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为互联网类毕业论文模板范文,与法学文怎么发表浙江相关怎样写论文摘要,可作为论文摘要专业互联网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免费下载教你怎么写互联网及国际法及注释方面的优秀学术论文范文。
《山海法学论坛》论文编辑格式
中文部分
一,文档命名
作者+学校+山海法学论坛投稿+文章名称(不包括副标题).
二,标题
(一)标题一(篇名)样式:小三号+宋体+加粗+居中副标题用小四号字右对齐标题二样式:四号+宋体+加粗+首行缩进2字符,标题二用"一,二,三等"表示.()标题三样式:小四+宋体+加粗+首行缩进2字符,标题三用"(一),(二),(三)等"表示. ()标题三以下的标题:五号+宋体 +首行缩进2字符,标题四用"1. 2. 3.标题五用"(1)(2)(3)".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互联网的论文范文文献 | 大学生适用: | 函授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12 | 写作解决问题: | 学术论文怎么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结论 | 职称论文适用: | 杂志投稿、初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学术论文怎么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最新题目 |
,摘 要 及关 键 词 格式
无缩进,名称统一为"摘 要 "和"关 键 词 ",,用【】括起来
(三)关 键 词 间不加分号,空2格,关 键 词 不得超过5个,
(四)摘 要 内容和关 键 词 用,正文格式五号+宋体+首行缩进2字符+单倍行距gsf.zsllawyer./content_details.aspid等于248),访问日期:2006年4月16日.
(十)外文注释从该文种注释习惯,英文脚注勿出现" ",.等中文标点.
六,注释例
(一)着作
周鲠生:《国际法》上册,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156页.
(二)论文
王家福,刘海年,李步云:《论法制改革》,法学研究1989年第2期.
蔡健和:《董事的诚信义务研究》,暨南大学2016年法学硕士论文,第2页.
(三)文集
龚祥瑞:《比较宪法学的研究方法》,载《比较宪法研究文集》第1册,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四)译作
[英]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69页.
(五)报纸
王启东:《法制与法治》,《法制日报》1989年3月2日.
(六)古籍
1.《宋会要辑稿·食货》卷三.
2.(清)沈家本:《沈寄簃先生遗书》甲编,第43卷.
(七)辞书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932页.
(八)港澳台着作
戴炎辉:《中国法制史》,台湾三民书局1966年版,第45页.
英文部分
英文标题,作者,作者简介,摘 要 ,关 键 词 列于正文之后,正文与英文标题间,在正文后加1空行,勿出现" ",.等中文标点
一,标题
(一)标题一(篇名)样式"Times New Roman" +四号+加粗"Times New Roman" +四号+加粗"Times New Roman" +四号+加粗摘 要 及关 键 词 格式 Abstract),关 键 词 (Key words):无缩进"Times New Roman"+小四+加粗
(二)摘 要 (Abstract),关 键 词 (key words)后加冒号,Key与words间空1格,关 键 词 (Key words)间空2格.
(三)内容:"Times New Roman"+ 五号Abstract)内容两端对齐,关 键 词 (Key words)内容左对齐.
三,英文注释体例
(一) 一般规定
1. 英文注释从其注释习惯.其他文种注释从该文种注释习惯,亦可参照英文注释.
2. 外文原注释中的评论性或说明性文字应译为中文.
3. 作者姓名以"名前姓后"的顺序书写.多个作者的,在最后两位作者之间用"&,"连接,作者为三人以上,也可只注明第一作者,其后用"et al."(意即and others)标注.
4. 着作或者文章名使用斜体.着作或文章名的首字母及实体词的首字母须大写.
5. 数个资料引自同一出处的,注释采用:"前引〔2〕,某某书,第×页(第×-×页)".
或者"前引〔2〕,某某文".两个注释相邻的,可采"上引某某书(文)".
6. 非引自原始出处的,注释前加"quoted from".
7. 页码用"p."(单页)或"pp."(多页)标注,段落用"para."(单段)或"paras."(多段)标注,卷次用"Vol."标注,版次用"ed."标注.
8. 原则上不可引用互联网资料.如确有必要,须注明详细的网址并括注登陆时间.
9. 每个英文标点符号后加1个空格.
(二) 注释例
1. 着作
注明:作者,文献名(斜体),卷次(如有),版次(如有),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
[1]F. H.Lawwon &, B. S. Markesinis, Tortious Liability for Unintentional Harm in Common Law and the Civil Law, Vol.Ⅰ,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2, p.106.
(上例把关键地区的空格用 替代,方便大家理解)
[2]William L. Prosser, Handbook of the Law of Torts, 4th ed., St. Paul, Minn.: West Publishing Company, pp.244-246.
编着在编者姓名后加"(ed.)"(一人)或"(eds.)"(多人).
[3]Joel Feinberg &, Hyman Cross (eds.), Philosophy of Law, California: Dickenson Publishing Company, 1975, p.26.
译着在文献名后注明译者.
[4]Leo Tolstoy, What is Art, trans., T. Mand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2, p.258.
2. 论文
文集文章注明:作者,文献名(斜体),编者,文集名称(斜体),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
[5]Robert E. Keeton, The Basic Rule of Legal Cause in Negligence Cases, in Joel Feinberg &, Hyman Gross (eds.), Philosophy of Law, California: Dicken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