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社会保障相关本科论文范文,与我国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收入分配效应相关硕士毕业论文。是中国税务专业与社会保障及社会保险及经济发展方面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可作为社会保障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 】本文探讨了我国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收入分配效应,认为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具有两面性,既有缩小贫富差距和调节个人、代际收支失衡的正面作用,也有负面的影响,因此最终的调节方向还不确定.接着,通过构造计量模型验证我国的实际效果,发现我国的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对收入分配差距产生反向调节作用.据此,本文提出了完善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的政策建议,希望使其实现正向的调节效应.
【关 键 词 】社保支出;收入分配;倒U假说
本文研究的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仅指政府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社会保障中的支出,即政府通过财政向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暂时或永久性丧失劳动能力、失去工作机会或生活面临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支出.财政只需承担必要的、最低的社会保障支出,其原则是公平地对待每位国民并确保其基本的生活权益,保护困难群体利益,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经济发展.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社会保障的文章 | 大学生适用: | 高校大学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91 | 写作解决问题: | 怎么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题目 | 职称论文适用: | 论文发表、职称评中级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怎么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秀选题 |
根据构成内容划分,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包括社会保险支出、社会救济支出、社会福利支出和社会优抚支出.根据性质划分,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具有转移支付性质的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这是出于社会公平考虑设计的,包括社会救济支出、社会福利支出和社会优抚支出;另一部分是对社会保险基金缺口的补助支出,即财政要为社会保险基金兜底[1].
一、理论分析
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对收入分配格局的正向调节方式分为以下两种:
1.转移支付性质的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
转移支付性质的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具有很强的收入分配调节功能.政府以公共财政收支预算的形式将高收入阶层的部分收入以税收的方式集中到政府财政部门,通过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转移给低收入阶层,以保障特殊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其主要体现在横向调节作用,即同代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再分配,也称贫富横向收入再分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研究》(11JJD790038)的阶段性成果配.这是福利经济学在政策上的实践.
2.社会保险补助支出
社会保险由政府强制某一群体将其收入的一定比例上缴,形成社会保险基金,当满足一定条件时,被保险人可从基金获得固定的收入或损失的补偿.虽然社会保险具有权利与义务对等的性质,但其给付水平与缴付水平并不完全对等.换句话说,社会保险缴费多的劳动者与缴费少的劳动者在享受社会保障时,给付水平并没有很大的差别,相反还会对缴费少的低收入者实行倾斜政策.从这点上来看,社会保险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但相对弱于转移支付性质的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其主要体现在对收入分配的纵向调节,包括个人在一生不同阶段收支失衡的调节和代际之间收支失衡的调节.
通过以上分析,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对收入分配的正向调节机制可归纳为图1.
图1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
除此之外,增加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将极大地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全面建立和不断完善将给人们带来稳定的社会生活环境,当他们收入出现波动时,社会保障能缓解人们生活水平的下降程度,从而打消顾虑,增加消费信心,进而达到扩大内需的目的.启动了“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能有力地拉动经济发展,并对我国平衡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然而,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对收入分配差距的调节功能也是一把“双刃剑”.若社会保障的制度设计不合理或机制不健全,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的存在反而可能会扩大收入差距,影响社会稳定.理论依据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漏桶原理.从富人那里征收1美元税收,穷人能得到的会少于1美元,其余的都消耗在勤奋程度下降和管理成本上,再分配的桶上出现一个大漏洞.(2)贫困陷阱.当贫困人口接受社会保障救助的收入并不比他努力工作时少时,他们宁愿接受社会保障的救助而不努力工作,最终将无法从贫困中解放出来[2].
因此,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结果具有不确定性.要实现正向调节效应,必须确立适度的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并且减少管理成本,这样才能既保障贫困者基本生存条件,又能维护富人的工作热情和贫困者的劳动追求.
二、实证分析
1.计量模型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1955年提出了收入分配差距的“倒U”假说.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向发达国家过渡的过程中,收入分配差距的趋势必然是先恶化、后改善.尽管“倒U”假说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但是他的研究方法为我们分析收入分配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奠定了理论基础.
除了倒U假说中的经济发展因素,社会保障制度也是影响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则是社会保障的合理量化.因此,本文也将人均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作为自变量加入库兹涅茨的倒U计量经济模型,回归模型如下:
G为基尼系数,GDP为人均GDP,S为人均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 β0、 β1、β2、β3、β4分别是回归系数.考虑多重共线性问题,对原始方程进行了对数单调变换,并且为了避免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调整对模型的影响,引入虚拟变量D,当年份在1978~2006年时,D等于0;当年份在2007~2010年时,D等于1.
2.数据
社会保障相关论文例文
本文选取1978年到2010年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现有的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统计口径主要有六种[3],本文选取比较权威的《中国财政年鉴》上的数据.为了避免统计口径的变化对回归结果产生的影响,引入虚拟变量.人口数据则选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的年末总人口,两者相除即得人均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数据.
按照比较通用的方法,本文采用人均GDP作为描述经济发展水平的变量,采用历年《中国统计年鉴》的当年价格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另外,表示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指标采用国际上公认的基尼系数,然而基尼系数的测算非常复杂.本文中基尼系数的数据则是采用多个对收入差距开展持续研究的机构、专家(南开大学陈宗胜课题组、中国社会科学院收入分配课题组、国家统计局、世界银行等)的统计结果进行简单平均得出的,详见附录.
3.回归结果
利用Stata软件对变量进行回归,结果如表1:
表1模型回归结果
自变量系数t-统计量人均GDP(lnGDP)0.32327823.75**人均GDP的平方(lnGDP^2)-0.0172605-2.96**人均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S)0.00022482.67*虚拟变量(D)-0.0305884-1.77*常数项-1.109673-3.51**注:*、**分别代表估计系数在10%、5%水平上显著;White检验结果chi2(12) 等于 17.84,P值等于0.1206.DW(5, 24) 等于0.8219419.
F值等于146.30,回归方程在1%水平上显著,修正的可决系数为0.9619.由此可见,回归模型拟合得很好.另外,经过white检验和DW值测算,计量模型不存在异方差,残差项也不存在自相关.
4.模型结论与解释
根据回归模型结果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人均GDP的一次项和二次项对基尼系数的影响都十分显著,并且当二次项的系数为负值,这是一条开口向下的抛物线,证实了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变化随经济增长呈倒U的趋势.由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与基尼系数仍基本上呈正向关系,这一点也可以从β1和β2的绝对值可以体现, β1为0.3232782,而β2只有0.0172605,因而目前在我国对收入分配格局起主要作用的是线性系数β1.另外,从β1的值可以看出,我国的人均GDP与收入分配差距的正相关程度不是很大,人均GDP每增加1%,我国基尼系数只增加0.0032,说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并不会导致收入分配格局的严重恶化.但是,我国的基尼系数在1999年就超过了0.4,即国际公认的警戒线水平,并且人均GDP的对数值也已处于对称轴附近,因而我国的发展水平已接近倒“U”曲线的拐点,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计量模型检验结果也通过了人均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人均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通过了t检验,在90%的置信水平下对因变量具有解释能力.系数β3等于0.0002248,虽然小但大于零,这说明我国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不但没有抑制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反而更使其恶化.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尚处于二元社会保障体制,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缺失或者滞后.
三、政策建议
1.加强社会保障的法制建设,保障公民权益
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完善的社会保障的法律,只有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目前,我国主要依靠社会保障主管部门和经办机构的行政手段和宣传动员来推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而美国则早在1935年就颁布了《社会保障法》.近几年来,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归根结底是由于社会保障立法的滞后.因此,出台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法势在必行.
怎样撰写社会保障学位论文
播放:27977次 评论:4557人
2.完善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制度
由计量模型的结论可知,目前我国的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使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恶化.因而,在适度提高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的同时,也应完善制度建设,提高管理的效率,将其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一方面,我国可根据实际情况,单独编制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并与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预算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由财政部门集中管理的、统一的社会保障预算,并坚持专款专用原则,防止流失与滥用.另一方面,应加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应覆盖纯农民、失地农民和进城务工人员这三类,分人群、分项目、分地区依次推进,待时机成熟再与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并轨[4].
该文来源:http://www.sxsky.net/shuishou/zgsw/386030.html
3.拓宽筹资渠道,适时开征社会保障税
由于目前我国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仅占财政总支出的10%左右,这与发达国家的30%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因此我国应努力拓宽财政性社会保障的筹资渠道,否则,提高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就成了空谈,社会保障税则是增加筹资的有力方式.我国的社会保障税可以循序渐进,分步实施.应注意与现有社会保障缴款制度的平稳衔接,在较完备的税收框架下逐步实施到位.合理确定税目和税率,在社会保险待遇上,应体现出不缴纳者不受益,缴纳项目及缴纳数额的多少与受益项目及受益程度保持合理的必要的对应.
4.优化财政性社保支出结构,建立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体系
我国应努力加大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的支出费用及所占比例,充分发挥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的横向转移支付功能,保障低收入和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缩小个体间的贫富差距.可以构建新型的社会救助体系,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对于地区分布的不合理,需要中央政府建立规范化、制度化的社会保障纵向转移支付制度,重点扶持贫困地区,为人民群众提供相对平等的社会保障服务,缩小地区间贫富差距.
5.建立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监督机制
建立完善的监控机制有利于社会保障的良性发展,我国在完善社会保障的道路上,具备良好的监督机制将使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更公平、公正和公开.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监督机制应当由一个完整的系统组成,包括行政监督系统、司法监督系统、专门监督系统和社会监督系统,各系统根据特定职责相互分工、相互协作,形成全方位的监督.
参考文献
[1]高霖宇.社会保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效应研究[J].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穆怀中.国民财富与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J].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
[3]陈正光、贺巧知. 社会保障支出统计存在的问题、原因及途径研究[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5).
[4]刘志英.社会保障与贫富差距研究[J].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250\|251.
社会保障相关硕士毕业论文,与我国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收入分配效应相关税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农民工社会保障论文
就业创业和社会保障市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另一类是来铜务工人员(应当在本市签订劳动合同并就业2年以上,缴纳社会保险2年以上,在本市无住房),主要指在我市就业的农民工.,保障性住房申。
社会保障硕士论文
业社会保障一,中国gdp分析二,消费价格指数分析三,城乡居民收入分析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析六,进出口总额及增长率分析第二节?中。
社会保障概论论文
业社会保障一,中国gdp分析二,消费价格指数分析三,城乡居民收入分析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析六,进出口总额及增长率分析第二节?中。
社会保障论文
业社会保障一,中国gdp分析二,消费价格指数分析三,城乡居民收入分析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析六,进出口总额及增长率分析第二节?中。
社会保障本科毕业论文
就业创业和社会保障工人员申请保障性住房积分制审核暂行办法》主要针对两类人员:一类是新就业无房人员(应当持有大中专院校,职校毕业证书,自毕业时起未满5年,在本市签订2年以上就业合同。
财政总预算会计论文
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的要求,我。昆山市财政会计学会工作报告司出售废料收入的财务处理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公司的做法违反了会计法律制度的规定,b,。
财政会计论文
案之一.会计档案工作由各级财政机关和各级档案业务管理机关共同负责进行业务指。昆山市财政会计学会工作报告司出售废料收入的财务处理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公司的做法违反了会。
大学生就业保障
场ejobmart.41安徽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大学生就业取向论文年度,大学生就业取向论文山东省正工作的实践难题和制度建言2,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双向转诊制度的现状和思考3,城市社区居家养。
收入
类教材)?英语同声传译1。经济与管理学院收入分配办法员;,b.已修完所报考专业的硕士学位课程及选修课程且成绩合格(须提供授课单位的成绩证明);,c.已在所要报考的学科或相近的研究领。
财政毕业论文
控试论我国加入wto与企业标准化工作我国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的现状及对策论企业新产。财政税收论文财税法规专题《财税法规专题》论文考试实施细则,一,考核方案,考核分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