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大学生类有关论文答辩,关于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的成因探究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大学生及大学生政治及政治理论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大学生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程度如何,不仅是衡量高校基层民主政治发展水平的尺度,也是衡量我国政治民主建设的重要参数,更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否顺利实现的重大政治问题.调查显示,尽管当代大学生对政治参与抱有较高的热情,但在总体状况良好的前提下,其政治参与意识仍存在着参与功利化以及学生组织公信力缺失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制约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关键因素.
关 键 词: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成因
中图分类号:D6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973(2012)04-0021-05
为了解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的总体状况,课题组于2010年12月至2011年3月近4个月的时间里,在北京大学针对部分当代大学生展开调查.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两种形式.课题组长及部分成员担任北京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思想政治理论课助教和院系学生辅导员,通过课前和课后发放和回收,可以有效地保证问卷的回收率和有效率.在调查中,课题组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62份,回收率为93.67%.调查对象涵盖30余个省市自治区,其中,男生比例为50.3%,女生为49.7%.在受调查者中,党员比例是17.2%,团员占79.4%,群众为3.4%.调查对象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有较强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的基本状况,或积极,或不积极,甚至存在冷漠现象.不积极甚至冷漠的倾向对于当代大学生自身的政治发展和政治社会化进程均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长此以往,必将阻碍我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笔者尝试从三个维度着手,来系统分析家庭教育模式、学校教育载体和社会教育氛围对于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的影响程度,以便提出合理化且可操作性较强的解决对策.
一、家庭教育模式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也是影响人的性格和行为的重要环节,家庭教育在子女政治常识的累积、政治人格的塑造、合理人生观的形成等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父母是子女最重要的启蒙老师.一般而言,父母的政治地位和家庭结构模式对子女政治参与意识的形成产生初始化的影响,不同政治地位的人所表现出来的政治立场、精神风貌都千差万别.我们将从功利化的教育倾向与培养方式以及家长普遍对政治参与了解甚少这两方面内容入手,来探讨家庭教育模式对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的影响.
(一)功利化的教育倾向和育才方式
很多家长认为,家庭教育的成功在于子女日后的好职业、高薪水和体面身份.因此,他们节衣缩食,对孩子的成长几乎倾注了全部心血,但有时家长给予子女过高的期望,往往使子女不堪重负.这种功利化的教育目的违背了子女的身心发展规律,导致他们的心理和思想都不够成熟,使得他们无法对复杂的政治局势做出理性判断,更无从谈及政治参与意识.
在当今中国的大部分家庭里,多数父母都坚持让子女“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他们关注和重视的是子女的学习成绩与就业问题,孩子考名校、找到好工作是最现实且直接的目标.而对于子女的政治态度、政治活动、政治情感则漠不关心.家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家长总是“包办”学生的一切生活,这容易导致当代大学生先天缺乏政治理性,严重阻碍了他们合理参与政治.
1.子女成长期望的功利化倾向.子女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由于当今社会中普遍是独生子女,一个家庭的希望便都凝聚在一个幼小的孩子身上.如此一来,子女的成功与否牵系着家庭的光辉和荣耀,家长对子女的培养也就不可避免地抱有成名成家、求利求势的功利色彩.
如何撰写大学生本科论文
播放:32942次 评论:6108人
一些大学生从幼儿时期起,就开始按照家长设定好的路线发展,除了在学校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外,还要在校外积极参加多个技能培训班,以免输在“起跑线”上.有些家长甚至以孩子掌握技能的多少作为互相比拼的资本,这导致很多学生从小就背负了高强度的学习任务,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心和参与政治.这种过高的要求和期望容易给子女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显然,在这种“宏图”里,唯独缺乏对子女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培养,这种片面的教育使不少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自理能力和社交常识极其薄弱,进入大学后常常感到无所适从.即使有一部分人有参与政治的热情,也极易受到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观念的影响,多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例如,对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而言,入党成为有利于他们日后就业的一种手段.可见,家长对子女成长期望的功利化倾向严重阻碍了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的健康养成.
2.家庭育才方式的僵硬化倾向.家庭育才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和教育子女时所采用的方法.家庭育才方式的僵硬化倾向是指父母对子女的培养方式比较传统、单一,与子女缺乏思想上的交流,不利于子女人格的健全、思想的丰富和科学价值观的形成.这种僵硬化倾向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父母自身的政治参与意识不强,无法对子女政治主体意识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二是父母的科学知识相对贫乏,仅凭父辈的经验来教育子女远远不够满足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这种“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和错配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1]2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竞争愈演愈烈,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生活压力与日剧增,父母大都忙于工作以养家糊口,除了关注与自身相关的政策法规(如个人所得税的调整)以外,几乎很少参加政治活动,就更谈不上培养孩子的政治素养了.此外,由于缺少时间和精力,很多家长疏于补充和提高知识,不能及时更新教育理念与方法,使得他们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异常简单,有些家长甚至直接把自己小时候接受的传统教育模式灌输给子女.他们要么极端溺爱子女,给予子女“公主”、“王子”般的待遇,要么“恨铁不成钢”,采取极其严苛的教育方式,“虎妈”“狼爸”的例子比比皆是.有些家长则放任不管,采用“放羊”的模式,将子女交给自己的父母或者保姆去“看管”.这些僵硬的育才方式是很多大学生家庭教育的真实写照,这种教育方式忽视了子女的个性特征,不利于子女科学价值观的形成.(二)家长普遍对政治参与了解甚少
家长是家庭教育中的“主人翁”,他们对政治参与意识的认知会直接影响到子女对政治参与的认知水平与深度.家庭是“社会经验的看门人”,与子女政治参与意识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的政治态度、政治行为、教育程度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女的思想与行为.一些父母认为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中“齐家”是最主要的,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热情.
学者朱永新和袁振国认为,“一个人的政治倾向性与他父亲的政治倾向性有较高的正相关.如果其父亲对政治不感兴趣,则明显和母亲的政治倾向性是正相关.”[2]82自古以来,中国社会的“官本位”思想源远流长,其源于几千年来高度集权的封建社会.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百姓,经历了“焚书坑儒”、“文字狱”等政治事件,对“
大学生类有关论文范例,与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的成因探究相关论文答辩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