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阶级论文范文,阶级方面学士学位论文,关于《帕梅拉》与十八世纪中产阶级的政治理想相关本科论文范文。适合阶级及小说及社会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阶级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关 键 词 :理查逊 中产阶级 “灰姑娘”梦 阶级融合
摘 要:理查逊在《帕梅拉》的道德说教具有很现实的功利目的.小说的喜剧结局迎合了十八世纪英国女性渴望通过婚姻提高社会地位,改善经济状况的“灰姑娘”梦,但更重要的是,它还象征着阶级融合,反映了以理查逊为代表的整个中产阶级渴望改善文化身份,跻身高雅社会的政治理想.
塞缪尔理查逊(Samuel Richardson)是英国小说的开山鼻祖之一,被许多人尊为“英国小说之父”①.他的书信体小说构思新颖,视角独特,不仅“成功地处理了笛福未能解决的几个主要的形式问题”②,而且开创了心理现实主义的先河,成为英国小说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有意思的是,这位出色的小说家可谓大器晚成,五十岁才开始创作小说,而且还只能算是“兼职”,因为他正经的身份是伦敦的印刷商.十八世纪时的工商业者属于职业中产阶级,同文学和艺术似乎扯不上关系.在英国传统的等级社会里,文学和艺术是为上流社会(包括贵族和士绅阶层)所独享的消费品,是其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而在他们的庇护和资助下从事职业或半职业文学创作的作家也多是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并享有足够闲暇的人③,这些条件都是靠双手起家,凭勤劳致富的中产阶级所不具备的.虽然随着工商业的发展,中产阶级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政治地位也有所提高,但摆脱不了粗鄙的名声,在名门贵族的眼中依然是满身铜臭的下里巴人.因此,当时盛行的观念是,“中产阶级是生产力,但是是没有艺术修养的生产力,中产阶级有财富,但是是没有文化的财富”④.那么,印刷商理查逊为什么要在年过半百的时候,突然开始写小说了呢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阶级相关论文范文 | 大学生适用: | 在职论文、自考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61 | 写作解决问题: | 如何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模板、论文前言 | 职称论文适用: | 期刊目录、职称评初级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如何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最新题目 |
根据理查逊本人的说法,他写小说纯属偶然.一七三九年,两个书商请他编写一部手册,为文化水平不高的读者提供关于日常生活问题的书信范文.这些门类庞杂的书信中有一组专门用于指导外出做工的漂亮姑娘如何抵制雇主的引诱,保持贞洁的内容.在写作的过程中,理查逊回忆起以前听到过的一个关于女仆拒绝男主人求爱,最后又嫁给他的故事,就动手将之发展成为一部完整的文学作品:《帕梅拉》或《美德有报》(Pamela, or, Virtue Rewarded, 1740).于是,十八世纪最为畅销的小说之一就此诞生了.
表面上看,理查逊创作小说的目的非常单纯,就是以轻松愉快的方式宣扬宗教和道德,在娱乐中陶冶
阶级方面论文范例
有人指出,帕梅拉“所得的奖励确实丰厚,却也有过分慷慨之嫌”,因为在等级分明的英国社会里,“一个女佣同其上层主人结为夫妇在当时无异于天方夜谭”⑩.可是,正因为是天方夜谭,所以才具有诱惑力,如果跨阶级的联姻在当时非常普遍,《帕梅拉》的魅力恐怕就会大减.理查逊如此迎合女性读者的心理需求,其实说明了两个问题.
其一是商业方面的考虑.众所周知,十八世纪的小说读者中以女性居多,这其中又包括许多在大户人家干活的女仆.通过婚恋这种极具吸引力的故事题材来吸引女性读者,不仅能比枯燥的说教起到更为有效的教育作用,而且也顾及了小说的商品性,不会使其成为赔本生意.其二是理查逊对女性群体有一种很深的心理认同感.这固然同他敏感、内向的性格有关,更重要的却是因为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弱势地位使他产生了同病相怜的感觉.前文说过,财富为中产阶级带来了政治、经济地位的提高,使他们成为贵族士绅阶层最直接的竞争者,但在文化修养和气质风度上他们却始终不及后者.与此同时,中产阶级在政治、经济领域内的竞争也使上流社会承受了极大的压力.为了维护自己的特殊地位,他们就利用中产阶级先天的自卑感,“把自己的文化标准推向极端,成为对中产阶级的心理压迫”[11].在这种压迫面前,理查逊的心态微妙而复杂.虽然他自尊心很强,并不为自己的商人身份感到羞耻,但又十分向往高雅社会的生活方式,希望能够靠自己的奋斗被那个社会所承认和接纳.这种心态对中产阶级而言应该极具代表性.更重要的是,当经济、政治地位的提高使中产阶级有资格参与话语权的争夺时,这种心态就外化为文学表述,以小说的形式体现了出来[12].《帕梅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可以说,小说反映的女性在婚姻问题上的“灰姑娘”梦,未尝不是理查逊乃至整个中产阶级渴望改善文化身份,跻身高雅社会的“灰姑娘”梦.
本篇论文转载于 http://www.sxsky.net/zhengzhi/gjgx/452508.html
一、冲突与斗争
《帕梅拉》的故事情节以帕梅拉同B先生之间的冲突为核心展开.表面上,这是婚龄女性同追求者之间的感情纠葛,同一般爱情故事没有太大区别,不论以哪个时代的眼光看,都毫无希奇之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常识告诉我们,一部爱情小说能够在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决定性的因素往往不是爱情.《帕梅拉》的价值除了它在小说艺术形式方面的贡献外,就在于它在意识形态层面上映射出不同阶级间的矛盾与斗争.
从十八世纪英国人的角度看,帕梅拉和B先生的身份、地位悬殊有如天壤之别.前者是穷人的女儿,给阔太太作女仆,家奴一个,地位可谓低下之至;后者是富家子弟,拥有偌大的产业和爵位,还是下议院议员和地方上的治安法官,身份可谓显赫之至.因此,当后者看上前者,欲将其据为己有时,本应是手到擒来,不费吹灰之力.但是,出乎B先生――以及当时的读者――的意料,帕梅拉竟然对他的百般利诱和威逼无动于衷,极尽反抗之能事.是因为B先生容貌丑陋,举止粗俗,惹人生厌吗非也.他不仅受过高等教育,博学多才,而且连帕梅拉都承认他“英俊、文雅”[13],“身材高大、威风凛凛”,这样的一位翩翩绅士对异性当然不会缺乏吸引力.事实证明,帕梅拉一直对B先生怀有爱慕之情,否则最后当他“改邪归正”,正式提出求婚时,帕梅拉也不会那么爽快地点头了.其实,在小说的第一卷里,帕梅拉拒绝的并非B先生这个男人,而是他所代表的阶级对下等人采取的轻视、玩弄的态度.
B先生刚开始追求帕梅拉的时候,所抱的是一种游戏的心态,只打算将这个俊俏的女仆当作满足性欲的玩物.他之所以敢在家中肆无忌惮地调戏、引诱帕梅拉,是因为他的手中掌握着后者――以及其他所有仆人――的命运:只要他一句话,就可以决定帕梅拉是继续留在庄园里过相对安逸的日子,还是回到一贫如洗的父母身边受苦.当B先生的无理要求遭到拒绝后,他便对帕梅拉进行种种心理上的折磨与压迫,最后甚至剥夺了她的人身自由,命令马车夫将她强行拉到他在林肯郡的庄园中软禁起来,逼她就范.帕梅拉曾尝试逃跑,却发现自己一介弱质女流,根本逃不出B先生的手心,而周围的邻居们也都慑于B先生的权势,对帕梅拉的求助无动于衷,甚至认为主人看上女仆,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而唯一向帕梅拉提供帮助的牧师威廉斯先生也被B先生陷害,身陷囹圄.绝望中的帕梅拉曾经哀叹:“当有权有钱的富人们决心进行压迫时,悲惨不幸的穷人们能对他们反抗什么呢”上层阶级滥用权势可能给下层阶级造成的伤害,由此可见一斑.
在这种极不平衡的权力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帕梅拉唯一能用以对抗B先生的武器就是宗教和道德,因为只有在这个层面上,他(她)们才是平等的.每逢被B先生逼入困境,帕梅拉(如果没有昏过去的话)就宛若受难的圣徒,向上天祈祷,表白自己的坚贞,期待上帝的拯救,而她坚定的态度和虔诚的泪水虽然不时招致B先生的嘲弄,但每每也总能唤醒他的良知,令他悬崖勒马.这类场景其实很值得玩味,因为就是在这种危机时刻,不平衡的权力关系遭到了逆转,财富和权势不再是区分人贵贱的标准,心灵的高洁才是唯一的准绳.也只有在这种时候,帕梅拉才敢抛开等级观念,严厉地斥责迷途的主人:“您无疑应当更加害怕万能的上帝才是,因为我们全都站在他的面前,不论是最伟大的人,还是最渺小的人,不管他们爱怎么想,但全都要向上帝负责.”世俗阶级间的斗争转化成了宗教层面上卫道士和渎神者之间的对抗,这虽有简化矛盾之嫌,却是典型的中产阶级思维的体现.
对生活糜烂的上层社会进行宗教道德意义上的抨击,可以说是当时的中产阶级最乐意做的事情之一.一六八八年“光荣革命”后的英国经济飞速发展,拥有土地的贵族和士绅阶层是“工业化和自由贸易的最初受益者”[14].然而,不同于对工作和勤劳节俭怀有清教徒特有之狂热的工商业资本家,贵族和士绅们并没有将增加的财富用于投资和再创造,而是无所事事,沉迷于挥霍享受.生活的糜烂带来精神上的堕落.理查逊曾在《帕梅拉》中提到,放纵淫欲是当时上流社会的普遍现象(B先生本人就有一个私生女),而他们所起的榜样作用不可避免地导致整个社会的道德败坏.对这种状况,中产阶级感到深恶痛绝.在他们看来,高贵的出身和门第并不值得夸耀,“那些社会地位比他们高的人,在道德上却比他们低下”[15].这种想法使他们能够在金钱以外的精神领域傲视高雅社会,找回失落的自尊.有基于此,中产阶级成为十八世纪英国宗教复兴运动最主要的推动者,也就不足为奇了.在道德上完美无缺的帕梅拉就是这场宗教复兴运动的产物.当她最终同地位高出她许多的B先生结婚时,这既是女性对男性“史无前例的胜利”[16],也是以理查逊为代表的中产阶级在精神上对高雅社会“史无前例的胜利
阶级方面本科论文范文,与《帕梅拉》与十八世纪中产阶级的政治理想相关政治论文题目参考文献:
经济与政治论文
2005~2009年《世界经济与政治》载文评析为样本,对近5年来发表在《世界经济与政治》杂志的论文进行统计,得出了一些统计结果,并对这些统计结果进行概要的分析,得出我国国际政治。
政治与经济论文
旅游论文提纲范文旅游经济论文-旅游论文提纲范文-浅谈应对后奥运经济低谷效应”的对策建议,关键词:旅游论文提纲范文,马克思经济学论文,国际政治与经济论文,经济。2005。
时势与政治论文
南交通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有人不知道"可口可乐"了,也很少有人把它当做外国的东西加以排斥,经济全球化络人们带来了便利和利益.,与经济全球化相伴,区。
形式与政治论文
期,12.孔孜政:《驾驶行为险态辨识理论与方法》,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政治与法律学院谌宏伟老师防专利权的保护期限为_____,自申请日起计算.,a.10年b20年c30年。
时事与政治论文
中学生时事政治报金华市婺城区教育文化体育局教研室文件,金婺教研室[2016]12号,———————————,关于转发金华市教研室有关教学评价与考试,教学管理,教研创新论文,课例研。
形势与政治论文
部负责批改该。2016形势政策课论文强新世纪新阶段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不断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的高质。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文
2005~2009年《世界经济与政治》载文评析为样本,对近5年来发表在《世界经济与政治》杂志的论文进行统计,得出了一些统计结果,并对这些统计结果进行概要的分析,得出我国国际政治。
当代经济与政治论文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学实践探析“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学实践探析“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学实践探析,“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教育部规定高等学校的公共政治理论课之一,也是师范。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论文
势与中国经济发展当代世界经济趋势与中国经济发展[摘要]21世纪初期的世界经济呈现出信息化、全球化、区域化、多极化的多重发展趋势。它们不仅构。2005~2009年《世界经济与政治》载。
21世纪电子商务网校
流,是实现批量定制的理想工具.,2.技术进步成为电子商务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条件,电子商务最早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电子商务题目电子商务咨询,电子商务咨询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