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房地产有关论文摘要,关于中国的首富靠什么赚钱?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房地产及新能源及互联网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房地产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最近阿里巴巴在美国风光上市,马云据说也成为了新的中国首富.我想知道中国首富通常都是靠什么赚钱?
―Chris
过去10年,中国首富分别出现在多个不同的行业,从基础设施、钢铁、房地产、机械制造、食品饮料,到金融、汽车、新能源、零售、互联网等,首富的更迭折射出了中国经济发展背后行业的革新和市场的变迁.
2005年,福布斯排行榜上的中国首富是荣智健家族.他名下的中信泰富集团主要涵盖的行业是基础设施、房地产以及钢铁.作为中国最富盛名的财富家族的荣家的第三代,荣智健通过不断增加稳健增长的中信泰富的持股,坐拥了巨额财富.但2008年,中信泰富因澳元衍生品交易导致巨亏,2009年荣智健黯然辞职,淡出中信.
2006年福布斯榜上的中国首富是黄光裕.黄光裕以在1999年创办的“鹏润投资”―也就是后来的“国美电器”,作为资本运作起点,2005年在鹏润地产的基础上又成立了明天地产、国美置业和尊爵地产;又陆续收购了永乐电器、大中电器、三联商社和中关村.但2008年,他因涉嫌“操纵股价”被警方带走拘查.2010年,黄光裕因犯非法经营罪、内幕交易罪、单位行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同时处以罚金6亿元,没收财产2亿元.
在过去的10年内,以房地产为核心资本成为首富的也有若干.年仅26岁的杨惠妍在2007年成为中国首富,她是碧桂园的创始人之一杨国强的女儿,拥有集团公司70%的股权.而商业地产大亨王健林则是2013年首富.
传统实业也是首富们赚钱的主要产业.“饲料大王”刘永好是2008年福布斯中国榜的榜首,他名下的东方希望集团业务范围从饲料拓展到铝电、金融等行业.而娃哈哈集团的宗庆后,则分别在2010年和2012年登上了福布斯中国财富榜的榜首.2011年挖掘机械和起重机械的崛起,使三一重工的梁稳根坐上了中国首富的宝座.
除了
房地产有关论文范文素材
《第一财经周刊》实习记者顾加敏子
微博互动专区
七尺的黄金时代:刚刚看《第一财经周刊》,发现一张有意思的插图名为各行业平均活力指数值,果不其然金融行业以0.84忝列榜尾,还好没有名落孙山.
RE:看开点,毕竟还是榜上客呢.
wendywjj:@第一财经周刊睡前读第35期《活力公司Top100》,读后比较疑惑.排名结果看上去像是涵盖了很多跨国公司在全球的表现,可是与中国本土公司放在一起的可比性意义在哪里?面对的市场是完全不同的等最后出来的行业活力能体现真实的中国市场吗?
RE:你所提到的可比性在于“世界是平的”,我们比较的是其经营能力.
猫猫嗷嗷乖:突然发现@第一财经周刊“编者的话”栏目之前的Business+栏目的正文为啥都没有段首空两格呢?而后面的新闻稿又遵守了这一规范.可最后的话题和十问等又没有段首空格了.这是几个意思?遇上处女座算你倒霉.
RE:谢谢处女座的“不能忍”,不过这是杂志范式.
吴琛-ZJU:去邮局一下拿了13本《第一财经周刊》,感觉这辈子都看不完了.
RE:邮局这粗犷的延时做派!!别灰心,留到以后慢慢翻.
读者来信
关于处女月的文章
订阅一财从纸质版到电子版已经3年有余,一向认为一财应是有深度有档次的杂志,就连吐槽亦是如此,尤其喜欢富大人的专栏.
看到最近一期的关于黑处女座的文章,可谓失望至极,什么时候一财也开始迎合恶俗文化,还煞有介事从神话传说说起证明处女座天生自带悲剧属性,最后还攻击身残志坚,希望能就这一文章向读者道歉,并不再出现这样攻击某一特定群体的内容.
―Tina
RE:这个只是一个调侃,的确有点跟了黑处女座的风.不过没有恶意的,采编部有大量处女座存在.相信生命力顽强的处女座不会因黑倒下的.
为何会忽略iPad电子书
原本以为财经杂志都是枯燥的数字,几年前偶然看到一次《第一财经周刊》的实物本,瞬间过电一样爱上你们,于是决定订一年电子版,又环保又省钱.但出乎意料的是,自从订了电子版,我的热情逐渐减弱,没有每周去报摊上催老板的激动,新来的电子杂志越积越多,永远记不起来去看.在沉寂了半年后重新订了纸质版,热情瞬间又回来了,日夜钻研,催促邮局的发货速度太慢,完全不会懈怠.这是为啥呢?
―poseidon
RE:大概跟刷卡消费一样,钱在卡里容易被忘记,文章在电脑里也一样.
一个疑问
一财,你好,我在阅读你们的2014年第35期杂志时发现在第37页“苹果公司股价中不同产品的贡献度”这一表格中的第3项是“iPod―10.7%”而第6项仍为“iPod―0.6%”.不知道是编辑错误(应将第三项改为“iPad―10.7%”)还是没有注明两个iPod的区别?期待你的回信,祝杂志越来越好!
―李怡萱
RE:谢谢指正,第3项应为iPad.
贵刊在三线城市的现状
购买一财有一段时间了,我的学校在广州,家在距离广州两三小时车程的城市.虽不及广州深圳,但是经济也算不错.上次周末回家,返程大巴上就想买本杂志看看.出门前我有了要花时间寻找杂志的心理准备,万万没想到的是,我花了一个半小时在这个由市政府坐镇的商业中心走了一大圈,只有一间报刊亭还在销售生活化的杂志和报纸,其余数十间只摆了可怜到家的几叠报纸,几乎都沦为了小卖部.怎么会沦落至此?我有以下看法:1.微信、微博和众多手机应用的发展,让大家获取信息更为便捷.信息的迅速传播满足了人们快节奏的生活需求.我也一度依赖手机的信息放弃了传统报刊,但缺点也随之出现:信息不详细、相同的消息在各个平台之间流转、不相关的内容泛滥等等.比起来,我还是喜欢捧在手里的杂志.
2.需求小.我所在城市较为悠闲,人们的日常生活是上班、吃饭、散步和聊天.大家关心城市发展,关心国家政治,关心明星八卦.人们在思考怎样推销,在哪开分店,怎样升职.看着是跟杂志内容相关,但事实是他们只相信自己的经验,对专业性知识的渴望非常小.
3.地域.我找杂志的那个商业圈,因为市政府就在中心,所以周围都是行政中心或者银行、保险、企业,工作时间来这一带的人都是来办事,匆匆地来,匆匆地走了.几间大型商场和商业街是近几年新起的,还有还多不完善的地方.从前这边都是村子,所以居住在附近的,不是还在奋斗中、没有时间看杂志的上班族,就是回迁的村民.学生是一大消费群体,但是几乎都在寄宿.
说了那么多,其实我也只是想来抱怨一下我买不到杂志的不愉快.同学建议我订阅,考虑到现在是大四没多久就要实习了,地址换来换去不方便,还是打消了念头.“要是我以后找不到工作了就回来卖杂志.”我跟妹妹说.“你不会没开多久就关门了吧?”
话说广州办事处招实习生吗?
―Joy
RE:屈臣氏或便利店通常可以买到,我们也在思考如何让渠道更有效.广州办事处目前没有专门招,你可以自主联系,看看有无记者愿意带你.
疑惑的读者
亲爱的一财君:一直很喜欢贵刊的文章,内容充实有趣,每次阅读都会有一些意外的的惊喜与收获.之前在一篇《人人都爱微信》的文章中看࠸
房地产有关论文范文素材,与中国的首富靠什么赚钱?相关论文摘要参考文献资料: