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全过程跟踪审计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的应用

时间:2020-10-02 作者:poter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摘要:加强工程审计,注重政府投入资金的产出效益。本文通过对全过程跟踪审计对土地开发整理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对工程中有无擅自降低建设标准、工程量造价不真实、高估冒算工程建设资金等问题及时发现,同时对项目效益情况进行调查,减少工程事故隐患,促进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健康发展。

关键词:全过程跟踪审计;问题及应用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作是一项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性基础工程。一个规划协调、设计科学、施工合理的土地整理项目可以增加有效耕地而积,提高土地生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创建人地共荣的土地生态环境。由于土地整理工作刚刚开始,项目管理体系尚未完善,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相当的随机性、功利性,缺乏长期性和规范性。通过各种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可以使土地整理项目管理走上一条规范化的道路,通过近几年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实施,作为项目承担单位的国土资源局有必要对所实施的项目进行全过程的跟踪审计。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跟踪审计指审计部门自项目批复开始至工程竣工验收,依法对与建设项目有关的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分阶段进行跟踪审计监督。通过检查和评价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促进建设部门规范管理,有效地控制工程成本和投资规模,保障建设资金的合理使用,提高建设项目投资效益。跟踪审计立足项目全过程的审计监督,改变了工程竣工后集中一次结算审计的传统审计模式,实现了审计工作从静态向动态转化。

一、政府投资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是盲目追求政绩,决策失误,造成项目效益低下。地方政府或个人为追求政绩,大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在项目实施前,不经科学论证,有的工程设计有误或存在缺陷。
二是一些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薄弱,建筑市场秩序欠规范。招标投标制度落实不到位,监督机制不健全,招投标、合同管理不规范,存在“暗箱操作”等违规行为,有的存在“长官”意志,个人说了算,监督约束机制形同虚设,导致投资决策管理严重失控。

三是一些政府投资资金监管不力,基建财务收支管理混乱。其一是有的项目纳入单位财务账中混合核算,没有单独建账;有的乱列与工程无关的支出,挪用工程款。其二是违反现金管理条例,直接以现金支付工程款。其三是用收款收据作支付凭据,或以建筑材料发票抵冲工程款导致对方漏缴税费等,由于政府投资资金相对独立,监督机制乏力,财务监督和审计监督一时也难以到位,致使挪用、贪污投资资金等现象比较突出。

四是现场施工管理和监督违章。有的建设项目总监不到位,监理工作不履职,现场监理临时外聘人员多,对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控制把关不严,默认施工单位变更工程;有的施工单位未经设计部门和建设单位同意,擅自取消或增加工程项目。

五是一些政府投资项目高估冒算,超概算投资现象严重。有的因项目本身设计背离项目实际,概算粗糙,中途变更较多;有的项目批少建多,擅自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设标准。
二、跟踪审计应做好各个阶段的工作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