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组织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关于我国社会组织去行政化的路径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组织及社会及社会管理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组织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作者简介:谢娆(1990-),女,汉,湖南娄底,公共管理学说是,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深化,我国各类社会组织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在经济发展、社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社会组织的产生、管理、运行等方面存在
关于组织论文范文例文
关 键 词:社会组织;行政化;去行政化
社会组织是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自主力量.中国社会组织虽然发展态势良好,但其产生方式、监督管理、资金筹集、人事编制和内部治理等方面存在明显的行政化特征.社会组织的行政化,是指社会组织在一定程度上被置于政府体系之内的现象,出现“准政府组织”的特征.社会组织行政化不仅不利于政府职能转变与公民社会的构建,也不利于社会组织自身功能的发挥与发展壮大.为此,必须通过转变观念,树立新型的公共管理理念,加强社会组织自身能力建设等方面进行改进,从而促进社会组织健康良性发展.
一、我国社会组织行政化的表现
1.产生方式官方化
从产生方式来看,社会组织的产生主要来源于以下两种途径,一是社会选择,二是政府选择.①目前,我国大多数社会组织是由适应党和政府的工作需要由上而下分化而成的,基本上是官办社团.这类社会组织的出现的原因在于政府自身能力有限,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变化的需求,为了缓解这个矛盾,政府把一部分社会管理事务的管理权限委托给社会组织.它们同政府组织一样,具有较为严格的组织结构、完善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上下层级关系,同时政府还让他们合法获取民间的社会资源,赋予他们相应的工作职责,要求社会组织成立时必须征得其业务主管单位的审查同意,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条例来注册登记,否则,就是非法团体.这完全违背了社会组织的自愿、自主的原则,使得根植于民间的社会团体从产生开始就深深地打上了行政化的烙印,带有浓厚的“官办“色彩.
2.人事安排行政化
我国社会组织的建立主要是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方式.在第一类的社会组织中,由于主要依靠志愿者开展活动,但是都必须在登记注册后才能正常开展工作,在这一类组织中,实际控制于政府主管部门.在第二类的社会组织中,基本的工作人员几乎都来源于政府的各级机构,这些官员利用政府职权管理社团的事情,在很大程度上,一些社会组织的主要决策权几乎都被架空,实际权力牢牢掌握在政府手里.在我国,社会组织也有一定的行政级别和人事编制,这就大大强化了社会组织的行政性.这样的人事安排把社会组织的实际运行也纳入行政运行体系之中.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组织的论文范文 | 大学生适用: | 本科毕业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92 | 写作解决问题: | 写作资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选题 | 职称论文适用: | 期刊发表、职称评中级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写作资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免费选题 |
3.经费来源行政化
资金的筹集是社会组织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只有能够独立筹集到组织运行所需的资金,才能够不依附其他任何组织,从而真正的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才能保持社会组织的独立自治性质.②目前,我国社会组织的经费来源主要是政府提供的财政拨款和补贴,我国社会组织筹集资金的能力非常弱,渠道少,经费来源对政府的依存度极大,社会组织的运行依然没有“断奶”,依然要高度依赖政府的财政支持.经济上不独立,难以摆脱其他方面的独立,这就导致社会组织的久久不能实现独立和自治.
4.管理运行行政化
我国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实行的是双重管理,是指对社会组织的登记注册管理和日常性管理实行登记管理部门与业务主管单位双重审核、双重监督、双重负责的体制.在这种管理体制下,业务主管单位对社会组织的控制无所不在,社会组织只有首先成为政府所属的有关职能机构所能够控制和监管的附属组织,并接受其管理和控制,才能通过登记注册成为合法组织的限制,大大削弱了社会组织的独立性和自治的可能性.在社会组织内部,也存在着行政化现象,社会组织有其规章制度、职位等级、运作流程等,都具有“准政府”性,社会组织也像政府一样有着级别差异和运行模式.这些都使得社会组织具有“官僚”性.
二、我国社会组织行政化的成因分析
1.传统思想观念的制约
一方面,受我国中传统“官本位”思想观念的制约.这种观念对我国影响根深蒂固,常常将社会组织的重大事项的决策权与日常运作管理权集中在少数人手里,破坏了组织的民主.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即便是政府要去行政化,在社会组织从事工作的领导者也未必愿意去行政化,在这个的现实情况中,社会组织的领导者是有一定的地位和可以得到一定利益的,如果进行改革,去行政化就会触及到当前很大一部分既得利益者的既得利益.另一方面,受管理理念的制约.我国政府在传统的管理理念中依然把社会组织和政府组织置于相互对立的关系中,对社会组织持有防范、警惕和管制的理念.这种管制理念把社会组织政府组织的附庸,在这种思想观念的支配下,往往会反映到制度设计上的政府本位和官本位,进而导致社会组织具有浓厚的行政化特征.
2.社会组织的边界模糊
社会组织作为一种新的资源配置参与主体,弥补了政府和市场这两种主要的资源配置体系的不足.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社会组织所扮演的角色却十分尴尬.一方面,政府越来越认识到其在履行社会职责方面的有限性,对社会组织采取扶持的政策,让他们广泛的参与,承担了原本属于政府的责任,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社会组织的边界;另一方面,政府把社会组织作为一种政策工具,虽然肯定社会组织的作用但是又不完全愿意下放权力,政府等职能部门会采取各种政策措施、法律法规、税收条例等工具来干预、限制和控制社会组织,约束社会组织自主权的运作,这又限制或缩小了社会组织的边界.所以,纯粹的社会组织可以发展的空间十分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很难保证社会组织的自主性.从这一个方面来讲,社会组织的边界模糊也是导致其自主性弱化,导致社会组织打上政府和官方组织烙印的一个方面.3.社会组织的财政依赖
社会组织对财政的依赖是造成社会组织丧失自主性的一个充分条件,是其中的关键因素.③在我国,社会组织对政府财政的依赖很大,导致社会组织的自主性的极大弱化和“官方化”色彩浓厚.由于社会组织资金来源中传统收入减少,在一定程度上迫使社会组织去寻求其他新的资金来源,无疑会对社会组织的自主性产生威胁.在这种收入结构中,政府的财政投入占了绝大多数,社会组织一旦对来自于政府的补助、拨款产生财政依赖时,便会遵循政府的限制条件,听命或执行政府制定好的决策,使社会组织游离于组织使命和契约限制之间.④使社会组织成为政府组织
关于组织论文范文例文,与我国社会组织去行政化的路径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