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
摘要:根据语境的不同,EcologicalAccounting可以被翻译为生态会计、生态核算(或生态统计)、生命周期评价(LCA,lifecycleanalysis)以及某些环境信息处理方法等。当前理论界对生态会计的研究主要集中以下几个方面:生态会计是如何产生的?什么是生态会计?西方国家对生态会计的研究集中在哪些方面?生态会计的理论框架有哪些?我国是否需要建立生态会计?所有这些都是在研究生态会计时必须弄清楚的基本理论问题。关键词:生态会计;理论框架
一、生态会计产生的背景条件
工业革命以后人类生产力发生了质的飞跃,生产规模扩大、社会财富大幅度提高。然而,严重的环境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如人口爆炸、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物种消失等越来越现实地威胁着人类。为了应对这些威胁,人类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毋庸置疑,科学管理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的有力保障。科学管理必须建立在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基础上,人们需要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的信息系统去反映经济、社会、生态的运行情况,这些信息需求就成了生态会计出现的驱动力。
首先,最强大的压力来自于各国政府。美国***年建立了有毒物质排放表,并要求所有全职员工人数大于10的公司报告该表中列举的651种物质排放情况;丹麦环境保护法案第五章要求企业在“绿色账户”中公开披露企业的环境影响;英国鼓励国内最大的350家企业提供温室气体排放的信息;2000年,澳大利亚也开始强制企业报告污染物的排放。发展中国家也有越来越多的环境法律规章制度开始颁布。其次,随着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完善,计量、报告和管理企业对环境的影响已经成了企业成功经营的必要前提之一。因而传统的利害相关人,如股东、债权人等从维护自身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越来越关注企业的环境信息。最后,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和对自身健康关注的增加,员工、消费者以及其他受企业环境行为影响的个体,都愈加关注企业的环境信息。他们要求企业披露相关信息以确保自身的健康和生存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另外,从美国的经验看,非政府环保组织等社会团体,在迫使企业披露生态信息方面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生态会计概念的界定
有的学者把EcologicalAccounting描述成一个与传统会计平行的会计系统,认为它是在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实践中遇到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适应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会计体系。比如,Schaltegger和RogerBurritt认为生态会计包括内部生态会计、外部生态会计(生态报告)和其他生态会计,它计量和报告企业经营活动中与环境相关的问题。生态会计为系统地评估环境影响提供了高质量的信息。FrankBirkin认为,生态会计提供地区或者组织的管理者进行业绩评价、控制、决策和报告所需要的信息,它同时以生态和经济两个领域的概念、计量单位和价值观念为基础。在某些研究文献中,EcologicalAccounting被描述为一种生态信息处理的方法,这些方法可以简化信息和方便使用者的理解。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研究和梳理,生态会计反映的对象应当是“会计主体和自然环境之间物质、能量交换”。首先,以这种物质、能量为反映对象具备完整性,即通过反映物质、能量交换能够完全反映会计主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这是因为,按照唯物论的观点,会计主体只有与环境发生物质、能量交换才能够形成相互之间的影响关系。并且会计主体与环境的关系都蕴含于物质、能量的交换中,当然,应当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种完备性。受人类对于自然规律认识的限制,对某确定的物质、能量交换并不一定能够推知其全部的环境影响。比如,电磁污染相对于电磁波的运用就有很长时间的延后。但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有关人类可以无限认知世界的原理,这种环境影响迟早会被人们发现;其次,以会计主体和自然环境之间物质、能量交换为核算对象具备基础性。这种基础性可以理解为:核算其他对象(与环境影响相关的事物)要以物质、能量交换为前提,但是核算物质、能量交换不需要以其他事物为前提;最后,以会计主体和自然环境之间物质、能量交换为核算对象是其他学科和实践的需要。其他环境系统只有得到了这些基础信息,才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企业和政府也需要这样的信息以指导实践。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