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关于法律援助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与《刺杀肯尼迪》虚构的历史与真实的情感相关学士学位论文。是论文枪手专业与法律援助及博物馆及电影方面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可作为法律援助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所以,你想知道,到底谁是杀了总统以及对罪行进行包庇掩盖的人?每个人!中央情报局的高官,联邦调查局,达拉斯警方,陆海空三军,大企业和白宫.每个人都干了些什么――除了李哈维奥斯瓦尔德.”
这是《时代》周刊在1991年12月23日――《刺杀肯尼迪》上映3天后对电影主题进行的描述.实际上,《时代》周刊的揶揄还算是客气的,还没等影评人开口,一些记者、政论家和学者就开始了对《刺杀肯尼迪》和它的导演奥利弗斯通的口诛笔伐.汤姆威克,《纽约时报》前专栏作家,称《刺杀肯尼迪》“妄想狂和荒诞不经,充满了武断的谬论.”政治学者、《华盛顿邮报》的专栏作家乔治威尔谴责《刺杀肯尼迪》是“一个缺少教育、没有良心的匠人歪曲历史、缺少公民责任感的行为.”《洛杉矶时报》要“抵制斯通编造的事实”,《芝加哥太阳报》宣称“斯通的电影毫无价值,并且使肯尼迪蒙羞”.美国电影协会(MPAA)主席杰克瓦伦丁写了一篇七页的文章批判斯通,把斯通的《刺杀肯尼迪》和莱妮里芬斯塔尔臭名昭著的纳粹宣传品《意志的胜利》画上等号.
斯通后来在一个专访中回忆那段处在风口浪尖上的日子:“我甚至不能记起所有的死亡恐吓,因为实在是太多了.”
物超所值的凯文科斯特纳
或许,对于一个越战老兵来说,这些事情根本算不得什么.1946年9月15日,奥利弗斯通出生在纽约.父亲是华尔街一名比较成功的金融从业者,母亲则是法国人.这让他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并且还有一些艺术天分.不过,自打中学毕业起,斯通就表现得不像一个靠谱青年.1964年,他进入耶鲁大学,但是一年后就退学了,跑到越南当起了老师,在教了半年英语、数学、历史之后,他又搭乘一艘美国商船回国,重新回到耶鲁复读.此时他把精力都放在创作自己的自传体小说上了,以至于第二次从耶鲁退学.然而,没有出版商对他的小说感兴趣.这部小说最终在1997年才面世,那已经是斯通功成名就以后的事情了.
1967年,文学梦想破碎、对自己的人生感到沮丧的斯通加入了美军,并特别要求把他派往越南执行战斗任务.他先后在第25步兵师和第1骑兵师服役,两次负伤,获得过铜星勋章和紫心勋章,并因参加25次直升机攻击而获得航空勋章.后来他的成名作《野战排》就是自己在越南战场上的所见所闻.
1970年,斯通进入纽约大学学习电影,师从马丁斯科塞斯.整个七十年代,他一边当出租车司机养家糊口,一边在电影行业里摸爬滚打,做过摄影、剪辑、制片人助理、编剧,也拍过几部短片.1979年,他因《午夜快车》获得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从此声名鹊起.1986年,他执导的《野战排》获得8项奥斯卡提名,最终斩获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在内的四项大奖,奠定了自己一线大导的地位.1989年,他的“越战三部曲”第二部《生于七月四日》再次获得8项奥斯卡提名,并且让他拿到第二个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对越战的深刻反思成为斯通最为知名的标签,实际上,《刺杀肯尼迪》也渗透着斯通的越战情结,在他看来,正是肯尼迪之死大大推迟了越战结束的进程.
在拍摄《生于七月四日》期间,斯通读到了前新奥尔良地方检察官吉姆加里森的《追踪刺杀》,自己掏钱买下了这本书的电影改编权.之后,他又买下小说《困境:杀死肯尼迪之密谋》,对吉姆加里森的故事进行了扩充.斯通还雇佣了一名耶鲁大学的毕业生,建立一支研究小组,尽可能地收集任何关于刺杀肯尼迪的资料.在斯通读完了两打关于刺杀肯尼迪的书的同时,研究小组已经阅读了100-200本关于这一题材的书.到1990年,斯通已经从华纳兄弟和摄政娱乐获得了4000万美元的投资.
剧本以吉姆加里森为主人公,为了把他塑造成一个英雄,斯通联系了哈里森福特、梅尔吉布森、凯文科斯特纳――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专门塑造高大全形象的好莱坞一线男星.最初科斯特纳拒绝了斯通,然而他的经纪人说服了他出演这个角色.科斯特纳对加里森这个角色做了大量的研究,包括见到了他本人,还有他的朋友和敌人.1991年1月,在他决定出演加里森这个角色两个月后,他自导自演的《与狼共舞》拿下7项奥斯卡奖,让他一时风头无二,也让斯通大感物超所值.此外,斯通还邀请了众多知名影星加盟,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确实和历史人物长相相似,另一方面是因为电影人物众多,熟脸有助于传递巨大的信息量,迅速地提高观众的关注度.因为电影题材的重要性,这些大腕都主动降低了片酬.
实地再现历史
斯通为了还原历史细节所做的努力值得尊敬.剧组一丝不苟地根据档案影片重建了肯尼迪执政时期的白宫椭圆形办公室,这花去了7万美元,而最终只在成片中出现了8秒钟,还是黑白胶片.许多场景都是在实地拍摄,历史上李哈维奥斯瓦尔德在达拉斯剧院被逮捕,电影也就是在这里拍摄,杰克露比枪杀奥斯瓦尔德这一幕也拍摄自它的真实发生地――达拉斯警察局的地下车库里.为了让肯尼迪遇刺的迪利广场看起来像它1963年时的样子,剧组花掉了400万美元进行置景.制片方还向达拉斯市议会支付了一大笔钱雇佣警察重新安排交通路线并把这个地区封锁了3周.真正给斯通再现肯尼迪遇刺场景的时间只有10天,摄影指导罗伯特理查德森使用了2台35毫米摄影机和5台16毫米摄影机,以及14种不同的胶片,以不同的机位和成像素材重组那历史性的一刻.
获得德克萨斯教科书仓库大楼的拍摄许可最为困难,奥斯瓦尔德被认为是在六楼的一个窗口射杀了肯尼迪.整个六楼已经变成一个博物馆,要想站在那个窗口,需要支付5万美元,而且还必须是一天中特定的时刻,每次进入六楼的人员不得超过5名.为了把建筑物恢复到1963年的样子,制片方和大楼的所有者进行了为期五个月的谈判.最终,所有六楼内部的动作都是在五楼拍摄的,但射击车队的视角、在外部看到的枪手镜头都是在那个真实的窗户旁完成的.
凯文科斯特纳饰演的吉姆加里森和唐纳德萨瑟兰饰演的“X上校”都有很长的独白,斯通要求他们不用提词板,背会台词.科斯特纳在表演最后那场法庭陈述时相当入戏,真的流泪以至于哽咽,尽管他把著名的“民有、民治、民享”(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 and for the people)顺序说错,但这一段还是由于出色的表演而被成片保留下来. 最终,斯通拍摄了长达120小时的素材,整整3个月,他每天工作16小时剪辑出了3小时长的成片.斯通用MTV般的快速剪辑,将各种视觉媒介――35毫米、16毫米、超8毫米、8毫米、历史纪录片、静态照片、彩色与黑白、正常速度与慢镜头拼贴起来,让观众完全沉浸于这种快速剪辑所带来的视觉快感和信息轰炸之中,新闻、证据、闪回、场景重建、假想中的场景混杂在一起,人们在神摇目眩中接受了斯通的雄辩.
本文url http://www.sxsky.net/qiangshou/428473.html
电影上映首周,票房不温不火,或许是媒体的口水助推了它的关注度,到1992年1月的第一周,它开始发力,在全球获得了5000万美元的票房,到首轮放映结束,它在全球揽下了2.05亿美元的票房,其中7000万来自美国.华纳还觉得自己挣少了,因为3小时的片长导致它的上映场次有所减少.它获得8项奥斯卡提名,并拿下最佳摄影和最佳剪辑两项大奖.
不过,由于电影作为大众娱乐的广泛传播度,《刺杀肯尼迪》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许多人对于肯尼迪遇刺案的认识.
唯一一个就肯尼迪案提起公诉的人
实际上,斯通在一丝不苟地还原历史细节的同时对历史进行了大量的修改和加工,这也是电影遭到大肆批驳的原因.关于吉姆加里森的基本史实是这样的:1966年,作为新奥尔良地检官的加里森从一个叫杰克马丁(Jack Martin)的私家侦探那里取得了一些线索,得知一个名叫大卫费里(David Ferrie)的男人可能参与了刺杀肯尼迪.加里森着手调查,认为新奥尔良商人克雷肖(Clay Shaw)和刺杀相关.1969年,加里森的调查以逮捕并审判克雷肖而告终.然而,此案递交陪审团不到一小时后,即获一致通过,宣判肖无罪.而加里森成为迄今为止唯一一个就肯尼迪遇刺案提起公诉的人.
在法庭上,加里森展示了其设法从《生活》杂志拿到的泽普鲁德(Zapruder)拍摄的肯尼迪遇刺的录像,并首次向公众公开了录像的内容.在审判之前,几乎没人见过这卷录像带,与加里森共事的调查员非法拷贝了相关影像,使之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
大学法律援助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
播放:23096次 评论:6180人
在电影中,加里森指控肖的关键证人是威利奥基夫,这个人物是历史上四名证人的集合体,而在审理中,四名证人都有严重的可靠性问题.最重要的证人是佩里罗素(Perry Russo),他当庭作证称,自己参加了在激进的反卡斯特罗活动家大卫费里的寓所举办的一次聚会.在这次聚会上,李哈维奥斯瓦尔德、大卫费里和克莱姆贝特朗(Clem Bertrand)(在法庭上,罗素指认克雷肖即为克莱姆贝特朗)已在策划谋害肯尼迪总统的方案.他们交谈中所涉及的内容具体到火力的排布以及如何为涉案者罗织不在场证据等问题.然而,罗素的部分证言是在其接受催眠以及服用硫喷妥钠(静脉麻醉药,也就是所谓的“坦白剂”、“吐真药”)的状态下做出的.罗素较早前提供的证言并未交代那场“潜藏暗杀密谋的聚会”,他确实见过克雷肖两次,但都不是在聚会的场合上.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法律援助的文章 | 大学生适用: | 学术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44 | 写作解决问题: | 写作技巧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模板、论文设计 | 职称论文适用: | 核心期刊、中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写作技巧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经典题目 |
斯通在电影中把加里森许多没有证据的推测坐实,并且增添了许多没有发生过的事情,比如电影中大卫费里曾在一个酒店内向加里森坦白:确实有一个阴谋存在.实际上这从未发生过.电影中新奥尔良法国区的人告诉加里森的助手:克雷肖即为克莱姆贝特朗,这里每个人都认识他.实际上加里森的助手曾仔细爬梳过法国区,没有获得任何有关克莱姆贝特朗的证据,最终他们得出结论,这个人并不存在.为了拔高加里森,斯通设置了一场法庭陈述的戏,从电影的角度来看,这段非常精彩,以至于让《刺杀肯尼迪》进入经典法庭片行列,但历史上加里森根本没有出现在法庭上,那些陈词要么是他书里的内容,要么是编剧的创作.
有意思的是,加里森在《刺杀肯尼迪》中客串出演了沃伦大法官.
“X上校”纯属虚构
关于肯尼迪遇刺案本身,斯通的戏剧化改编更是数不胜数.案发后达拉斯警方拘捕了三个扒火车的流浪汉,加里森说他们衣领和手都很干净,穿着崭新的皮鞋,是阴谋参与者.实际上三个流浪汉的身份都被查明,他们和刺杀案没有任何干系,而且穿着打扮和一般的流浪汉没有任何区别.加里森说,在1963年11月22日中午12点15分,一个癫痫病患者躺倒在马路上,是为了吸引警察的注意,以便枪手们顺利进入射击位置.后来这个癫痫病患者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