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医药学有关毕业设计论文,关于百年回医药述评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医药学及医药及医药学术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医药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中图分类号:R29文献标识码:E文章编号:1002-0586(2013)03-0111-05
一、回医药历史研究
国内对回医药的研究始于民国年间的回族史领域,以穆斯林对中国医药的贡献为切入点,研究回医药的发展史.著名历史学家,也是回族史的奠基者陈垣于1923年在《国学季刊》第1卷第4号上发表的《元西域人华化考》和1927年在《东方杂志》第25卷第l号上发表的《回回教传人中国史略》两文中考证了穆斯林在医药领域的成就,指出李殉、李玹世业香药,并知医术,与丁鹤年兼擅医术同,为回回风俗,并指出东师图书馆善本室有《回回药方》三十六卷,钱大听《补元史·艺文志》中有《萨德弥实瑞竹堂经验方》十五卷.
著名历史学家,也是回族史的奠基者白寿彝于1937年4月在《禹贡》半月刊第7卷第4期发表《宋时伊斯兰教徒底香料贸易》一文,后增删为《大食商人在中国的活动》,此文以翔实的史料为基础,梳理了大食商人在中国的贸易活动,尤其是香药贸易,提出大食商人贩卖到中国的香药对中国的医药方剂有一定的影响,并对“香药”予以定义,指出宋人所谓“香药”,按字而讲,应该是仅指香料和药材,但在行政的惯语上,却常附有香料药材以外的东西.
刘风五在1941年发表于《西北论衡》第9卷第11期上的《回教徒对于中国医药的贡献》一文以穆斯林对中国医药的贡献为突破口,概括介绍了穆斯林自唐宋人中国以来,历元明清数代对中国医药的贡献,此文奠定了民国时期国内回医药研究的基调,也是笔者目前发现的唯一一篇民国时期相对系统研究回医药的文章.
除了以上3位学者之外,民国时期从事回族学研究的学者们都或多或少的涉及穆斯林对于中国医药的贡献,如金吉堂、傅统先等人.民国时期回医药研究基本在历史学领域展开,且以回回人对中国医药的贡献为突破口,并兼及中国和阿拉伯伊斯兰世界在医药领域的贸易和交流,虽然成果单薄,却开创了回医药历史研究之先河.学者们以敏锐的眼光,已经找到了回医药研究的重点和方法,即以回回人在中国医药领域的活动为切入点,梳理回医药发展史,这是研究回医药必须要做的奠基性工作.然而,民国时期,西医东渐,中医衰落,民族医学更是无人问津,故此陈垣、白寿彝、刘风五等学者关于穆斯林对中国医药的贡献的研究并未引起回族学界和医药学界的重视,国内关于回医药的研究也就此搁浅.
该文来源 http://www.sxsky.net/daxuebiyelunwen/05037612.html
1989年,“回族医药学术讨论会”在西安召开,于文忠在会上提交的《中国回回医药史略》一文接续了民国学者开辟的回医药历史研究传统.《中国回回医药史略》从中国与阿拉伯世界的香药贸易入手,重点阐释了唐宋时期传入中国的香药和蒙元时期遍布天下的回回医药、医家、医书,并提出了关于回回医药发展史的重要论断,即回回医药在中国的发展史是:创兴于唐,发展于宋,鼎盛于元,衰落于明清;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医学吸取了回回医药经验的有益成分,融合成了中国医学的不可分割地组成部分,成为中国回回医药衰落的特点.于文忠关于回回医药发展史的论断一直被后来的学者所沿用,但此论断还需要丰富的史料来证明.
2005年,单于德的《回族医药简史》沿用了于文忠关于回回医药发展史的论断,即回回医药创兴于唐,发展于宋,鼎盛于元,衰落于明清.《回族医药简史》一书以时间为序,较为系统地梳理了回回医药发展史,提供了较为详实的史料,是目前为止研究回回医药发展史最显著的成果.虽然单于德的《回族医药简史》一书为回医药史研究者提供了许多史料来源,但此书进一步渲染了于文忠关于回医药创兴于唐,发展于宋,鼎盛于元,衰落于明清的论断,使得后来的研究者对回医药失去了信心.我们仔细梳理回医药发展史后发现,回医药的发展史并非于文忠和单于德所渲染的模式,而是伴随着回回民族的形成,阿拉伯伊斯兰医药逐渐中国化的一个过程.另外,单于德的《回族医药简史》一书虽然提供了许多史料,但是并未严格注明史料来源,这就需要后来的研究者重新核实史料的出处.即便如此,《回族医药简史》依然是目前研究回医药史最重要的著作.
二、回医药理论研究
回医药理论研究始于安迪光.1992年,《中国穆斯林》连载了安迪光讨论回医药理论体系的文章《论东西方医药文化高度结合的历史经验——从中国回回医学的形成与发展谈起》(1992年第6期、1993年第2期).安迪光认为回回医学是阿拉伯伊斯兰医学与中国传统医学结合的产物,而阿拉伯伊斯兰医学则兼收并蓄了古希腊、罗马、印度、波斯及阿拉伯诸民族的医学成就和医学思想,并与伊斯兰哲学密切相关.安迪光由此提出“回回医学是东西方两大医学体系高度结合的产物”的重要理论,即“东西合璧”说.继民国学者们开辟的历史学领域后,安迪光提出的“东西合璧”说开辟了回医药研究的另一个领域,即从回医药学与阿拉伯伊斯兰医药学以及中医药学的关系人手,来解决回医药的内涵和外延以及回医药学的理论体系问题.作为研究回医药学里程碑式的理论,安迪光提出的“东西合璧”说一直指导着此后的回医药研究工作,但由于各种原因,安迪光提出的理论体系并不完整,研究资料也不是很全面,其后的学者们只是引用安迪光提出的理论,并未反思和完善这一理论体系.
2005年,单于德的《回族医学奥义》一书从真一七行、四液四性、脏腑气机、病因病理以及治疗原则等方面比较系统的论述了回医学的基本理论.真一七行论是指天地万物从“真一流溢”开始形成秩序,气、火、水、土,谓之四元,金、木、活类,谓之三子,人体是一个微观的宇宙,人体“小世界”与宇宙“大世界”之间无限运动和交流,从而出现生命体的健康与疾病;四液四性论延续了古典医学白液质、黄液质、红液质以及黑液质四种体液体质学说,认为四液质比例失调,人体即发生疾病,并由此演化出四性四气学说;脏腑气机论认为心脑相应,主宰着人体的五脏气机,并由此提出回医所独有的气力学说;病因病理论认为秉性衰败是治病的主要因素,此秉性衰败与体液、体质以及四性四气都有密切的关系,而治病的因素有先天和后天之分;治疗原则遵循病因病机论,调理失衡的体液体质,从而清除治病因素,达到新的平衡.《回族医学奥义》一书是目前为止,回医学理论方面的重要成果.单于德基本延续了安迪光关于回医学理论体系的论断,可以说《回族医学奥义》一书是对安迪光提出的“东西合璧”说的具体阐释,但无论从史料的丰富性,还是逻辑的严密性来说,此理论体系均尚待完善.2013年,牛阳组织宁夏医科大学回医药研究院的众位学者编著的《回医学基础理论》一书即将出版.此书从回医基本理论、体液禀赋病证学说、脏器、经脉、气力、病因病机、预防与治法等方面对回医基础理论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梳理和阐释.此书在安迪光和单于德提出的回医药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增添了较为翔实的史料支撑,并进一步加强逻辑的严密性,力图解决长期困扰回医药发展的瓶颈问题,构建完善的回医药理论体系.此书依然是对安迪光和单于德提出的回医药理论框架的完善,学界对回医药理论体系的探索将继续深入.
三、回医药文献和文化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力发展民族医药政策的引导下,各民族医药学迎来了其发展的春天,回医药学也不例外,国内掀起了一场回医药研究的高潮,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989年在西安召开的“回族医药学术讨论会”可以说是新时期回医药研究的起点,具有重要意义.此次会议提交论文80多篇,这些论文围绕回医药学科属性、历史、文化、典籍等问题展开讨论,成果显著.1990年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将此次会议论文结集出版为《回族医药学术讨论会论文集》,ৎ
医药学有关论文范文,与百年回医药述评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