统地了解了区域办事处预算治理、资产治理、筹资治理、项目和计划治理、人力资源治理、计算机系统应用以及对国家办事处监视职能等方面的情况。通过听取先容以及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对被审计单位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内部治理等基本状况有了较深进的了解,为确定审计重点和发现题目提供了依据,奠定了基础。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