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是一篇资料论文范文,关于资料相关论文范文,与罗173井岩、电组合特征分层依据相关毕业论文格式。适合不知如何写资料及泥岩及古生物方面的论文资料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资料类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的作为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 :本文对罗173井的钻探概况进行了论述,以本井古生物资料为依据,参考地质录井、测井等资料,结合邻井资料、区域地质资料及地震资料,对本井钻遇地层进行了统一划分.自上而下钻遇新生界第四系平原组,新近系明化镇组,馆陶组;古近系东营组,沙河街组的沙一段、沙二段、沙三段(上、中、下亚段)、沙四段(上、下亚段).
关 键 词 :罗173井 地质录井 分层
罗173井位于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渤南油田,义42井井口方位 117°距离1101m.构造位置为济阳坳陷沾化凹陷罗家鼻状构造带罗173井区.测线位置为孤西断裂带三维SN441/EW185测线交点.
一、钻探概况
本井由胜利地质录井公司二分公司SL229录井队承担录井任务,采用SL-ADVANTAGE型综合录井仪录井.于2012年01月28日开钻,2012年03月03日钻至设计井深3430.00m完钻.完钻测井后,打水泥塞封固了井段3161.00~3300.00m;之后对井段3109.50m~3161.00m中途测试,测试层定为干层;打水泥塞封井.完井时间:2012年3月17日8时00分.全井最大井斜3.80°,方位263.53°,所在井深3325.00m,井身质量合格.本井钻井过程中于井段3379.10~3383.20m进行钻井取心一次,进尺4.10m,心长3.28m,收获率80.0%.本井从开钻到完井历时50天,施工顺利.按设计要求采用水基钻井液钻进,钻井液相对密度1.07~1.66,漏斗粘度27s~56s.
二、地层评价
(一)钻遇地层
以本井古生物资料为依据,参考地质录井、测井等资料,结合邻井资料、区域地质资料及地震资料,对本井钻遇地层进行了统一划分.自上而下钻遇新生界第四系平原组,新近系明化镇组,馆陶组;古近系东营组,沙河街组的沙一段、沙二段、沙三段(上、中、下亚段)、沙四段(上、下亚段).分层数据及接触关系详见表1.
(二)岩、电组合特征及分层依据
本井自井深2600.00m开始岩屑录井,现将岩屑录井井段的岩性组合、电性特征、古生物分析、地层对比及分层依据分述如下:
1.沙一段:井段2600.0~2673.5m,录井视厚度73.5m.
岩性组合特征:本段地层为一套泥岩为主夹薄层碳酸盐岩的地层.岩性以灰色泥岩,褐灰色油泥岩、油页岩为主夹薄层灰黄色白云岩.
电性特征:自然电位较平直,2.5m视电阻率曲线上部低阻逐渐抬升,呈“上高阻、鞍状电阻及下高阻”特征.
古生物分析:2600.0~2668.0m见沙一段化石乐陵真星介、惠民小豆介、普通小豆介、西营介.
区域上沙一段上部为一套暗色泥岩地层,电阻率逐步抬高;下部则为一套高阻油页岩段,分上、下两段.本井与区域上一致,油页岩也分上、下两段.地震资料T2标准反射层相位振幅强,横向易追踪.根据区域资料、地震资料、古生物资料结合邻井罗68、罗4、义41、罗3、罗2、义42、义64井地质资料对比分析,将沙一段底界划分在高阻段底井深2673.5m处,与下伏沙二段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2.沙二段:井段2673.5~2728.9m,视厚度55.4m.
岩性组合特征:灰色泥岩、砂质泥岩与灰白色含砾细砂岩呈不等厚互层.
电性特征:自然电位曲线正异常明显;2.5米底部梯度视电阻率曲线呈低阻.
古生物分析:2680.0~2728.0m见沙二段化石丰富丽星介和伸长似轮藻.
根据区域资料、古生物资料结合邻井罗68、罗4、义41、罗3、罗2、义42、义64井地质资料对比分析,将沙二段底界划分在2.5米底部梯度视电阻率抬升自然伽马低值处,与下伏地层沙三段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3.沙三段:井段2728.9~3139.7m,视厚度410.8m,分上、中、下亚段.
(1)上亚段:2728.9~2780.5m
岩性组合特征:灰色、深灰色、褐灰色泥质岩与浅灰色砂岩呈不等厚互层.
电性特征:自然电位曲线较平直;2.5米底部梯度视电阻率曲线呈中~低阻.
(2)中亚段:2780.5~2857.5m
岩性组合特征:以深灰色、褐灰色泥质岩为主夹浅灰色砂岩、灰黄色碳酸盐岩.
该文来源 http://www.sxsky.net/ziliao/430179.html
电性特征:自然电位曲线较平直,局部见明显正异常;2.5米底部梯度视电阻率曲线中~低阻.
(3)下亚段:2857.5~3139.7m
岩性组合特征:深灰色泥岩、灰质泥岩,褐灰色、深灰色灰质油泥岩,褐灰色油页岩呈不等厚互层.
电性特征:自然电位曲线较平直;自然伽马曲线高值夹低值,2.5m视电阻率曲线呈“山峰”状中-高阻.
古生物分析:2744.0~3136.0m见沙三段化石惠东华北介、华北介、卵形拱星介、等高玻璃介和梯形玻璃介.
根据区域资料、地震资料、古生物资料结合邻井罗68、罗4、义41、罗3、罗2、义42、义64井地质资料对比分析,将沙三上亚段底界划分在“七韵律”的底界井深2780.5m处;将沙三中亚段底界划分在第二油页岩与第三油页岩之间的“稳定泥岩”底界井深2857.5m处.将沙三下亚段底界划分在“斜坡电阻”底井深3139.7m处.与下伏地层沙四段呈整合接触.
4.沙四段:井段3139.70~3430.00m,视厚度290.3m.分上、下亚段.
(1)上亚段:3139.7~3278.0m
岩性组合特征:上、中部以灰白色石膏岩为主夹深灰色泥质岩,顶部发育灰色、灰白色碳酸盐岩;下部为深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