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教育学类有关本科毕业论文,关于北京城市中的教育问题、教育空间与教育基础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教育学及文化学及社会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教育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作为都市研究的“北京学”,存在着社会学视角、生态学视角、政治经济学视角、文化学视角和文学视角,但却缺乏教育学视角.教育学视角下的“北京学”研究,有着与其他视角不同的研究问题和提问方式,因此,当代亟需把“北京学”作为一种教育问题、教育空间和教育基础来研究,形成“北京学”研究中的教育自觉、教育眼光和教育学视角.
关 键 词:北京;城市;文化;教育学
中图分类号:G4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142(2013)01—0126—08
一、作为都市研究的“北京学”
北京和上海同属中国的两大都市,围绕着这两个城市而形成的“北京学”和“上海学”近来渐成显学之势.但相比而言,如同陈平原所说:“国内外学界以上海为视角,探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努力,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相对来说,作为八百年古都,北京的现代化进程更为艰难,从抵抗、挣扎到追随、突破,其步履蹒跚,更具代表性,也更有研究价值.可惜的是,大有发展潜力的‘北京学’,目前远不及‘上海学’辉煌.”这位长居北京的学者的感叹的确道出了实情.不过,若以“都市研究”的眼光来审视,对于“北京”和“上海”这两个研究对象而言,很难说谁比谁一定更有研究价值,但要说“北京学”更有发展潜力和更大的研究空间,却是有可能的,毕竟,北京的文化底蕴、文化厚度和文化转型与重建中的独特经验,还远未得到充分揭示.
至少从已有的研究来看,都市研究中的“北京视角”尚未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呈现,其“实有之意”和“应有之意”存在诸多可拓展的余地,相应的研究领域和方法论也留有阔大的处女地.对此,陈平原早已有所认知:“走出单纯的风物掌故、京味小说,将‘北京城’带入严肃的学术领域,这很重要,但同是都市研究,主旨不同,完全可能发展出不同的论述策略.注重历史考证与影响现实决策,思路明显不同,倘若将城市作为文本来阅读、品味,则必须透过肌肤,深入其肌理与血脉,那个时候,最好兼及史学与文学、文本分析与田野调查.”所谓“史学与文学”,属于“北京学”研究的学科视野,“文本分析与田野调查”则是研究的策略和方法,这种综合融通的研究之路径有助于都市研究中“北京视角”的呈现和深化.
然而,这种意义上的深化仍显不够,每一种视角和方法都有其固有的局限性,我们还需要新的学科视野和问题视野,需要新的“想象北京”的方式:“不仅需要重新考量中国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历史过程、社会动力和文化影响,而且必须把‘城市’作为一个整体,放置到与经济环境、人文地理和自然生态等的复杂关系网络中予以重新定位.”而该问题的难点则在于如何在复杂关系网络中重新定位.
萧乾曾经说过“该有座北京市的博物馆了”.“这么一座以古老城市的政治史和社会史为内容的博物馆,不但会吸引外国旅游者,更有助于本地市民的‘寻根’.”这不失为一个好主意,城市博物馆的存在有助于浓缩和保留北京城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形象,但这只是一种静态的呈现方式,一座城市文化如果只能到博物馆中去寻找,恰恰说明这个城市的文化已经不可避免地没落甚至消亡了.城市之“根”不仅需要去寻找和追忆,更需要去重建和更新,每个时代的“北京人”都需要回答一个问题:我能为北京城的“根”的延续和重建做些什么.每个关心北京命运的人都需要拭目以待:这个时代的北京城能够为未来贡献出什么样的文化之根?未来的北京人还能不能把自己的根自觉扎在这个时代的北京人创造出的城市之根上,从而实现陈平原所言的“由自发的‘北京记忆’到自觉的‘记忆北京’”?
把“根”留住的最佳方式不只是对已往之“根”频频投入深情的记忆目光,而是让“根”跃动起来,活跃起来,“活”在当下北京人的日常生活方式之中,并因这样的“复活”,为已有之“根”注入新的元素,逐渐锻造为“新根”——这也许是对“遗忘”最好的抗拒.而首要的问题依然在于,如何重新定位北京的城市文化?现有的定位已经有哪些?存在的缺失是什么?
二、作为“教育问题”的北京
要理解和定位“北京”,首先需要回到如何理解“城市”这一原点性问题.从人们理解城市及其背后的眼光和视角,我们或许可以找到重新定位“北京”的参照系.
在已有的想象和眼光里,城市是一个“资本”、“商品”、“空间”、“文化”、“现代性”、“后现代性”交汇、冲突和融合的复杂图景,也是日常生活、使用价值消费以及社会再生产的场所,作为区域性的具体地点,城市是全球化矛盾最突出、最尖锐的焦点,成为更为隐蔽的文化问题的结合场所.如果我们把文化理解为生活方式或生存方式,那么,“研究城市是考察世界与我们生存之谜的一种途径”.
全球范围内都市人口急速膨胀,据估计,1800年,世界人口中只有3%的人生活在城市;1900年,上升到14%;到1975年,上升到41%;预计到2025年将有60%的人生活在城市.与此同时,都市化过程的广度与深度也日渐拓展和加深.城市成为大多数人的基本生存之地时,思考城市就成为探究当代人类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的基本路径.
城市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出于不同的立场和视角,不同研究者的观点有明显差异.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从现象和本质的关系出发,看到的是“城市的本质”,认为城市既是资本主义罪恶最生动的体现,又是社会进步力量最充分发展的空间;在韦伯(MaxWeber)那里,“经济和社会组织”成为城市的核心问题;在迪尔凯姆(EmileDurkheim)那里,基于“观察”这一基本的认识方法,主张核心问题在于“城市与社会分工、社会分工的关系”;在同样是社会学家的西美尔(GeSimmel)那里,将城市看作“货币经济”根据地的同时,又别出心裁地将“城市和个人精神生活”视为城市的核心问题,进而提出了四种在都市里相互关联的文化形式:1.理智性强,都市居住者用理智而非感情来处理日常或工作事物;2.精于计算,都市居住者对于自己的行动要权衡利弊得失,考虑再三;3.厌倦享乐;4.人情淡漠,都市居住者大多躲藏在自我保护的幕墙后面,很少显露感情或直接向他人表露思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淡漠疏远.这四种形式都与人的精神生活形式和品质有关.在他眼中,城市成
教育学类有关论文范文文献,与北京城市中的教育问题、教育空间与教育基础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