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新闻伦理相关论文范文,关于新闻伦理观在新闻实践中的运用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新闻伦理及新闻记者及社会责任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新闻伦理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新闻伦理是新闻从业人员高度的道德感和责任心,新闻伦理观在新闻实践中的运用至关重要.新闻记者的职责就是通过追求真实,提供关于事件和问题的全面公平的叙述,并且通过记者的社会望意识,以达到启蒙公众的目的.文章通过抗战影片《1942》中战地记者白修德的人物形象叙述,探析新闻伦理观在新闻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关 键 词】新闻伦理;新闻实践;《1942》
“3000万人在饥荒中颠沛流离,每天都有人死去,野狗在啃噬着倒毙的饿殍,难民们在饥饿中麻木、疯狂.而政府组织的赈灾不见踪影,听任难民们的生命像草芥一样消失......”抗战影片《1942》取材于1942年发生于河南的一场大饥荒,讲述的是中国人民深重的苦难,拥有特殊的政治环境和地域特征.
影片中美国战地记者白修德的人物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美国《时代》周刊驻中国的特派记者,当时只有24岁的白修德在中国的河南目睹了一场真实的人间惨剧,他选择在战争和饥荒极其严重的时候亲赴河南灾区,用一名战地记者的专业与热忱将灾难记录在他的报道和回忆录中,并将亲身经历凝练成一篇意义重大的新闻稿,刊登在1942年10月22日出版的时代周刊上,引起国际舆论一片哗然.作为新闻记者,白修德的职业精神深深感染者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
一、记者要服从新闻专业主义指引
(一)生命安全VS新闻理想
新闻工作理想指的是对新闻工作的选择及新闻工作成就的向往和追求.任何人在其新闻工作生活中,都必然会面临着对新闻工作的选择和对新闻工作成就的基本倾向.因此,新闻工作理想是对待新闻工作的一种总体的认识及态度,是新闻工作道德的核心部分,即“灵魂”,新闻工作者只有具有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态度,才能在新闻工作中就会表现出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
影片中神父梅甘了解河南情况,劝白修德回到重庆,他对白修德说:“日本人占领河南,如果白继续往灾区走,有两个结果:一个是‘你得了普利策奖’;一个是‘你成为日本人的俘虏’”.说明但是河南情况很危急,面对这种可能危及生命的采访条件,白修德的回答是“到达河南看到每天饿死的灾民,却看不到政府的援助,河南我来对了,这背后一定另有原因,我想了解真相.”可见白修德选择坚持对真相的挖掘与报道,坚持了自己的新闻理想.
(二)人道救助VS新闻采访
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前提,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新闻工作人员出于大众传播的目的,通过观察和访谈等手段,对可能收到广泛关注且鲜为人知的信息的搜集活动.新闻采访要求记者具有新闻敏感、应变能力和观察能力,能够在错综复杂的客观事物中敏锐地发现新闻,在稍纵即逝的机遇中迅速地捕捉新闻,在突发条件下巧妙地挖掘新闻.
影片中白修德面对日军飞机的袭击,面对血肉横飞的战争场景,面对军机的狂轰乱炸,他不是和其他人一同趴下,而是依然选择采访新闻,抓紧拍摄新闻现场,哪怕是看到身边死伤惨重的场面,他依然承受着恐惧与愤怒,在炮火中用相机作为自己的武器坚持新闻采访,由此可以看出他选择了新闻专业主义,他用实际行动展现了记者的抉择,而影片中也只是表现了白修德在面对战争中人民死伤的严重情形,选择了向日本军机开枪,体现了作为普通人对战争的反抗与无奈,这种对新闻采访的坚守回答了当下对采访还是救人这一问题的选择.
二、新闻的终极使命是践行社会责任
(一)给予灾民同情和帮助
责任在某种层面讲也是义务,新闻工作的责任就是记者对社会、对公众所承担的新闻工作义务.在新闻实践中,新闻工作责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要求,其高度的责任感表现为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担负起自己作为记录事实的神圣职责,不避困难,不怕挫折,不畏艰险.同时新闻记者的这种高度的责任感也表现在对于人的终极关怀上.
影片中当灾民深夜去偷抢白修德饼干、驴子和相机时,作为记者的他首先想到的是保护自己的采访器材,这种器材至上的敬业精神是值得我们敬佩的,但是当他面对饥肠辘辘的灾民时,他说:“饼干、驴子给你”,同时伸手去拉倒在地上的灾民,并以“朋友、兄弟”去称呼这些灾民,可见白修德面对灾民因饥饿为求生的无奈,给予的是深深地同情和帮助.对于当今出现一些只追求自己采访目的而忽视甚至是伤害人民的事件,白修德这种对人的关注是值得媒体从业者思考的问题,记者归根到底还是要回归“以人为本”.
(二)进行积极地社会斡旋
沟通能力是记者必备的能力之一,是指记者能够迅速与新闻事件相关人士,如事件相关的官员、学者等,并与他们建立起密切的联系,甚至通过个人关系与其交流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有利于记者把握新闻报道的主动权,而且有利于扩大新闻事件的进一步推进.记者在各种采访过程中,社会斡旋正是其所具备和重视的能力,在进行新闻报道和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这篇论文转载于:http://www.sxsky.net/daxuebiyelunwen/0504005.html
影片中白修德来中国所履行的义务是采访报道新闻,并成功将新闻稿和新闻图片传回美国《时代周刊》,但是当白修德了解到河南旱灾每天都有许多人饿死的情况后,在一次宴会上争取到与行政院秘书长交谈的机会,积极证实情况.此外,当白修德在河南采访时发现并拍摄大量灾民饿死场景后,他做的不只是记录和报道新闻,而是动用重庆高层关系,通过美国大使馆高斯先生、宋子文、谢伟思、四川省政府主席、立法院孙科院长、检察院于右任院长、宋美龄等人,最终见到了蒋介石,在介绍完灾区基本情况之后,白修德拿出自己在灾区所拍照片促使蒋介石投入到救灾工作中,成功的实现了社会斡旋,承担起了记者的社会责任.
三、媒体不应总受制于所谓的“国家利益”
(一)媒体要做好社会的望者
作为社会生活的望者――媒体,必须在新闻实践中发挥其社会职责.一个媒体能铁肩担起道义,才能赢得社会大众的认可和信任.美国著名报人约瑟夫普利策曾经说过:“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报.”影片中,白修德离开重庆后发现河南情况很糟糕,见到神父后,他的一番话值得我们深思:每天都有饿死的人我可以理解,但是我弄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么多灾民颠沛流离,我却看不到政府的援助,官员只是说战时无法救灾,但是仗又打的一塌糊涂.这段话暗示白修德认为蒋介石为首的政府并不能为人民带来幸福安定生活的好政府,白修德这种对当局的望意识也体现出传播学奠基人拉斯韦尔所提出的大众传播的环境监测、社会协调功能.这启示新闻媒体应该具有长远的眼光,以一种负责任的态度、理性的逻辑和冷静的思维,对社会前进中的障碍有所警觉,并提醒公众注意,为大船的平安前行保驾护航.
(二)媒体要正确处理国家利益
当前媒体在一定程度上拥有言论自由的权利,但是媒体在长期处在党的喉舌位置上,媒体如何处理国家利益将是我们要去探讨
关于新闻伦理相关论文范文集,与新闻伦理观在新闻实践中的运用相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