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法学教育类论文范文文献,与地方院校法学专业与司法实务部门合作培养人才模式探究相关论文开题报告

时间:2020-07-05 作者:admin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法学教育类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地方院校法学专业与司法实务部门合作培养人才模式探究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法学教育及法律实务及教学法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法学教育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审判“进学校”是全国很多地方法院开展的审判工作“五进”活动的重要内容,抓住这一契机,针对我国法学教育在培养实务性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地方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定位不明、缺乏特色的困境和法院等司法实务部门人才缺失问题严重的现状,探讨如何有效建立地方院校法学专业与司法实务部门合作培养人才模式十分必要,有助于实现法学教育走出学校,实现院校与实务部门以及地方政府的“三赢”.

[关 键 词]法学教育;司法实务部门;人才培养模式

以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为代表的全国很多地方法院近些年来展开了审判工作的“五进”活动,即“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营”,目的是构建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增强司法工作民主性,确保公正、高效、廉洁、文明司法,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审判工作“进学校”也为地方高校的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带来了思考和契机.加强地方院校与法院等法律实务部门的联系,建立合作人才培养机制无疑会实现多赢,既能有益于我国法学教育走出脱离实践,偏离职业需求的困境,又能解决法律实务部门专业人才稀缺的问题,实现地方高校法学教育与法律实务部门的良性对接,使高校的法律人才资源真正服务于地方的法治建设,进而促进地方的经济建设,同时又凸显地方高校法学教育的特色.

一、地方院校法学教育在实务性人才培养上有待完善

我国法学教育存在一些问题,表现为教学模式单一,法学专业课程设置僵化,旨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实践课程较少;教学内容陈旧,难以反映法律实践的需要;教学方法落后,一些教师习惯于空洞的说教,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考试方式导向存在偏差,更多地是以“标准答案”来限制和压抑学生的原创精神等等.概括起来,在理论知识教育和实务能力培养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我国法学教育主要以本科教育为主,学生在高中毕业之后,就投身于法律知识的学习,对于绝大部分学生来讲,缺少丰富的哲学、历史等人文知识素养,在法律知识的学习上很难理解条文背后的东西,而理论课程的设置,在课时和类型上又是非常有限的,因此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自我约束性和自学能力,这往往又是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最为缺乏的.地方院校,尤其是地处偏远、发展困难的地方院校在生源上本身就处于劣势,这一问题显得更为突出和明显.另一方面,我国的法学教育在实务性人才培养方面也难以胜任,单纯依靠高校有限的资金、力量、人员,很难在打下扎实理论的基础之上兼顾实务能力的培养,难以完成向社会输送大量合格的实务人才的使命.

面对这些问题,有学者指出应当借鉴美国等法学教育比较成熟、成功的国家的经验,引进诊所式教育方法、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等等.笔者认为这种改革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尤其是地方院校法学教育面临的困境,原因在于:

首先,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法学教育模式是完美无缺的,美国的法学教育模式也不例外.虽然美国法学教育在理念上和教育模式上都为世界各国所瞩目,成为许多国家法学教育改革所借鉴的对象,但在全球化的冲击下,美国对传统的兰代尔案例教学模式正在进行着深刻的反思,开始了一场以问题解决和能力提升为导向的法学教育革命.[1]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法学教育模式需要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变化不断地进行调整,我们对他人的成功经验也要一分为二地看待.

其次,处于转轨时期和法治化进程中的中国国情与联邦制度和判例法系下的美国国情有着根本性的区别,简单地借鉴难免会南橘北枳.比如美国实行案例教学法是因为美国是一个普通法国家,判例法占有重要地位,案例教学法对于学习和研究美国法律的形式和内容具有重要作用,但案例教学法引进我国就存在很大的问题.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从具体到抽象理论的归纳推理学习方法具有效率低下、难以穷尽的缺点,而我国高校的课堂教学时间本身就很有限,案例教学难以概括全部的法律知识和法律原理,决定了它最终不能成为课堂的主要教学模式.再比如诊所教育需要雄厚的师资、资金和宽容的制度支持,这些都是我国大部分高校,尤其是地处偏远,办学条件差的地方高校所欠缺的,诊所教学也难以大规模地有效开展.基于以上两点,我国在法学实务性人才的培养上应另辟蹊径,找出适合自己的道路.再比如,讨论法教学模式在我国也存在很大的问题.讨论课的有效进行,一是对教师要求很高,既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要有丰富的法律实务经验,还要有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控制驾驭课堂的能力;二是对学生要求很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人文与科学知识的训练,具有厚实的知识基础和活跃的思维,能够旁征博引、广泛联想,而且要花费数倍于课堂的时间去准备.


大学生如何写法学教育论文
播放:30637次 评论:4202人

地方院校法学专业与司法实务部门合作培养人才模式探究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法学教育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电大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3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本文来自 http://www.sxsky.net/daxuebiyelunwen/05078181.html

二、地方院校与法律实务部门建立合作机制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而高等院校人才的培养模式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法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法律人才的攻坚力量.诚如美国近代著名大法官霍姆斯所言“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法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法学教育以培养时代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国际化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实务型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我国法学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强调职业化特点,法学教育的目的并不止于要学生知道某种法律的具体规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法律的运作机制,教会学生能够具有法律人特有的思维能力,包括理解能力、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能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的法律问题.我国法学本科教育一般是四年完成,在这四年中既要学习公共基础课、法学基础课,又要培养法律实务技能,因此,美国实用主义思想在法律教学上的理念“利用最少的时间,掌握最多最实用的东西”对我国法学教育同样适用.高校与法律实务部门在人才培养上实现合作,符合职业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有利于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目标.

此外,我国法律实务部门长期以来面临着人才困境.一方面,法律实务部门对高校法学专业毕业生缺乏信心,相当一部分法学毕业生很难迅速适应执业需要,社会实践经验少,解决问题的能力低.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当今社会,伴随中国经济发展和和平崛起,更是缺乏在国际舞台能够使用外语维护中国国家法律利益、能够代表中国从事国际法律规则制定、实施以及解决国际法律纠纷的国际型卓越法律人才.另一方面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