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称制度改革的进程中,高等学校加强激励机制运行的内部制度建设,实行人性化的管理以及形成优势的高校文化;适应新形势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需要,在处理好个体利益与社会效益关系的基础上,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高等教育全面持续发展需要的职称制度至关重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审计职称论文,希望能让对审计更加了解。
一、现场审计流程管理
实施审计现场管理,主要是在审计过程中对审计人员、审计数据、审计方法等加以管理和控制,提高审计效率,加强审计的监督职能。其主要控制、管理阶段可分为审计计划阶段、审计实施阶段以及审计复核阶段。
审计项目是审计机构或人员受托或根据授权,在规定期限内向委托方或授权人提交审计报告的一项具体审计任务,是现场审计的对象。审计任务完成后,审计机构或人员向受托或授权机构出具最终交付的工作成果――审计报告,对审计事项发表意见。
审计项目一旦确立后,其一般工作流程是:审计机构要组织成立临时性的审计组作为项目团队,明确审计组组长作为项目负责人,审计组通过制定计划、组织实施和收尾三个阶段,最终出具审计报告。在计划阶段,审计组先期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前调查,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进行初步评价,在此基础上,判断确定重要性水平和可接受审计风险,确定审计范围和重点审计内容,制定计划阶段的可交付成果――审计实施方案。在实施阶段,审计人员按分工,各自完成分配的工作,如货币资金审计、往来款项审计、收入审计等,取得相关审计证据后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实施阶段可交付成果,包括其佐证资料――审计证据,提交给审计组长,经组长审核通过,方为工作完成标志。在收尾阶段,通过汇总审计工作底稿,是否满足审计计划中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和审计风险,如果超过可接受审计风险,那么就要进一步增加工作量和扩大审计证据量,达到审计风险控制水平,出具审计报告,收尾阶段可交付成果。审计现场一般工作流程可以图表描述如下:
从上述审计现场工作流程中可见,现场审计的每一个过程离不开管理,即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领导等管理职能活动,把负责审计项目任务的审计组所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知识资源优化配置并充分利用,使之发挥最大效果,以期实现审计项目目标。
二、审计准备阶段的控制
在审计准备阶段,主要控制要点有三:
1、配备与审计项目相适宜的审计组成员。审计部门应该根据审计项目的性质和复杂程度、被审计单位规模的大小、审计人员的客观性等因素指派具有必备知识和技能的审计人员。审计是一项人力和知识双密集的工作。完成一个审计项目,必须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一定数量的审计人员。审计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是影响审计项目人力资源的第一要素。从数量上讲,一个审计项目所需人员是有限的,超过这个数量,其对审计项目时间管理影响的边际效用递减。但在这一个数量限度内,人数越多,审计项目时间管理就会越少,反之越长。所以审计人员的增加在一定数量内,会减少审计项目整体所用时间,假定人员的分工合作是正常高效率的,那么因审计时间减少所减少的成本会大于追加审计人员所增加的成本,但超过这一定点,随着审计人员的增加,审计人员的整体效率降低,造成审计时间减少所减少的成本开始逐渐小于审计人员增加带来的成本。如图2所示:
从审计人员质量来讲,主要表现为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两方面。业务知识主要包括审计知识、计算机知识和所审计事项的相关知识、法律法规等,业务技能主要是指上述知识的运用能力,重点表现为专业判断水平(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审计经验)、计算机审计能力。专业判断水平综合体现了一个审计人员所占用的业务知识及其运用能力也是审计人员质量中权重最大的一个指标。我们常说某某审计经验丰富,实质上就是表达这个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水平较高。
2、把好审前调查关,确定审计的重点领域。审前调查是保证审计质量的重要环节。对于一些重点审计项目,更要花足够长的时间搞审前调查,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3、制定切实可行的审计实施方案。审计方案是审计实施的基础,是保证审计工作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检查、控制审计质量和进度的基本依据。审计方案关系到审计的深度、效率和效果,也关系到责任和风险,做好这项工作,可以使审计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按照审计公正性和质量控制要求,任何一个审计项目不可能由一个人去完成。这样由所有参加审计项目的人员就会组成一个项目团队(通常称之为审计组)。由于团队的存在,就会产生管理学称谓的一系列组织管理问题。在一个项目中,我们称之为团队管理。团队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团队整体效率。因此,团队管理成为影响人力资源的又一重要因素。和管理学中所有组织管理的核心内容一样,审计项目的组织结构主要是对分工和协作的处理。分工是指根据审计项目方案来确认的总体任务,按照“贡献相似性”和“关系相近性”原理,把总任务分解分配到相应的审计小组中去,协作是指通过建立和贯彻沟通与合作的规范,创造和维持团体的协同效果。有效合理的组织结构,可以为审计人员创造理想的工作环境,促使其保质保量地完成好分配的审计任务,充分发挥其合作意愿和合作能力,从而满足复杂多变、运用多种知识技能和信息、不断创新的审计工作需要,提高工作效率。实践表明,审计项目具有组织稳定性差(即完成一个审计项目后其组织结构即行解除)、信息沟通量大、工作灵活、创新性强等特点。科学的审计作业分工和组织结构,必须适应和满足审计作业的这些特点。为此,科学的审计分工应强调审计人员的参与和协商一致,使其成为一个上下有机结合的过程,将总任务分解为若干个互有区别但彼此联系的分任务,再将分任务分配给不同的审计小组或人员去执行。在组织结构上,采用矩阵式结构,即先依照“贡献相似性”的管理原则,将相似会计核算内容分成一组,如将应收应付款审计分为往来审计,最终分配到具体审计人员,再依照“关系相近性”原理,按审计目标建立组与组之间沟通的负责组(人)。
从管理学的组织结构设计原理分析,这一结构适应性强,符合审计作业的要求,有利于加强各组之间、审计人员之间的协作配合,有利于总结新的审计方法,有利于完成新的审计任务和激发审计人员的创造性。这一设计既体现了职责分工,同时也体现沟通和协调机制,引入和强化了合作的意愿和相应的工作能力。
三、审计实施过程中的控制
在审计实施过程阶段是审计的主要实施阶段,主要控制点如下:
L、落实项目审计责任制。在具体审计项目的实施阶段,要按审计项目管理制度的规定,严格内部审计工作程序,明确项目组长和各级审计人员的工作职责,明确项目组长对审计项目的工作质量负主要责任。
2、发现内部控制的重大薄弱环节,应扩大测试范围。在实施现场审计时,审计人员根据审计具体方案中确定的审计步骤,运用审计技术方法对业务程序进行测试,在测试过程中,收集有用性、相关、重要的审计证据。审计人员在审计内部控制制度时,如发现被审计单位人员职责分工不严,存在严重混岗等严重缺陷时,应充分意识到该证据的重要性,保持应有的职业警惕,对这一重大隐患执行扩大测试,实施进一步的取证,以确定工作人员是否利用机构内控不严的漏洞,实施了违法违规行为。
3、规范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在审计工作底稿上要反映出审计人员的工作轨迹和专业判断的过程,有利于把好审计证据的质量关,审计人员既要做好审计过程记录,又要记录审计的主要成果和查出的重点问题。
4、严格执行复核程序。内部审计应建立审计组长和审计部门负责人两级复核制度。各级都应具体明确复核内容和承担责任,层层把关,级级负责,确保每一个审计工作符合内部审计准则的要求。
5、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现场指导和检查。项目组长要及时了解审计人员审计工作情况,会同审计部门负责人研究解决审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各层次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给予实时的充分的指导、监督和复核,这是做好审计过程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
6、建立审计报告的签发制度。审计报告由项目组长起草,审计部门负责人审核。审计报告签发前,必须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加强双方的沟通。
四、审计报告阶段过程控制
作为审计的收尾工作,审计的报告阶段过程控制也十分重要,主要控制点有如下三点:
(1)及时总结审计工作。每一个审计项目结束,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要及时组织项目组长对本次审计工作进行总结,简要阐述本次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重大疑难问题和采取的相应措施,指明今年类似审计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在复核、总结的过程中,首先应当执行分析性复核程序。分析性复核不仅被运用于审计计划阶段和报表项目审计阶段,也可用于审计报告阶段对会计报表进行总体复核,以帮助注册会计师评价审计过程中形成的审计结论的恰当性和会计报表整体反映的公允性。在对会计报表进行总体复核时审计人员应执行以下程序:①应当全面审阅会计报表及附注,考虑针对实质性测试中发现的一些差异或未预期差异所获取的证据是否充分、恰当;这些异常差异或未预期差异与审计计划阶段的预计之间的关系。②将分析性复核应用于会计报表上,以确定是否还可能存在其他的异常或未预期的关系。如果这种异常或未预期的关系存在,则审计人员必须在完成审计外勤工作时再追加实施额外的审计程序。
其次,在完成实质性测试之后,审计项目经理应当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全面复核,并在此基础上撰写审计总结,概括地说明审计计划执行情况及审计目标是否实现。审计总结一般应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公司简介,阐述被审计单位的背景信息及重大会计政策的变更情况;二是审计概况,主要阐述审计过程、审计计划的执行情况(包括所采用的审计方法、审计计划执行偏差及其原因等)、审计的总体评价、审计前后主要财务指标,即应引起部门经理和主任会计师注意的重大事项(包括关联方交易、财务承诺、期后事项等);三是审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和建议的重要调整及事项;四是审计结论,说明拟出具的审计报告的意见类型及对审计单位经营管理的评价与建议。
再次,应完成审计工作底稿的二级复核。审计项目经理对审计工作底稿的全面符合通常应在审计现场完成,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争取审计工作的主动。在完成审计外勤工作时,则需审计部门经理对审计工作底稿实施二级复核。二级复核及时对审计项目经理符合的再监督,也是对重要审计事项的重点把关。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7个方面:①复查计划确定的重要审计程序是否适当,是否得以较好实施,是否实现了审计目标。②复查重点审计项目的审计证据是否充分、适当。③复查审计范围是否充分。④复查对建议调整的不符事项和未调整不符事项的处理是否恰当。⑤复核审计工作底稿中重要的钩稽关系是否正确。⑥监察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其对会计报表和审计报告的影响,审计项目组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是否恰当。⑦复核一审会计报表总体上是否合理、可信。
然后审计人员应当评价审计结果。主要是为了确定将要发表的审计意见的类型以及在整个审计工作中是否遵循了独立审计原则。为此,应完成如下四个工作:一是对重要性和审计风险进行最终评价,该过程可通过两个步骤完成:①按会计报表项目确定可能的审计差异即可能错报金额。按会计报表项目确定的可能的错报金额由三部分组成:通过交易和会计报表项目的实质性测试所确定的未更正错误;通过运用审计抽样技术所估计的未更正预计错报以及通过运用分析性复核程序发现和运用的其他审计程序所量化的其他估计错报。②确定各会计报表项目可能的错报金额的汇总数(即可能错报金额)对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和其他与这些错报有关的会计报表总额(比如流动资产或流动负债)的影响程度。二是对被审计单位已审计报表进行技术性复核;对已审计会计报表进行技术性复核,可以通过填列和复核会计报表的检查清单的方式来进行。不仅可对那些经常容易被忽视的审计方面起到提醒的作用,还有利于监察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三是对被审计单位一审审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并草拟审计报告;在审计过程中,要实施各种测试。这些测试通常是由参与本次审计工作的审计项目组执行的,而每个成员所执行的测试可能只限于某几个领域或账项,所以,在每个功能区域或报表项目的测试都完成后,审计项目经理应汇总所有成员的审计结果并将这些分散的审计结果加以汇总和评价综合考虑在审计过程中所收集到的全部证据。最后出具审计报告。四是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最终复核。最终的复核是在完成审计工作、签发审计报告前所进行的复核。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最终复核这项工作,一般由会计师事务所的主任会计师承担,是对整套审计工作底稿进行的原则性复核。
(2)建立审计质量责任追究制度。从审计员到审计组长,再到审计部门负责人和总审计师、审计顾问,都应明确应该承担的质量控制责任,质量控制的结果应与业绩考核挂钩,没有履行好责任就应该追究和处理,如告诫、批评、通报、取消评审资格等,通过奖优罚劣来提高质量意识和责任心。
(3)加强审计档案管理。审计档案是项目审计的主要载体,是审计业务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充分利用审计档案为今后的审计业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