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
摘要:企业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在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节约成本、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文章对实施会计集中核算的意义与发展瓶颈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使其进一步完善的设想。关键词:会计集中核算;意义;瓶颈;设想
会计集中核算是会计委派制的一种实现形式,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在财政监督下实行会计统一核算。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旨在集中单位资金,加强资金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然而,由于我国会计集中核算工作刚刚起步,在推行集中核算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需要加以研究,以更灵活有效地运用资金,更好的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一、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意义所在
(一)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在会计分散核算下,由于各行政事业单位独立核算,存在单位较多、账户较多,容易出现监督缺位,在用款方面一无计划,二无审批,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有的领导干部或者经办人丧失了原则性,不合法和不合理的开支现象时有发生,严重的资金使用去向不明(或挪用或截留),所以很难保证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而会计集中核算制采用了由会计核算中心对各单位财务收支集中管理,分户核算的办法,纳入集中核算单位的各项收支都必须通过会计核算机构的统一账户,在集中核算机构会计人员的监督下进行。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会计核算中心根据财政部门统一的开支标准,对集中核算单位的各项支出进行即时核算逐笔审核,保证了每笔资金都能够按照规定使用,杜绝了人为因素的资金占用、挪用,大大减少了白条入账、超标列支等违规行为的发生。财政资金的使用管理由以前的事后监督转为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监控,真正强化了财政监督职能,这对防治腐败、合理有效的使用财政资金,提高审计工作效率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
(二)有利于捍卫会计人员的独立性,使其职能得到充分发挥。如果会计人员在原单位,既要服从单位领导的指令,单位福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本身的利益,客观条件限制了会计人员开展会计监督和保证会计核算的正常进行。在此情况下,单位内部的财务监督也是名不符实。对外部财务监督来说,相关部门对会计监督目前只是突发性、阶段性、事后性的手段,对有些单位的会计监督检查,即使查出一些问题,损失也难以挽回。在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下,会计人员的编制、组织、人事、工资关系全部转到会计核算中心机构,由其统一管理,从而改变了原来会计人员以单位管理为主的体制,保证了会计人员的客观独立,便于会计人员行使监督检查的管理职能。
(三)有利于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和会计信息质量。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以前,单位财会人员有的专职,有的兼职,会计人员素质普遍低下,无证上岗现象严重,各单位自行设置会计机构,任免会计人员,工资报酬、日常管理都隶属于所服务的单位,可以说,会计人员仅对单位领导负责,而财政部门只是对持证会计人员进行从业资格和专业技术资格进行管理。因此,很难规范会计从业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从人员配备到会计核算从财政部门到单位内部层层把关,科学管理,规范了会计基础工作,严格了会计核算制度和程序。会计核算中心人员虽然不多,但会计核算中心对会计人员的选调、培训、考核、奖惩有着严格的制度,他们大多是中高级专业人员,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精通本专业的业务知识,而且上岗前必须接受岗前培训,上岗后加强继续教育,不断更新知识,以提高业务技能。而且会计核算中心机构的会计人员,在公开、公正、高效、廉洁、透明的工作环境下对所有核算单位的会计业务,按照统一、规范的核算程序和要求进行业务处理,并且全部采用了现代化管理手段,避免了做假账现象的发生。所以,客观上为提供准确的信息打下了基础,并从根本上提高了会计人员素质。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