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审计领域 尝试村财审计

时间:2020-10-02 作者:poter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为强化村级财务监视和治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往年我们尝试开展了村级财务审计工作。根据市政府的安排,我们对码头等4个行政村2006-2007年度村级财务状况进行了审计调查,查出违纪金额118万元,纠正金额69万元。进库金额13.4万元,提出改进意见15条,均被有关部分和乡村采纳。

一、由来

1、市领导摸清村底的初衷。2007年,市政府主要领导为了摸清税改后村级财务底细,给市政协出题进行专题调研。于是,由市政协牵头组织了审计、财政、农业等部分参加的调研小组,对全市21个乡(镇)场、街道的村级财务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调研结果表明,村级财务治理存在很多题目,主要表现在:(1)白条抵库严重;(2)无手续借支***;(3)虚开发票报账,用非正规发票进账;(4)村务公然、村民理财没有落到实处;(5)项目工程竣工结算未经审计而报账;(6)村级招待用度过多,资金使用不公道;(7)村级债务负担沉重。
2、市政府另辟门路的安排。针对村级财务存在的诸多题目,市政府另辟门路,摒弃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审计由农业局经管站负责的传统做法,下发专门文件,授权市审计局对码头等4个村2006~2007年村级财务状况进行审计调查。
3、审计局拓展领域的探索。近年来,基层审计机关的审计面越来越窄,拓展审计领域是摆在基层审计机关的新课题。在对乡镇主要领导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延伸审计过程中,发现村级财务治理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题目,于是我们把审计监视的目光转向关注村级财务上来,利用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这个平台,把审计的触角延伸到村级财务治理领域,我们的思路正好与市政府的决策合拍。

二、作法

1、在熟悉上突破两个误区。在安排年度计划项目之初,局部分干部甚至少数班子成员对村级财务审计也心存疑虑,在“能不能审”和“有没有审头”两个方面并未形成共叫。对此,我们组织大家反复钻研《审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学习讨论,大家有了基本一致的看法:固然现行法律法规未对审计机关进行村级财务审计作出明确规定,但是审计机关受政府的授权,对村级财务进行审计监视,是履行自身职责的行为,符合《审计法》第八条:“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的审计机关分别在省长、市长、州长、县长、区长和上一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审计工作。”和第二十六条:“除本法规定的审计事项外,审机关对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由审计机关进行审计的事项,依照本法和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进行审计监视”的规定;同时也符合中办、国办《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然和***治理制度的意见》中关于“村干部任期届满或离任时必须审计”以及农业部《农村集体经济审计规定》中关于“农业部分负责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工作,审计业务接受审计机关的指导”的规定精神。村级财务审计的可行性不问可知,从而使大家在“能不能审”的题目上消除了疑虑。另一方面,我们通过反复分析我市村级经济发展现状,结合学习市政协的村级财务状况调查报告,使大家熟悉到村级财务治理混乱题目已成为农村基层各种矛盾的焦点、审计监视的盲点,坚定了大家对村级财务审计必要性的熟悉,从而在“有没有审头”的题目上达成了共叫。
2、在定点上选择三种类型。如何定点,我们主要选择了“大、活、多”三种类型的村。“大”就是集体收进大。这类村的村干部财大气粗、花钱大手大脚,违纪违规题目就在所难免,审计发现题目的几率就比较大,审计成果也就轻易体现;反之,集体经济来源少的村,仅靠转移支付资金,就只能支付村干部的基本工资和保持低水平的运转。“活”就是经济交往活。这类村往往地处城郊,与市里有关部分、单位、企业乃至外商交往频繁,尤其是城市扩展,征地拆迁、土地补偿和房地产开发收进较多,审计从这块资金切进,最轻易发现题目,“多”就是群众反映多。这类村往往在村级财务治理中题目突出,群众积怨太深,群众强烈要求我们进行审计,以期给广大村民一个明白。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