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国企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范畴(1)

时间:2020-10-16 作者:poter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内容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任期经济责任的基本概念,随后分析了国企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范畴,最后提出了任期经济责任的指标评价体系。关键词:国企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考核制度,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1999年5月联合印发了《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暂行规定》。这标志着我国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开始了法制化的进程,使我们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考核有了法律依据,走出了经济责任审计法制化的重要一步。国有企业是我国的经济命脉,如何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进行考核,有效地监督和约束领导人员的经济行为是我们长期以来研究的重点。国有企业领导者有着双重的身份,一方面作为国有资产的受托人,有责任保证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另一方面,作为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应对其任职期间所在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以及有关经济活动负有责任。所以,明确经济责任审计的范畴成为科学评价领导人员的基础。如何确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范畴应首先从它的基本概念入手。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概念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审计的一种,是经济责任主体授权或受托对领导人员任期所在部门或单位的财务收支或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以及对有关经济活动的审计活动。从概念上看,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范畴要比审计的范畴大。一般来说平时对会计报表进行审计,主要用于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完整,符合国家财政法规,在财务收支方面有无违法违规行为。而经济责任审计除了用于评价领导人员所在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性以外,还运用于评价领导人员任职期间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和企业领导人员的经营管理水平、能力和业绩,对领导人员的调任、免职、辞职起到重要的参考依据。从审计的对象上来看,根据《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的规定,企业领导人员指的是国有及国有资本金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而从实际上来看,审计的对象不仅包括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还包括其所在的企业及其所属企业。从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目标上来看,它是为了加强对领导干部监督管理,促进领导干部正确履行经济责任,完善权力制约机制的需要。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是多个部门的职责,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应当严格限定在领导人员任期所在部门或单位的财务收支或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以及相关的经济活动方面,而不能任意扩大。

国企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的范畴

(一)财务责任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财务责任包括保全责任和控制责任。作为国有企业的领导人员有责任建立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以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并保证其所提供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企业领导人员在任职期间一般都定有一定时期内需要实现的经济指标,这些指标的完成情况成为企业领导干部经营业绩的集中体现。有些领导干部为了提升自己的经营业绩,弄虚作假,虚列指标。因此只有在领导人员提供确实、可靠、完整的会计资料的基础上,才可以对领导人员的各个方面展开审计工作。可以说财务责任是其他责任的前提和基础,离开了财务责任,其他责任则成为无根之本、无水之源。与此同时,只有在财务责任中把好关,才能从源头上治理腐败,从而有效地约束企业领导人员的经济活动,加强对领导人员的监督和管理。
(二)法纪责任
法纪责任是指领导人员要在经济活动中遵纪守法,不能触犯国家法律。通过审计,验证领导人员所提供的会计报表和其他相关资料的合法性,评价其相关经济活动是否符合国家的法律制度,揭露违法乱纪的行为,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或被审计领导干部拒绝或者拖延提供与审计事项有关资料的,或者提供的资料不真实、不完整的,由审计机关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