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控制(1)

时间:2020-10-27 作者:poter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逐步提高,企业的各种经济信息,尤其是会计信息越来越被决策者、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等会计信息使用者所重视,会计信息也是政府进行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但同时,由于多种因素影响,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依然存在。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控制。

一、结合企业实际,深入剖析产生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准确把握会计信息质量控制工作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当前满足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运行需要的会计管理体系还没有形成,会计规范体系还不完善,而企业又是社会各方利益的连接点,即投资者从中获取投资报酬,管理人员从中获取薪金,政府从中获取税金。各方利益经常发生冲突。微观利益与宏观利益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影响。

企业法律意识还比较淡薄,企业自我约束能力不强。目前会计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等监督标准不统一,造成各种监督尚不能有机结合,不能从整体上有效发挥监督作用。虽然有关部门每年都要进行税务财务物价检查,会计师事务所每年都要对会计报表审计验证,但其经常性、规范性以及广度、深度、力度都不能给企业内部监督提供有力的支持,进而难以形成有效的再监督机制。

二、大力宣传依法理财、科学理财的理念,营造良好的财务工作氛围

会计信息质量控制工作涉及一个单位的方方面面,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往往不是会计人员的问题,如果仅仅停留在财务部门内部,停留在会计人员自身不做假账的层面,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大力宣传依法理财、科学理财的理念,深刻理解国家财经法规、行业政策、社会要求和具体企业制度之间的关系,遵循法律法规,完善企业理财的规则,构建科学的理财机制,运用科学的理财方法,创新科学的理财手段,为会计信息质量控制工作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三、严把原始凭证关,从源头上、基础上控制会计信息质量

原始凭证是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或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在经济活动中,非法取得或填制、伪造或变造原始凭证致使会计人员依据不真实的原始凭证进行核算,结果导致一系列的会计信息失真。因此,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应从原始凭证这一源头抓起。严格落实《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深入分析影响原始凭证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的各种不利因素,理顺单位内部的各种经济业务往来关系,规范各种经济业务的管理控制流程,夯实会计基础工作,通过深化、细化全面预算管理,将财务管理与专业管理、会计核算与基础资料管理有机结合在一起,降低会计信息失真的各种风险。共2页:1[2]下一页论文出处(作者):
新会计准则下的盈余管理研究
新旧会计准则主要变化对比分析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