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知识产权类论文摘要,关于追求国民待遇还是国企待遇相关本科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知识产权及科技发展及企业所得税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知识产权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尽管就税赋本身而言,内外资企业税制统一的最后一步给外企带来的影响甚微,但是其远大于实际影响的象征意义却引发了更多争议.
从12月1日起,在中国外资企业的月度财务表上,增加了两项新的税费征收科目――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两项税费.这是最后两项“内外有别”的税费,至此,内外资企业税制实现了全面统一.
按照国务院10月18日发布的相关通知宣布,中国有关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法规、规章、政策于12月1日起,同时适用于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及外籍个人.这被解读为,外企安享多年的税费“超国民待遇”正式画上句号.
青岛优先出锐工具有限公司是韩国独资企业.该公司总经理梁元俊说,外企在中国能得到更多优惠自然是好事,但这不可能是长久的.他们早就想到了这一点,也提前做了准备,因此取消税收优惠,并不值得惊讶.
尽管就税赋本身而言,这最后一步给外企带来的影响甚微,但是其远大于实际影响的象征意义却引发了更多争议.
外商抱怨被歧视
一面是中国企业为外企“超国民待遇”而感叹,一面是外资企业觉得他们在中国受到了歧视,抱怨中国投资环境恶化.
而就税费本身而言,其早已不再是中国吸引外资的主要因素.
1994年起,在中国的外企就已经感受到了中国逐步统一内外资企业税收制度的步伐.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统一,到企业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耕地占用税和房产税等,原来内外资企业分设的制度均已先后实现了统一,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是最后两项.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知识产权的论文范本 | 大学生适用: | 函授毕业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55 | 写作解决问题: | 毕业论文怎么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文献综述、论文结论 | 职称论文适用: | 核心期刊、高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毕业论文怎么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经典题目 |
中国财政部和国税总局负责人对此的解释是:“在需要吸引外资和引进技术的改革开放初期,不同税制在吸引外资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但如今却成为中国国内企业和外企间的不公正因素”.一家知名日资企业负责人在婉拒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肯定要遵守中国的税收制度,但无论如何也会因此每年多付出几十万元等”
而更多的抱怨却是来自税赋之外的.
一家从事企业软件的跨国公司今年决定在中国熄火,卖掉了前些年收购的一家本地公司.这家公司面向的客户主要是国营公司,其黯然离开的原因既有销售文化和产品理念的不同,也有客户群和有关政府部门对其国内竞争对手的政策性偏向.
在今年早些时候,来自德国的企业家,化工企业巴斯夫公司主席贺斌杰(JuergenHambrecht)和西门子集团CEO罗旭德(PeterLoescher),曾抱怨中国的政策使他们在面对日益强大的中国竞争对手时,处于不利地位.这些政策包括迫使他们不得不向中国转让有价值的知识产权,或限制他们进入从汽车到移动的各个领域.通用电气、微软和谷歌的高管们也发出过类似言论.
分析师认为,现在外企批评的声音越来越大,说明中国市场太过重要,如果他们保持沉默,会对以后的发展造成伤害.
对此,商务部外资投资研究中心主任王志乐认为,改革30年来,外商对投资环境的批评一直存在.从最初对基础设施等硬件环境的批评,到今天对政策、法律、社会以及舆论等投资软环境的抱怨.
“不过,在中国已取得巨大进步,国人自信心大增的今天,外商对我国投资环境的批评听起来十分刺耳.”王志乐表示,所谓兼听则明,外商的“抱怨”成为推动中国改善投资环境的重要因素.
垂涎国企待遇
中国市场潜力巨大,使得外企在“抱怨”中持续增资.按照联合国贸发组织统计,2009年中国吸收外商直接
关于知识产权类论文范文检索
一位外企的管理人士说,如果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失利,它们的全球地位将受到削弱.
“其实,外资并不如传说中的那么喜欢所谓的‘超国民待遇’,外资不求特别优惠,并且,外资现在更关注的不是中国的税收,而是中国的市场机会.”中国美国商会会长孟克文说,因为税费增长了,美国投资者今后将会更加关注当地的商业土壤和商业机会.
本篇论文出处 http://www.sxsky.net/guanli/00535389.html
然而外企所抱怨并争取的,不是税赋上的“超国民待遇”,而是与“国企”同样的国民待遇.
不能否认,国企尤其央企享受着更加优厚的“超国民待遇”,他们占据了中国大多数重要资源.国有集团实力不断增强,其资产主要集中于能源、通信、交通运输等行业.另外,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团在公用事业、科技发展等方面也处于绝对控制的地位.
数个行业的外企高管因此抱怨,中国入世带来的开放自由正在停滞下来.一家外国风力涡轮机和太阳能板生产商说,他们被关在大型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大门外.据普华永道的数据,监管壁垒实际上限制了外国企业参与保险业.
《华尔街日报》前几个月的一篇报道称,外国公司在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可能就是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这种不稳定包括不同地方千差万别的规章执行力;一夜间突然会在市场上冒出了新的竞争对手,并对自己构成重大的威胁等.
中国WTO研究会常务理事何伟文认为,吸引外资,以及衡量投资环境的标准主要不是税收,而是公开、公正和透明的竞争环境.
然而国企在保障重要经济领域的安全,维持价格稳定,维持中国经济的稳定的大旗下,正安然地享受着超国民待遇,虽然其后遗症已经非常明显.
今年的柴油荒,两大石油巨头“功不可没”.占据了中国大多数重要资源的央企,成本意识薄弱,企业管理者以官员自居,多年的垄断收益与补贴让他们市场感觉麻木,在与国外的铁矿石谈判中也屡谈屡败.
如此,翘首以盼真正国民待遇的还不仅是外企,还有更多的中小民营企业.
分析认为,除涉及国家安全、自然垄断、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必须由国有企业占据统治地位,其他的行业都应该实行市场开放,由竞争体制产生价廉物美的消费品.
一位网友在留言中质疑,不改变GDP为纲的地区发展模式,一些地方终难克制向外资献媚的冲动,各种隐性的优惠条件仍然可以倾斜.而更令人关注的是,下一步敢动国企的“超国民待遇”吗?
关于知识产权类论文范文检索,与追求国民待遇还是国企待遇相关论文摘要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