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就业指导课程方面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关于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存在的困境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就业指导课程及高校就业指导及就业指导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就业指导课程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是当前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辅助方式.课程旨在教育和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就业形势,了解社会需求、正确评价自我、树立积极的择业观、掌握求职基本技能、提高就业素质等.当前各高校正在开展的就业指导课程和研究现状存在一定的问题域,在课程理念,课程体系,授课方式等方面出现了一些困境.本文从四个角度分析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困境产生的根源,探讨课程体系的限度及其发展的可能性.
关 键 词:就业指导课程建设职业生涯规划
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是当前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辅助方式.课程旨在教育和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就业形势、了解社会需求、评价自我、树立积极的择业观、掌握求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就业素质等.该课程不仅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一部分,还是社会就业指导机构拓展工作的重要平台,其理论基础包括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两个方面.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90年代中期传入中国,是指“根据个人对自身的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的分析,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选择实现这一目标的职业以及制定相应的工作、培训和教育计划,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采取必要的行动实施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1]根据金斯伯格(EliGinzberg)的理论,强调这一过程是如同“个体身心发展一样连续的、长期的发展过程”.
从当前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开展和研究现状来看,已然形成了一定的问题域,出现了如下的现状: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理念的理解偏差,课程形态多以“学科中心理论”为主,课程模式上无法权衡自我认知和实用求职技巧的设置,课程体系缺乏长期性、系统性和逻辑性,呈现临时性和突击性的特点,在课程体系的执行层面上,诸如在涉及培养学生自我认知等心理学内容时,或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的知识传授,缺乏实际情景环境下学生感悟性经验的获取,又或是以心理辅导的个案出现,使得课程显得随意,课程模式也易遭到“功利化”的诟病.
当前的这些困境正是课程建设历程中所必经的阶段.因为,自国家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和《关于在高等学校开始就业指导选修课的通知》以来,很多高校已经在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程教育中摸索出一些经验,通过添加实训设备、课程课时数等,完成了以“硬件”为特征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现在正在经历着课程改革冲突期,即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如何配合专业学位教育,如何设计教学内容、编写教材,迎接未来将要进入的拥有系统化、整合化课程指导理念为标志的成熟期.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面临很大挑战,为了进一步阐述,本文将具体分析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困境产生的根源,进而探讨课程体系的限度及其发展的可能性.
1.理论研究流派的“二分化”所形成的困境
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普遍是以职业生涯规划为理论基础,纵观国内20余年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历程,其研究和实践领域主要包括两个流派:一是以心理学背景为主的学院派.“侧重于从心理学角度讲授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注重个人人格心理完善和长远的生涯发展”[2],借助职业心理测量量表,霍兰德(JohnHolland)人格类型理论、金斯伯格(EliGinzberg)和萨帕(DonaldESuper)的职业发展理论等,二是以求职技巧和“如何找工作”为背景的实务派.注重对就业形势、就业策略、就业信息、就业指导的软硬件建设、实用技巧的研究和操作.两种研究流派使人们对就业指导课程的理解出现了混淆,并衍生至课程模式、课程体系等方面的混乱.两个流派的关系被生硬地理解和运用,人们在概念理解上倾向于生涯规划的长期性,注重人格特质对职业行为的预测,但在运用中却呈现出求职技能的传授、就业信息与政策的发布等短暂化、技能化的操作手段,以及被用于解决个体求职过程中的心理冲突、心理压力和突发就业心理应激障碍干预等阶段性、突击性问题.
从表面看,实践中的冲突是由两个流派带来的.根据萨帕和金斯伯格为代表的经典职业生涯规划的解释,个体的职业心理在童年时期就已经逐步产生,人们在不同阶段下,都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探寻个人与社会现实职业之间的关系.这种探寻渗透于人生发展的各个阶段.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基本都采用霍兰德职业测试量表和MBTI(Myers-BriggsTypeIndicator)等专业方法.通过这些专业的方法测评出的结果,恰恰是个体人格特质对职业的预测.因此,进一步分析影响当前课程建设的困境因素时,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混乱进一步造成了人们理解的“二分化”.
2.课程体系建设缺乏系统化所形成的困境
从当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来看,多被作用于解决突发性、阶段性的问题,显得随意、缺少系统性,它所承载的意义与价值受到限制.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所暴露的焦虑心理、心理期望与现实的不吻合,并不完全是“压力情境之下”的应激反应,更多的是自就业心理过程形成以来,受到来自家庭、社会、自身等各种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目是帮助学生寻找符合个人主观条件和价值取向的职业.课程的成功设置需要保障其教学内容与个人身心发展的一致性、连续性和动态性,对学生人格培养的长期性,建立起一个系统化的就业指导课程培养体系,以符合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诉求.
当前的就业指导课程多是以临时性、阶段性和应急性等形式出现.单薄的教学内容无法达到化解个体心理矛盾与冲突的要求.使得课程建设陷入“政策需要”大过学生需求,形式大过内容,意义大过效果的尴尬境地.反之,如果就业指导课程试图承担起全部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责任,它所需要的教学内容、专业本土化的职业心理测量工具、完善的师资力量等又成为了它新的限度.
3.教学内容的选择标准所形成的困境
当前高校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普遍是以两种途径呈现,其一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来编排课程和教学内容,“这是以传授实际存在的显性知识、陈述性知识,即理论性知识,主要解决‘是什么’(事实、概念等)和‘为什么’(原理、规律等)的问题”[6].另一种,选择标准是“强调获取自我构建的隐性知识,以最小的代价获取尽可能大的效益的知识,主要解决“怎么做”(经验)和“怎么做更好”(策略)的问题[7].前者是以获得客观知识学科体系为主要目的,后者则需要在实践情境之中获得经验.就业指导课程多是以这样的两种课程体系进行设置,而在实践教学中产生了两个极端.一种是就业指导课程内容的设置会完全回到“学科体系”的架构之中而被“强制性”程序化,具体而言,就是授课内容的呆板、缺乏创新性,与学生的实际需求不相适应.教师往往以传授就业信息、政策、职业基本理论等为内容.而在教学评价上,仍难以摆脱传统教学评价方式,常常以主观参照为标准,忽视了学生的自我探索环节,使用试卷考试的方式考核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因此在不少高校出现了学生采用死记硬背概念、理论的方式完成考试的情况,这就违背了课程的目标和初衷,而另一种则是注重学生的求职技巧,如面试技巧,简历制作等,缺少对学生职业观、职业素质、职业信念的建立等深层次问题的学习,这显然对培养真正的人才目标相去甚远.
我们发现造成这样境地的原因,是传统高等教育中的学位教育惯性,是对学生在情境之下的知识经验领悟能力的低估,是当前课程建设的阶段性影响.当前,不同层次的高校普遍缺少清晰的课程建设教学目标,缺少
关于就业指导课程方面论文范文资料,与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存在的困境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