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资本类有关论文查重,关于报关文参考文献地址目录单,报关文参考文献目录单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资本及经济环境及世界经济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资本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中国的资本外逃:现状,影响及对策
课题组
(湖南大学金融学院410079)
内容摘 要:1988年以来,我国一直存在较为严重的资本外逃,15年间,我国资本外逃额累计达到1500余亿美元.我国资本外逃主要有三个途径:通过经常项目的资本外逃,通过资本与金融项目的资本外逃,通过地下银行系统的资本外逃.我国资本外逃具有过渡性的特点,跨国洗钱是我国资金外逃的重要内容.资本外逃对我国的对外经济,对内经济及社会稳定与国家安全都将产生不利影响.抑制我国的资本外逃应该标本兼治,从源头上抑制资本外逃的发生,从路径上堵塞资本外逃的通道.
关 键 词:资本外逃过渡性跨国洗钱联合金融监管
资本外逃(CapitalFlight),在国际上又称为资本逃避,资本非法转移等,是资金跨国界的一种异常流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资本外逃现象.有分析表明,我国曾经成为继委内瑞拉,墨西哥,阿根廷之后的世界第四大资本外逃国,资本外逃额占GDP的比重仅小于俄罗斯,大于墨西哥,韩国等国.严重的资本外逃形势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分析我国资本外逃的现实形势出发,探讨资本外逃对我国的影响与抑制对策.
一、中国的资本外逃:现实考察
(一)现状
从统计数字来看,我国自1994年来已连续8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引资大国,仅"九五"期间我国吸收的外商投资就达2900亿美元,比"八五"时期增长80%.外资现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然而,与外资流入同时发生的是大规模的资金外逃.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中国已成为全球资本输出大国,在输出资本的结构当中,只有一小部分属于政府批准的对外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其余均属各种形式的资本外逃.
由于资本外逃是一种"地下经济",具有违规性与隐蔽性的特点,因此其规模很难被准确衡量.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我国资本外逃的数量已作过各种口径的估测.英国伦敦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顾问沃尔先生,在一份提交给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研究报告中指出,从1989年到1995年间,中国长期资本外流的总量超过1000亿美元,其中约有500亿美元是未经政府批准的.据樊纲领导的北京天则国民经济研究所测算,1989年至1998年的10年间,我国资本外逃合计达到1630.50亿美元,占同期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71.27%,是同期借用外债总额的1.63倍.而最近的研究成果表明,我国资本外逃额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围绕着100亿美元总体呈上升趋势,分别在1992年,1994-1995年,1997-1998年形成三个峰顶,于1998年达到最大值,当年超过了400亿美元,15年间,我国资本外逃累计达到1531亿美元,年均102亿美元(见下表).
表1中国1988-2002年资本外逃规模一览(单位:亿美元)
年份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规模37.31-24.03132.6485.83169.5961.23190.31247.7985.53219.27423.83-78.31-84.02124.04-59.30(二)途径
总体而言,我国的资本外逃主要有以下三个途径:
1.通过经常项目的资本外逃
经常项目包括货物和服务,收益和经常性转移.货物项是资本外逃的重要渠道.当事人一方面低报贸易外汇收入,违反国家规定将外汇擅自自存境外,或者干脆隐瞒贸易活动中的外汇收入,另一方面,高报贸易外汇支出,向国家外汇指定银行骗购外汇汇往国外.类似于这样的"进出口谎报"(mis-invoicing)还有其它形式.值得注意的是,"进出口谎报"中的某些内容如伪造单据所造成的虚假进口货值会反映在"错误与遗漏"项目中,但假报货值包括进口高报,出口低报所导致的资本外逃并未在国际收支平衡中反映.
服务类项目包括运输,旅游,通讯,建筑,保险,金融服务,计算机与信息服务专有权使用费和特许费,各种商业服务,个人文化娱乐服务以及政府服务.单位和个人都可通过服务项目外逃资本,如单位以各种对外支付的名义向银行购汇或从其外汇账户中支出以实现资本外逃,个人也可因私出境购汇.对频繁出入境的人员来说,多次合法携带或违规超额携带现钞累计起来也是较大的数目.
收益项目包括职工报酬和投资收益两部分,其中"投资收益"存在较大的资本外逃空间,当事人一般通过低报对外投资收益,高报对外商投资支付的投资收益实现外逃资金的目的.经常性转移也是个人外逃资金的通道.由于我国有关政策的松动,个人向国外汇款的限额已由2000美元扩大到20000美元,因此通过这一途径外逃的资本将会迅速增加.
2.通过资本与金融项目的资本外逃
资本与金融项目包括资本项目和金融项目,其中金融项目是资本外逃的重要通道.金融项目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它投资.直接投资的两个小项目"外国在华直接投资"和"我国在外直接投资"经常被资本外逃操纵者利用.证券投资项目的资产类值得关注,资产类的借贷方分别反映我国持有的非居民证券资产的增加和减少.这一项目自1997年后迅速增加,逆差逐年扩大,表明国内资本通过证券投资流出迅速上升(见下表).
表21995-2002年上半年对外证券投资净值单位:百万美元
年份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对外证券
投资净值79-628-899.27-3830-10534-11307-20654-12094资料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safe.gov..
金融项目中的其它投资项目也与我国资本外逃紧密相关,它记录了除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以外的所有金融交易,是近期资本与金融账户变化最剧烈的项目,已成为我国资本外逃的重要通道之一.
3.通过地下银行系统的资本外逃
地下银行作为一个转移资金的非正式途径,正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特别是被用于一些国际性的违法犯罪活动.在我国江浙一带,存在不少地下钱庄,有固定的地点,固定的客户和稳定的资金来源,2003年3月,在中国广东,福建公安部门开展的打击地下钱庄的专项行动中,一举打掉地下钱庄32个,抓获地下钱庄庄主等犯罪嫌疑人90多名,收缴赃款,赃物价值3000多万元.近年来,我国通过地下钱庄这一渠道流出的资金数目惊人.据报道,我国每年通过地下银行转移出去的资金高达2000亿人民币(约合244亿美元),是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的2%,相当于255亿美元的全年对外贸易顺差.地下银行由于其高保密,无记录及匿名性的特点,常被走私,腐败,毒品犯罪分子作为洗钱的最重要途径.通过这一途径进行的资本外逃性质极为恶劣.
(三)特点
与世界上其它国家的资本外逃相比,我国的资本外逃在以下方面较为突出:
1.资本外逃具有"过渡性"
资本外逃根据性质不同可分为真实性资本外逃与过渡性资本外逃.真实性资本外逃是因恐惧,怀疑或是为了逃避某国的异常风险或管制而导致资本从一国单向转移到另一国的资本外逃,过渡性资本外逃则是为了逃避各种管制,获取较高的相对收益所引起的资本从一国转移到另一国,而后者再以投资身份返回资本流出国的资本外逃.
王国林,杨海珍(2001)等人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证实了中国资本外逃与外国直接投资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说明中国的资本外逃主要是由于对内资和外资之间差别的政策待遇引起的,并非是由于投资环境恶化.李晓峰(2000)指出,"不对称风险"因素即国内外投资者所获得的信息不对称,或所面临的经济政治风险不对称,会导致大量的外资流入与不断增加的资本外逃并存.这一点,可以从我国外商投资的来源结构中得到证实.在90年代流入我国的外资中,来自香港,台湾,澳门,新加坡等华人聚集地的"外资"占60%以上,这其中必定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大陆流出又返回的"过渡性"外逃资本.田晓霞(2000)通过理论分析和模型检验后认为,在刺激中国资本外逃发生的国
资本类有关论文范文检索,与报关文参考文献地址目录单,报关文参考文献目录单相关论文查重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