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解析(1)

时间:2020-10-22 作者:poter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对被审单位财务状况的考察一直是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全面、客观、公正地对被审单位作出评价,很需要建立一个考量尺度来衡量分析被审单位的财务状况。笔者总结了多年的审计实践经验,初步设计了一套财务指标体系,用以辅助本单位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开展。
一、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解析
在指标体系设计上一般有两个倾向:一个是过于简单,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被审单位的整体财务状况;另一个是过于繁杂不利于使用。为尽量在全面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将指标分为四类,每类又分为核心指标和参考指标两种,这种分类可根据本单位实际加以取舍。
第一类:盈利能力指标
营业成本比率(核心指标)
公式:营业成本比率=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收入×100%
解析:营业成本主要包括材料、生产设备折旧及一线员工人工费用,此指标主要用来衡量被审单位的成本控制能力从而反向揭示其盈利能力。业务性质相同或近似的公司营业成本比率越低则表明其盈利能力越强,在同业竞争中越处于优势。
主营业务利润率(核心指标)
公式: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解析:指标揭示公司核心业务的盈利水平,注意由于不同时期或不同行业间主营业务税率不同可能影响主营业务利润率的计算结果,对此要分析使用。
人力资本利润率(核心指标)
公式:人力资本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当年人力资本成本×100%
解析:当年人力资本成本包含管理者和一线员工人工成本以及当年培训费、研发费等人力资本投入。指标揭示公司人力资源投入对主营业务利润的贡献,是本单位的特色指标,由于高科技企业主要利润由人力资本创造,在营销费用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人力资本利润率可以揭示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本指标在不同年度的对比可以揭示人力资本投入和利润产出的关系。
经常性总资产收益率(核心指标)
公式:经常性总资产收益率=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总资产平均余额×100%
解析:揭示当年平均总资产产生的经常性净利润,本指标由于扣除了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较一般意义上的总资产收益率更具客观性、可比性。
销售净利率(辅助指标)
公式:销售净利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解析:指标揭示销售收入创造净利润的水平,之所以作为辅助指标是因为净利润数值形成可能受非经常性损益影响较大,对指标的使用者有一定的误导性。如常见的非经常性损益因素有: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变更、存货记价方法的变更、其他业务利润、各类减值准备的增减变更及营业外收支较大的变化等。
固定资产净值收益率(辅助指标)
公式:固定资产净值收益率=主营业务利润/固定资产平均净值×100%
解析:指标揭示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适用于制造业等实物资产对利润贡献较大的行业,在我所在部门只作辅助指标。固定资产净值收益率高的企业表明其盈利能力更强,固定资产减值的风险较小。
净资产收益率(辅助指标)
公式: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100%
解析:本指标不是越高越好,因为过高的净资产收益率可能是由于公司使用了较高的财务杠杆,导致在较低净资产的情况下产生了较高净资产收益率,但由于负债较高增加了公司的财务风险,使公司的持续发展能力受到考验。故仅把此项指标作为辅助指标使用。
第二类: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流动比率(核心指标)
公式: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解析:揭示公司利用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指标小于1时表明公司无法用流动资产偿还即将到期的短期负债,只能举新债或出售长期资产。指标过高表明公司财务政策保守,缺乏必要的弹性。共2页:1[2]下一页论文出处(作者):
公共财政背景下的财政审计
关于发挥审计对权力制约和监督作用的调研报告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