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美术课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关于合肥市小学美术教师培训基地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美术课及学生及美术教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美术课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巧妙联系农村美术课程资源
因人而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江苏省江都市仙女镇双沟小学郑朋邮编:225267
论文摘 要:美术新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创新能力的关系.那么创新能力的培养离开了鲜活的学生生活实际,也就变成了枯竭之水.所以将地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同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巧妙地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积极性更高,创新意识,能力更强,最终养成独具个性的美术素养.
关 键 词:地方美术资源巧妙结合因人而异创新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感知和领会美,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挖掘学生的审美潜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我校地处苏中农村地区.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面对独特的地域资源优势,使我感到如果能因地制宜,让每一位农村孩子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活动,培养他们在生活中善于发现美的眼光,动手操作创造美的能力,形成一定的美术素养,那该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教育活动.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有意识地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实践,让每一位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立足课堂,并走出课堂,到社会,到家庭,到大自然中,去发现,去寻找,感受美术材料的形态,肌理,色彩,质地等特征,让学生感受到美术课程资源的丰富多彩.同时带领学生共同发现新材料,巧用新材料,将创新能力的提高与美术课程资源的巧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教学的实际,与各位探讨如何巧用地方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自选材料,让"创心"得到呵护
在美术课上,时时为学生创造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喜爱的美术材料,尽可能地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学生有了创新的载体,我会及时的表扬,鼓励,展示他们的作品,这样学生处于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心情较好,情绪愉快,观察灵敏,思维活跃,能通过作品较完全的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
例如在教授《跳舞的点和线》一课时,鼓励他们独立思考,敢于标新立异,力求表达出自己的创新想法.本课旨在启发学生的想象,运用点,线,面构成多样式的作品,体味点线的形状和,浓淡的节奏美.在教学的时候,我就鼓励学生找找身边的点,线资源,有的学生用绒线,有的同学用渔网,有的同学用米粒.这样把看似枯燥的构成教学,组织的非常有趣.同时,通过教师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的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对培养和呵护学生一颗创造之心,对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真材实料,让"创趣"得到激发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可见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在美术教学中显得多么重要.这种兴趣应该是持续的,延展的,并且应该是内涵的,创造的.教者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这一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开发课程资源,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
例如教授《我做的点心》一课时,由于我校地处某市东郊,学生从小到大都深深受历史悠久的包子文化熏陶.对面点可以说是不光熟悉,而且非常地具有感情.在引导时,我鼓励学生从家里带来真的做包子的面粉,在课堂上看到同学们,哪高兴劲就知道学生的热情是非常的高涨.并通过电磁炉现场蒸一蒸同学们亲手做的点心,再让大家共同尝一尝点心.通过这样"真材实料"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势必会让更多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开发.
三,组织活动,让"创能"得到培养
创新能力是指人在某一领域内表现出来的独特,杰出,非凡而有价值的才能.它不是单一的能力,而是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的各种能力的综合,用以掌握的信息,重新分类组织转换,敏锐的想象,推测与创新,根据已有的各种信息果断地选择最佳方案.成功的创新有三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即创新态度,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而这些因素的形成发展都离不开创新活动.所以将创新收集地方美术资源活动,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突破口.
例如在教授《我造的花园》一课时,就带领学生一是到本地的花园去实地观察,和开展写生活动,在每个学生的脑海里对花园有个表象的理解,其二以小组为单位到互联网上了解花园的知识,对花园的布局到建筑风格有个深入的了解,其三分头去收集做花园需要的材料,最终比比哪一组做的花园最有创意.在三步骤的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在浅移默化中得到了培养.这样的课堂组织形式,给了学生更多的探索的空间,也给了学生更多能力培养的舞台.
四,会声会影,让"创乐"得到追寻
把快乐请进课堂,让学生在美妙,快乐的感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