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的思考与研究(1)

时间:2020-10-04 作者:poter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一、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一方面给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另一方面也为内部审计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因此,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内部审计制度体系,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这四个方面都涉及到了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因此,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能有力地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纵观内部控制制度组成内容之一的内部审计制度,其现状不得不令人担忧,其主要表现如下:(一)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存在问题。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是保证内部审计人员客观性的基础,是审计内容、范围、方法、技术以及报告不受干涉的前提。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与内部审计报告关系有关,一般而言内部审计报告对象的层次越高,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越强。在上市公司中向审计委员会直接报告能够提高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是国外内部审计较多采纳的机构设置方法。目前在我国企业中,大部分内部审计人员由公司管理层任命,甚至有一部分由负责财务的总会计师或负责财务的总经理主管,很大程度限制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二)内部审计范围小,多局限于财务审计。西方国家内部审计已进入风险导向审计阶段,其内部审计类型丰富,主要以管理审计为主,财务审计和遵循性审计为辅。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内部的管理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向管理现代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其内在功能也随之增强。但是我国多数企业内部审计依然停留在财务审计,较少涉及业务审计、管理审计。虽然有些企业涉及经济效益审计,但是在内容、方法和形式等方面与西方管理审计相比仍有一定的缺陷。(三)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内部审计是一种集差错防弊、兴利及增加企业价值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这种综合性决定了对内部审计人员复合型的高素质要求,不仅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备一定的财务、会计、审计知识,还要求内部审计人员熟悉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具备管理、法律、金融、工程、技术、信息等多个学科方面的知识。因此企业内部审计机构配备人员的知识结构就成了内部审计是否有足够胜任能力的基本条件。我国目前内部审计人员大多都是财务会计审计专业出身,其它专业人士较少,这样势必无法适应财务审计之外的其他审计类型,也不能满足现代审计的需要。(四)内部审计与管理层及被审计单位人际关系未得到适当处理。根据钱伯斯的研究,在内部审计的许多关系中潜伏着不同的矛盾。内部审计希望自己成为一个“顾问”,但在被审计单位心目中它却是个“警察”。警察有正式的权利,但是人们却有抵触正式权力的情绪。被审计单位对于“检查式”的内部审计怀有敌意,这些内部审计人员往往是孤立的,秘密地工作并报告所有的违规现象。而现代“参与式”内部审计却受到了被审计单位的欢迎,使矛盾冲突得以有效解决。而在我国,由于许多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局限于财务审计,履行的主要是监督的职责,因此在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单位人员之间很自然存在矛盾冲突,内审的作用难以得到最大发挥。(五)内部审计工作得不到应有重视和支持。由于我国内部审计是以国家行政命令的方式自上而下组建起来的,实际上无论是企业领导还是内部审计人员都没有正确认识、充分重视内部审计的地位和作用,未认识到建立内部审计的必要性,以致有一些单位出现随意撤消已建立的内部审计机构、精简内审人员的行为。还有不少企业的领导认为内部审计机构是在国家有关审计制度规定下设立的,把内部审计机构当作是一种异己力量,从而排斥它,使其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共2页:1[2]下一页论文出处(作者):
内部审计外部化理论的几点思考
浅析企业内部审计决定的有效执行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